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離不開學界的努力與社會各界有心人士的支持。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將於今年8月19日正式成立,志在進一步推廣粵劇文化,未來亦將透過與香港粵劇藝術團體的合作,推動粵劇發展,從而為香港文化、藝術和藝術教育發展方面作出貢獻。本社特別專訪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陳家愉博士,請她暢談研藝中心的成立過程與未來展望。同時,感謝電影及文化研究學者陳劍梅博士,為我們進行是次專訪,特此致謝。
梅:陳劍梅博士
愉:陳家愉博士
三大原因促成研藝中心成立
梅:您心中為何有這樣巨大的動力,去成立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背後必定有一個抱負,可以告訴我們嗎?
愉:我透過共同朋友的介紹,因緣巧合下認識何陳婉珍博士。當時何博士剛創辦香港粵劇藝術團,希望把粵劇精品化,而非商業化。在與她接觸後,發現大家對推廣粵劇有相同理念,譬如我們覺得在推廣粵劇文化時,不要只把重點放在演出上,可以嘗試在大學中發揮更多。我們也明白其他大學已有不同的粵劇研究,因此希望可以有更多的推廣、宣傳及創新。
2015年,都大成立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田家炳先生及其家屬已慷慨支持推廣戲曲文化類的活動。我當時亦舉辦了不少粵劇相關的研討會,也開設了粵劇相關的通識教育科目。但同時我也積極思考,可否就這些基礎進一步成立一個粵劇研藝中心,讓作用發揮得更淋漓盡致?感謝何博士對都會大學粵劇文化研究的支持,促成了研藝中心的成立。
透過翻譯,承傳經典
愉:記得父親在我年幼時,曾向我介紹過粵劇,可惜當時我不懂欣賞。到了學生時期,自己開始對中國文學及古典詩詞產生興趣,於是便開始學習欣賞粵劇中的曲詞,更主動購票看劇。踏入社會後,我開始學習唱粵曲,漸漸地會想學習更多唱戲以外的知識,例如曲理、鑼鼓……久而久之,便開始思考,除了詩歌研究之外,我能否去研究一些更創新的範疇?譬如嘗試運用粵劇融入其他課題,更嘗試用英語去作研究,加上得到各方的支持,例如呂汝漢教授(香港都會大學副校長),便令整個計劃的推動更加順利。
梅:您們有一個很特別的切入點,就是翻譯。可以詳細解釋一下,翻譯如何有助於貴中心達成目標?
愉:以往的粵劇翻譯及研究都只針對香港本地,因此很多人不理解為何要翻譯粵劇,認為沒有人會觀看及留意。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只會讓留意粵劇的人愈來愈少。那麼,如何吸引更多人關注呢?我認為,除了翻譯,更要抽出一些大眾感興趣,卻缺乏人去講解的點吸引大家關注,如粵劇的文化背景、文化典故等。因此,我會設立一個網上典藏,分享一些粵劇故事背後的重點。甚至考慮開設直播來分享和講解,希望透過多媒體渠道去吸引更多人甚至海外觀眾關注粵劇。
梅:翻譯素材方面有什麼選擇嗎?
愉:很多的,我們未必一定要翻譯《帝女花》。
梅:我想起粵劇有些古老唱段,例如《白蛇傳》夜祭雷峰塔一場中,白素貞有一個古老唱段非常優雅,內容感人。名伶前輩芳艷芬在此用古腔演繹,近年較少演出會保留這段,可以考慮翻譯嗎?
愉:唱段長嗎?可以傳給我看看嗎?
把粵劇帶進社區,更邁向海外
梅:沒問題。另外,可否分享未來研藝中心的服務對象及服務內容?
愉:未來研藝中心的發展方向,除了翻譯之外,我們也會利用互聯網,把一些影片開放給公眾觀看。其次,會開設網上課程給大眾報讀,希望增加大眾對粵劇的了解。因為原本設有的課程,是只供都大學生報讀的(通識教育科目)。我相信以往較少有像這樣能同時照顧到大眾及學生共同參與的課程,我們也希望往後大部分的活動都能是免費,以鼓勵大眾積極參與。
我們亦希望研藝中心所舉辦的活動,也能讓海外人士參與。過往幾年的活動因疫情原因,都以線上形式進行。例如去年暑假,我們在線上及線下同步舉行了粵曲唱腔的研討會,有不少海外人士都大感興趣。曾有位美國華人電郵給我,說很感謝活動有線上直播,讓他身處異地也可一同參與。
梅:我在社交媒體上發現,海外有很多華人家長都積極地幫助自己的孩子學好中文。硏藝中心的翻譯平台,正好給予他們學中文之餘同步學戲曲的機會。研藝中心會否藉着翻譯這個途徑,開設相應的課程給家長,或直接引導年輕人或小朋友學習呢?
愉:我們未必會開設一個很正式、很系統性對外的課程。相反,我們正積極考慮推出英語導賞,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導賞人員,由導賞員用英文拍一段短片,講解粵劇故事及故事背後的文化底蘊。希望善用現有的網上資源,不單只用於學術上的研究,更讓大眾也能接觸。粵劇本就是一項民間藝術,我們希望把粵劇帶入社區,讓不同人士都能欣賞。實體的研藝中心將設於香港都會大學賽馬會校園,中心也會開放給大眾參觀,更期待與社會各界開展更多合作。
雙語研究導賞,讓更多人接觸粵劇
梅:校內方面,有何具體的教學安排呢?
愉:我們會以研究及導賞為主。希望海外與本地的年輕人都能接觸更多粵劇。我們以雙語進行,並抽出一些文化意蘊相關的內容作為主題,令年輕人了解更多中國文化。其次,我們未來或會與劇團合作進行海外演出,但希望並不是只有演出這麼簡單,而是希望更多學生參與到演出的製作中,或在演出前進行英文導賞。另外,我們也希望在2024的新學年中,推出一個新的、更完善的粵劇課程。
梅:可否簡單介紹一下中心的結構?
愉:首先,中心設有一名中心主任,我很榮幸未來將出任該職。同時會有6至8位顧問,部分會由粵劇業內人士出任。同時,我們亦邀請了系內包括翻譯、中文文學及英文文學三方面不同領域的教授成為中心成員。而我亦會成立一個翻譯團隊,邀請校內碩士生加入。翻譯範圍主要會針對香港古本,因為我們一直都較以香港粵劇為主。當然,中心亦將有不同行政人員、研究助理等加入。
結合粵劇與西方理論,貼切大學研究方針
梅:貴中心對於粵劇文化的定位是什麼?因為粵劇歷史悠久,有人說其起源可追溯至800年前。就算與粵劇的兄弟劇種相比,即至少有400年歷史的西秦戲,也應該與粵劇的年資相若,因此粵劇可供研究的範圍很大。您們會有一個特定的研究範圍嗎?
愉:我們暫時不會從一個很歷史性的角度去研究。不過,若某些顧問希望從這個角度去進行討論,我們亦無任歡迎。但主要來說,無論是翻譯、網上課程、或我自己的研究角度,我會較偏向20世紀的角度去看。
梅:可否分享一下你們下一步的推廣策略?
愉:正如我們中心的名字,「研」及「藝」,我們將跟隨大學的方針,以研究為主,所以中心名字以「研」為先。而「藝」,我們不希望只研究演戲方面,而會抽出更多粵劇藝術中較精品的精粹來研究。例如翻譯的部分,並不只是原篇翻譯,而是抽出其中的精華部分來進行翻譯。相較於傳統形式,我會希望用一些西方角度去詮釋粵劇,因為現時已有太多從傳統角度出發的研究。當然,未必所有人都會認同這樣的做法,但從大學的層面出發,我認為是有必要從大學能接受的研究角度去創新的,所以「研」是最重要。
梅:感謝陳教授的精彩分享,預祝貴中心開幕典禮及演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