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師如何增潤家庭生命力?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啟蒙老師,最清楚孩子性格及才幹的是家長,只要掌握孩子興趣,就能為他們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

Dr. PLAY自去年開始「遊戲師證書課程」,反應熱烈,深受校長、家長歡迎。新學期,陸陸續續有更多小學,使用一筆過家長教育津貼參與。津貼是用作鼓勵學校在設計課程或活動時,參考課程架構,讓家長認識兒童怎樣達至全面發展,促進兒童健康、愉快及均衡的發展,同時提升家長的身心健康,以及加強家校溝通和合作。

遊戲理論 開闊家長眼界

大埔浸信會公立學校的課程進入了第三周,蔡碧蕊校長也參與其中,蔡校長是筆者其中一位很欣賞的校長,很着重小朋友全人發展。校長的參與,令家長更投入;家長亦反映孩子上學情況,讓蔡校長更掌握學生上課時的困難。

筆者分享了古典學派、現代學派的遊戲理論,以及遊戲與大腦的關係。家長驚訝,原來遊戲也有這麼多理論。其中一個理論是心流理論(Flow Theory),由M.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提出,描述人類一種完全沉浸(專注)和投入於活動時,心智上的振奮狀態。

菊池洋匤、秦一生(2022)則提出,享受學習是件好事,因為當人們享受、熱衷於某件事情時,就會發揮出最大限度的能力。只要能讓孩子對學習好抱持熱枕,孩子就會出現飛躍的成長。

蔡校長(中)是筆者(左)其中一位很欣賞的校長。(作者提供圖片)
蔡校長(中)是筆者(左)其中一位很欣賞的校長。(作者提供圖片)

孩子第一位啟蒙老師

課堂中,其中一份功課是將內在動機轉化成學習動機,家長需要寫下孩子強項或興趣,以及如何將這些內在動機轉化成學習動機。家長們很用心做這份功課,雖然對於他們而言,孩子的長處或興趣並不直接與學習有關,經常聽到家長說:「喜歡打機、看YouTube、做運動,不會增加你的考試分數。做這些事情有什麼用?」但透過這份功課,家長明白了孩子多一點,擦亮眼睛,看見孩子的優點,將會推動孩子的學習能力。

課程中,家長們又分享了兒時的夢想,有的想當老師,也有護士、飛機師和媽媽。相比於現今的孩子,他們想從事的職業更多元化,甚至包括斜槓族。孩子根據自己興趣,想涉獵不同的行業。筆者想起了由小學開始,爸爸經常鼓勵自己學習有興趣的課程,從不強迫,造就了今天筆者喜歡學習,擅於將遊戲元素與其他範疇結合,創造新元素課程。

家長是孩子第一位啟蒙老師,最清楚孩子性格及才幹的是家長,只要掌握孩子興趣,就能為他們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

活學活用 遊戲教學

家長們將所學帶到家中,與孩子多玩了遊戲,與孩子一起「玩」默書,讓孩子當老師教自己。不經不覺,一邊玩遊戲,一邊已經複習了課文。還嚷着說:「下星期默什麼課文?」筆者與先生很開心看見家長們活學活用,與孩子們真正體驗遊戲教學的重要性。

每個星期,我們也很期待家長的回饋,分享課堂中的得着或在家的經驗。家長Riva Kong說:「欣賞你哋,你哋所做的好像『救海星的故事』。只要每多一位『遊戲師』就有一個家庭得到增潤、新的生命力。」

筆者希望培養更多「家長遊戲師」,在忙碌及高壓的學習生活中,祝福每一位「遊戲師」及他們的家庭。

參考書目:菊池洋匤、秦一生(2022),《認真讀書開心玩: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讓孩子為自己讀書》,和平國際文化有限公司。

卓王詠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