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關這個頭等大事關係融合大局

香港人比內地更加重視隱私是事實,但這個現實情况之下,也有不同的健康碼做法。政府的責任不但是要給市民有選擇權,還要主動解決問題。

香港很多人都在問,林鄭月娥是否會連任特首?中央的部署,外界很難知道,但有一個標誌性的門檻就是通關,如果她真的想通關,而且有能力做到,起碼能拿到競逐的入場券。真想通關就要按內地的要求去做,不要瞻前顧後、患得患失、若即若離,真能通關就要顯示她的能力與魄力。

真想通關就要按內地要求去做

香港單方面採取封關已經634天,直到今年10月5日(第606天),林鄭月娥才說通關是頭等大事,箇中因由就不去猜測了。但自從她把通關作為頭等大事來辦,又做了些什麼呢?9月26日內地與香港防疫專家第一次會晤,林鄭月娥不停地說希望盡快有第二次會晤,但直到今天,第二次對接會還是了了無期,原因值得推敲。

從昨天開始,市民進入政府設施,必須掃「安心出行」碼,作為行蹤紀錄,其作用是一旦發現疫情,可以追蹤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這種做法,在全國範圍所有公共場所都已經實行了一年多,而在香港,也是內地與香港專家對接36天後才執行。

內地專家對香港提出的一個要求是健康碼,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局的效率能有多快留待行內評論,關鍵問題是左顧右盼的態度,初而認為「安心出行」可以代替健康碼,後又表示可以自行申報,到最後才下決心搞一個過關碼。這種千方百計拒絕搞一個跟內地一致的健康碼之心態,相信不一定是來自創科局長本人,他的上司給他發出過什麼指示才是重要。

特區政府對於通關的整體態度,一開始就是以跟外國通關為頭等大事,所以鍥而不捨搞什麼氣泡,屢次將外國來港旅客需要檢疫的天數縮減,不同部門也可以給外國來港旅客豁免檢疫要求。

至於跟內地通關,獲得豁免、回港免隔離的各種人士,是按不同部門各自提出,沒有統籌安排,廣州市出現疫情,在整個廣東居住的港人都不能「回港易」(烏龍政策只維持了幾個小時);內地人士「來港易」9月15日開始,但內地部門要在26天後才接受相關申請( 內地居民赴港商務簽注),缺乏跟內地協調,也顯示特區政府不把跟內地通關當一回事。

近日,市民進入政府設施,必須掃「安心出行」碼,但在全國範圍所有公共場所都已經實行了一年多。(亞新社)
近日,市民進入政府設施,必須掃「安心出行」碼,但在全國範圍所有公共場所都已經實行了一年多。(亞新社)

「向西」還是「向北」 是防疫也是政治

直到9月18日,主管港澳事務的常務副總理韓正在深圳召見林鄭月娥,在會上究竟跟林鄭詳細說了什麼,無從得知,但林鄭回來後就改變了對跟內地通關的做法,高調宣布希望兩地專家盡快舉行對接會。

值得細味的是9月26日這個對接會的安排,首先是港澳辦副主任主持,說明港澳辦是有意促成這件事的,其他內地成員,有廣東省和深圳市代表,連職位也沒有公布,說明他們是來「聽會」的,不給意見也無權決定,唯一「開名」的專家是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吳良有。特區政府原來希望這位專家給出各項指標,諸如連續多少天清零,或者接種率的具體百分比。

從各種報道看,內地專家給出一個具體要求,就是手機安裝追蹤行程的應用程式,方便一旦出現疫情,可以找到患者的接觸史,堵截在社區擴散。這個體現以清零為目標的防疫策略大原則,在這個時刻特別重要,除了上述功能外,是因為在西方國家紛紛轉而採取與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而內地看來起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堅持清零策略。

特區政府在這個時刻,究竟是一如既往的「嚮往」西方,還是改弦更張「北望神州」,這個不但是一個防疫政策,還是一個根本的政治態度問題。

全國防疫抗疫有一套完整的行動方案,文件公開可查,多次零星爆發,各地做法都有報道,有據可依,這套做法反覆證明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控制疫情擴散。這套做法在香港的確不能全盤照搬,但也不能千方百計去拒絕執行。香港人比內地更加重視隱私是事實,但這個現實情况之下,也有不同的做法,比如想回內地的才安裝過關碼應用程式,不想回內地的不下載也毋須擔憂。

政府的責任不但是要給市民有選擇權,還要主動解決問題,比如內地本月1日起,實施《個人信息保護法》,這個法要求收集和處理個人信息的機構如何保護隱私,政府應該向市民加以說明,消除他們的疑慮。而特區政府一貫的做法是,強調個人隱私,而拒絕執行內地對追蹤功能的要求,這種思維模式體現一個政府究竟是向西還是向北的問題。

這個不但是一個防疫政策,還是一個根本的政治態度問題。(亞新社)
這個不但是一個防疫政策,還是一個根本的政治態度問題。(亞新社)

政府要給市民選擇 還要主動解決問題

特區政府十分強調法治,一切都要通過立法解決問題,這當然沒有錯,但如果將它用作護身符,不立法就不能做,就是庸政懶政問題。

政府不能強制市民打疫苗,後來還不是以行政手段要求所有公務員、教師和醫護人員必須接種,否則後果要自己承擔?不能強制安裝有追蹤功能的應用程式,現在要求進入政府場所必須掃「安心出行」碼,也不是用了行政命令嗎?下一步如何鼓勵私人機構跟隨這個做法,就是政府的責任了。

如果繼續以這個是核心價值、那個是尊重自由作為藉口而「坐定定喺度」,通關無望,特首連任也可能無望。更大的問題是,以後拿什麼跟廣東省政府說,我們是在同一個灣區?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阮紀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