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公餘替人編內部通訊刊物,意外賺了700元,約當時一個文員的月薪,十分高興。誰知過兩天經過九龍的集成圖書公司,見有一套由李約瑟主編的《中國之科學與文明》。該書是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的精裝版(註),共十冊,也是港幣700元。一時豪氣,把書帶回家中。
通識瑰寶 《中國之科學與文明》
這是我第一次買叢書,放在書架上,有空隨意抽出來閱讀。不久作家李登光臨寒舍,見到這套書,大為稱讚。使我愈加珍視,覽讀愈勤。結果,發覺愛讀文學作品的自己像走進另一個世界,開拓視野,知識世界廣闊得多。
這套叢書涉及範圍極廣,除詳述中國與歐洲間科學觀念及技術傳播外,還包括中國科學中之數學、地理學、地圖學、地質學、礦物學、氣象學、物理學、機械工程學、土木工程、水力學等等。這套談科學的書,想不到還有專章談及中國儒家儒學、道家道教、名家、墨家、法家、佛家思想、陰陽五行、風水算命等等學問,都深入淺出,易讀易懂,使人眼界大開。這是什麼?這是科學的通識。
回歸後中學設有通識一科,好像有人提出,立即成事。但筆者認為此舉對中學生有害無益,究竟從何說起呢?
中學培養人格成長 投身社會基本知識
首先,要明白中學教育之目的是什麼?和小學教育、大學教育有什麼分別?中學教育之目的,當然是培養人格的成長,正確的人生觀。在學科方面,是對一般學科作基本的認識,作為他日投身社會的基本知識。亦可以視作他日升讀大學的學識基礎。所以各種學科均為基礎之學,並非如有些人說中英數和通識都是必修科,其餘學科可由學生選讀,以便作精深之研究。很奇怪,那一科在中學階段可作精深研究?若然如此,何需設立大學?
通識科不着邊際 枉費時日
通識既然成立一科,便要考試,考試要有範圍,要有標準,才可以有公正的評分。可知通識學問廣闊無邊,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中有社會人情。尚有人體生理結構、大自然千百萬種動植物的生機生理、宗教和精神生活的認知取向、人類歷史上文化發展的步履足跡、英雄豪傑和各種出類拔萃人物在大地建立的功業等等,都是一生人學之不盡的學問。請問中學通識科的範圍怎樣規範?沒有適當規範,便沒有公平評分標準,而學生所習更會虛無飄渺,不着邊際。
在如今通識一科大前題下,無論哪一位學者,設計教材一定有所偏頗,每家學校、每位通識科老師教學重點會每每不同。學生花了多年時間,極可能學非所用。最遺憾的是錯失了學習基礎學識的機會。不着邊際,變得虛浮。中學是學習基本學問的時地,根基不穩,學識疏漏。通識,極可能變為通通不識。其中漏弊,是此科既沒有課程標準,沒有科任師資訓練與考核,沒有視學,沒有一致評分標準,而強勢推出,其失敗自始可見。尤為禍者,廢除歷史科,沒有中華文教知識灌輸,實為罪過。
其實覺今而昨非,迷途未遠。通識可以再分門別類,學習各種基本知識,全部必修。例如必修中外歷史(中國歷史為主)、地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物、物理、化學等等。當局應取銷通識一科,聘請專業人才,重新規劃此等課程,重新把基本學識納於正軌,造福學子。
推行國學常識科
今日社會,中學更需要的是「國學常識」課程。中國歷史久遠,國學是中國文化的國魂,是中國人最寶貴的文化遺產。而國學亦浩如煙海,但在中學時代學習其基本精粹已足,所以說是「常識」。國學之中,是先儒家孔門之學。儒家之學是立身處世基本問學,學懂待人接物,在社會更易立足。先秦諸子之學,固各有價值,在中學亦可作概略認識。
「國學常識」宜最少每周一堂,設常分考試。課程首要是精選《論語》、《中庸》為教材,其次是《大學》、《孟子》如「知言養氣」、「論四端」之章的選讀。雖說老生常談,實則此乃不可易變的人生指南。是人情倫理道德的最好教材。宋朝皇帝問丞相趙普怎樣治天下,趙普說以《論語》治天下。說來有點誇張,但想落亦不為過甚。儒學且應在中一中二踏入中學之初教授。墨子說: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學習目標的先後亦很重要,愈早認識愈好。
重視傳承文化 匡濟時弊
國學常識再選授歷來各朝各代著名文學作品,如《詩經》、《楚辭》,唐詩宋詞、明劇元曲,各篇經典文章當然包括在內。再而是春秋百家之論的一點認識,還有歷代功名將相、騷人墨客,對社稷民生貢獻人物的介紹認識,統統都是基本功夫。且國學常識科讀本中,多是文言文句。藉此加深對古文認識,對日後鑽研國粹,無疑大有幫助。
今日青年精神生活貧薄,若推行國學常識一科,足以匡導迷失青年,糾正時弊,使新生代增添學養,可說功德無量。
(註)《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一書,署名由李約瑟(英國人1900 – 1995)著,實由李領導一大群各門各科學者編彙而成。原書外文,由我國專家學者群譯校,考據嚴謹。例如該書早已指出電腦二元進位法乃教士白晉參悟伏羲六十四卦之排列而得,影響廿世紀電腦之發明。聞說此書今有橫排版面世,已出至十五六冊。中學圖書館均應具備一套供學生借閱。
2019年11月修繕刊出
探討香港教育問題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