分說二十七:頤卦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頤卦由艮卦和震卦組成,上「艮」下「震」,「艮」是山,「震」是雷,所以說「山雷,頤」。
在噬嗑卦中,已提及到這個頤卦。「頤」是「頜」的意思,就是口腔。
頤卦上「艮」下「震」(山雷頤)
,但把六支爻一起來看,最上和最下兩橫畫,就像是上下兩片口唇,中間的兩排短橫,像兩旁的面頰,因此這六支爻便會成了口腔的象。成語「大快朵頤」,便是這個「頤」字。除了用肖形來解說卦名外,「山下有雷」也可解釋「頤」這個卦名。上卦的「山」,代表靜止,下卦的「雷」,代表動。咀嚼的動作,上顎是不動的,動的是下顎。「山下有雷」,便反映了嘴巴的動作。嘴巴動,其中一個主要功能是吃東西,因此「頤」字便引申為「養」。「頤養天年」便用了這個意思。
除了吃東西外,嘴巴的另一個主要功能便是說話。抓住了這兩個功能,便很容易明白從「頤」之象中得到的啟發。「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慎言語,節飲食」殊不簡單
「言語」、「飲食」,平凡不過的事情,但深入一想,卻不簡單。朱熹說:「二者養德、養身之要務。」(《周易本義》)前者是培養德行的重要事,後者是維持健康的重要事。後者容易明白,至於前者,只要想一想「出口傷人」、「散播是非」、「攻擊詆毀」、「指黑為白」、「指鹿為馬」、「言語偽術」,不都是「言語」之事嗎?
「言語」、「飲食」,引申來說,也關乎政治得失。朱震說:「在身為言語,於天下則命令政教,出於身者皆是,慎之則無失;在身為飲食,於天下則貨財資用,養於人者皆是,節之則無傷。」(《漢上易傳》)對為政者來說,任何一條不適當的法令,都是不慎言語,任何一項不當開支,都是不節飲食,何況是朝令夕改、殘民以逞呢?歷史上不懂《大象傳》這條提示的為政者太多了,現代更有這種情況,所謂古已有之,於今為烈。一切暴政,一切貪腐,不就是不「慎言語、節飲食」而來的嗎?
說回「頤養」,人人都明白的生活智慧──「禍從口出,患從口入」,就是這條《大象傳》辭最簡單的詮釋。其實這兩句話,本就是唐朝孔穎達引用來疏解這條《大象傳》辭的。
清朝咸豐年間的狀元章鋆,在他的書齋,掛上一副對聯。上聯是「慎言語、節飲食」,大家一看便知道,這六個字直接出自頤卦的《大象傳》辭。下聯是「蓄道德、能文章」,知道出處嗎?「蓄道德」便出自上一節我們談的大畜卦,這卦的《大象傳》辭是「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能文章」出自小畜卦,這卦的《大象傳》辭是「君子以懿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