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提供十二年免費義務教育,算是人人有書讀,但資源始終有限,必然存在競爭。一句「贏在起跑線」使家長焦頭爛額,入學壓力已經推至小一入學,甚至是幼稚園也一位難求。聽聞有家長懷孕五個月已經開始排隊,育有三子的陳美齡直呼:「陰公咯,懷孕時候不能有壓力的!」香港學校競爭激烈已成病態,學校錄取與否全憑運氣,問題何在?在整套汰弱留強的機制下,是否能讓孩子享有充分的學習空間和教育資源?教育改革呼聲四起,應從何改起?
任何改革都是一場漫長的旅途,史丹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坦言教育改革涉及眾多持份者,可謂牽一髮動全身,存在很多難處。即便如此,綜觀她對不同國家教育制度的理解而言,陳美齡認為香港有適合改革教育的條件。她說:「香港750萬人,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為政府提供可觀的財政盈餘,加上學生用功,師資優良等種種因素,是最有機會實現模範機制的地方。」許多發展國家和地區都面臨人口老化問題,她囑咐施政者莫等經濟衰退之際,改革變得有心無力,追悔莫及。她提到:「趁着現在有財政盈餘,何不投資在孩子身上?他們便是香港的金礦。」
廢除等級標籤 給予學生成長空間
站在小學升中學的關口,學生開始被標籤為不同等級(banding),陳美齡對此大惑不解。美國心理學家貝科爾指出:「人們一旦被貼上某種標籤,就會成為標籤所標定的人。」因為當一個人被貼上標籤後,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做出自我形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被貼上的標籤相符,形成標籤效應。例如被標籤為Band 3的學生,本身可能仍保有學習的熱誠,但遭受外界評頭品足,學生會潛移默化接受標籤,如陳美齡口中所說:「你說他是『蘿底橙』,他就真變成『蘿底橙』了。」
陳美齡指美國心理學研究通過將學生分班的實驗發現,將學生標籤對學生自身的觀感有一定負面影響,老師教學的心態更可能受先入為主的影響。因此某程度上,這種標籤扼殺了他們得到更多資源或是改變自己的機會,長遠來看,更窒礙了過早被標籤的學生向社會上層流動的機會。陳美齡搖搖頭道:「我們要思考的是,我們教育的取向到底是要去蕪存菁,還是希望照顧大部份的孩子,讓他們一起成長?同年紀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成長經歷,開竅時間有早有晚,太早開始給他們貼上標籤,會扼殺很多優秀的苗子,是社會的一大損失。我實在沒有看到目前香港 banding的理由。」2001年開始,學生等級劃分從五級縮減至三級,但依然無減標籤效應。陳美齡痛心說:「為甚麼會採用如此帶有歧視性的制度?我們不是天主,有什麼權力可這麼早評定孩子的能力? 標籤只是便於管理,我個人是十分反對的。倒不如給孩子一點空間,讓他們讀完高中,到大學自有分曉。」
放寬教學語言限制 簡化校網 增加社會流動
除了對學生能力的等級劃分,學校的教學語言也有標籤。香港政府從1998年實施母語教學,只有小部分能力得到認可的學校,才能採用英文教學。多在國外發展的陳美齡皺皺眉頭道:「為什麼香港不能採用bilingual(雙語教學)?很多國家都能培養學生兩種native(流利)的語言,香港有殖民地歷史,更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歷史因素,轉化為我們的優勢。」目前香港有約20%學校為英文中學(EMI),其他中文中學(CMI)若想轉為英文中學,除了要考慮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校提供的支援措施外,還要連續三年錄取85%以上由教育局「教學語言分組評估」中適合用英語教學的中一新生,才獲轉型資格。陳美齡指:「學校應該有空間去選擇哪種教學語言,中文教和英文教其實差別不大,學校以學生的學習為先。」不少中文中學在轉型路上奮鬥,2015年有三分一間英文中學因不達標而開設中文班,在重英輕中的語境下,英文中學也成為成績較佳的標籤。
英文中學學額曾為稀缺資源,在家長眼裡更是炙手可熱的選擇。然而英文中學的分佈並不按照校網劃分,如截至2006年,西貢區只有一所英文中學,供不應求。除了英文中學外,有些名校集中在某幾個校網,為了讓孩子可受惠於校網規劃,不少父母開始孟母三遷,陳美齡指這種現象在國外極為少見。「香港有很多選擇,美其名為『選擇』,其實是便利一些有人事和金錢力量的人。如果沒有這些,只能等抽籤了。現有校網制度不但沒有拉近學生在經濟與學業成績上的差距,反而加深距離。」 她建議香港可將校網簡單化,增加同區的選擇,讓家長不必搬家來遷就校網,「住觀塘也有機會抽中九龍塘的瑪利諾」,名校也能成為大眾的選擇,才能讓有限的資源更公平地分配給不同學生。
不要讓現實耗損老師的熱誠
資源分配是一大學問,除了學生升學面對一定限制,還有一群進退維谷的老師。陳美齡在大學任職客席講師,對老師的體會尤其深刻,她說:「老師是一項要付出很多的職業,早出晚歸,下班後仍有堆積如山的作業和試卷待批改,還要擔心學生的成長,阻止他們誤入歧途等,精神壓力不可小覷。」教師是整個教育制度中珍貴的資源,然而目前的制度並沒有給他們足夠的保障。陳美齡提到:「現時有數以千計的合約教師,每年或每兩年便要續約一次。不穩定的工作前景令這些教師難以專注教學。合約教師的平均月薪為14000。由於他們不夠資格加入教學人員標準薪級表,故不享有一般教師的加薪或福利保障。」
合約制老師經常擔憂續約問題,風雨飄搖,無法安定下來,面對飯碗和學生兩重負擔,壓力倍增。「大部分合約教師的工作和資格與其他教師相若,我建議先經驗證確認這些合約教室的資格,給予他們標準薪級計劃保障和穩定的工作前景,才能令他們安心全力以赴,專注教學。」候任特首林鄭月娥女士的政綱中揚言將投資50億於教育發展,陳美齡亦有所耳聞,並稱廢除合約制是新政府上台後的首要任務,也是回應業界訴求。
老師角色轉變 增加教席配合教學需求
改變迎來更多標準教師「二十一世紀的師生關係正在轉變,因為老師不再是知識的提供者,學生有什麼疑難可自己上網搜索答案,但老師的角色絕對不止於提供知識的工具,而應該是指導和推動知識學習的指路明燈。」她認為老師的角色應該轉型為知識學習的「推手」,成為一同找尋答案的求學夥伴,如大學教授般適當給出指引,引導學生自己發掘和解答問題。而這種量身訂造的教學模式需要投放更多的教學資源,平時1:30的課堂無法滿足這種學習模式,教師對學生的比例將需要大大降低至1:10或以下,也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優良師資才能應付轉變帶來的需求。
由學生主導知識尋找的過程與目前通識教育中的獨立專題探究IES (Independent Enquiry Study)的模式相似,陳美齡指這在外國的小學中學十分普遍,值得參考。她認為這種思維的鍛鍊可推前至小學:「小學生也可適當加入一些哲學和宗教問題的討論,例如生命的意義等。另外,部分小學生已踏入青春期,身體開始出現變化,焦躁不安,學校提供一個開放的平台讓學生討論,更有助他們接受自己,自我肯定。」
延伸閱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