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2017年,港人喜迎新歲,普世歡騰。對於香港理工大學而言,2017年更是創校80周年的里程碑。回顧理大80年輝煌歷史,人才輩出,著名校友遍及各界,不少政商專家都曾於理大校園的春風化雨中成長。理大校董會主席陳子政先生去年1月1日就任,這一年間,他站在主席的身位帶領校董會為理大開拓前路,親身實踐理大校訓「開物成務,勵學利民」。
To learn and to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
陳子政以英語說出這句饒有深意的校訓。「一直以來,理大致力維持與社會的密切聯繫,我們是為整個社會的人類謀福祉——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而非僅僅為某一少撮人服務,這很重要。」他指出,理大經歷80年歲月磨練,無論過去、現在、將來,都為社會培育優秀人才,是與時並進的學府。
了解世界大勢 率先培訓未來專才
香港理工大學定位為應用型大學,前身可追溯至1937年成立的香港官立高級工業學院,後易名為香港工業專門學院,亦即廣為人知的「工專」。之後,香港理工學院正式成立,更於1994年獲得法定大學地位,正名為香港理工大學。「從工專到學院,再走至今天的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從來都是技術人才、專業人才的搖籃,我們講求實用知識,課程別具應用性。」的確,理大不但精於傳授學術理論,於技術專業層面更是擅長,不論會計學、建築學、工程學、物理治療學、視光學、設計學,各種專科都廣受業界認同。除了專業人才外,理大亦培訓出許多領導精英。「各界、各層級都有我們的校友,譬如現任香港特首梁振英,局長層級的也有,理大的任務是為香港社會培育翹楚。當然,學生自身亦要努力方可成才,這並不只是理大的功勞。」
陳子政多次強調培訓人才的重要,又指出大學必須明白社會發展方向,與時並進,才可了解未來人才需求,為社會提供合適的畢業生。「我舉個例子說明,香港目前的金融基建相當穩建,當中以航運業尤其重要。理工大學早年已洞悉業界需求,開辦與航運相關的學科。」他表示,近年全球物流模式變化甚巨,消費者追求快速便利的物流服務,亦會訂購海外的產品,以致空運需求愈來愈大。「所以我們便開辦了 aviation engineering(航空工程學)的課程。這方面的人才培訓需要很多資源,社會發展方向確實如此,急需這方面的人才。」
與業界緊密聯繫 化知識為社會價值
2005年,陳子政加入理大校董會,自此結下了12年的淵源。「這12年間,我眼看理大與商界的配合愈來愈好,這方面值得校方自豪。」理大以學科實用聞名,因此大學與業界的關係相當重要。他指出,不同界別的從業員都讚賞理大的成果,認為不但畢業生的水平合符要求,校方與業界交流期間亦能促進從業員做得更好。
「Knowledge transfer,知識轉移,這很重要。大學內會孕育出種種新意,但最難之處不在於發掘新的念頭,而在於如何把創意化為現實,把新思維應用於商業、管治,再以此創造出新的價值。」陳子政表示,理大研發出多項創新產品,包括太空科技、紡織及製衣科技,未來會繼續聚焦科研,開發更多先進發明。
立足香港 放眼中國 關懷世界
談及大學未來發展方向,陳子政心中早有一幅藍圖。「我是商界出身,做事講求實實在在,我希望理大能做到更多具體的事情,讓社會各界認同。」他將眼界分為三個層次:香港、中國、世界。「剛才我也說了,香港是航運中心,所以我們會繼續投放資源於航空工程學之類的課程;中國方面,一帶一路是國策,中國的軟實力將打進其他國家,我們便要想想有什麼機遇。例如,這些國家相對落後,或許未有品質優良的酒店——即使中國自身亦未建立出著名的酒店品牌,酒店業是理大的強項,這方面我們可以參與。」至於世界層次,他指出醫療、環保、交通等都是重要的議題,理大會致力讓研究成果惠及社會,更會把意念化為產品量產推廣。
只要我仍然在任理大的校董會主席,必定會確保理大的資源得到適度應用,決不當守財奴。
陳子政認為,香港各所大學資源豐富,只要運用得當,必有一番所為。「錢到了我手,我若是不花就等於白拿了錢。不過我們是明智地運用財富,只會集中投放資源於七、八個強項,化資源為價值。」
訪問尾聲,陳子政再次重申,「育人成才」是理大的重中之重,他希望學子不但學有所成,更要懷着服務社會的心。「理大學生必須參與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從服務社會、弱勢社群中學習無私的心。知識分子不應只看薪金,而且要以不同方式回饋社會,這樣才算是全面的成長。」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