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學童精神健康需要,教育局推出3層支援模式,鼓勵醫、教、社三方合作,同行支援具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然而,同行需要知道同行者的步伐及需要,才能達到同行並進的效果。因此,自2023年11月9日,局方發出不同的通告、支援教材,並向學校提供適切的服務,目標就是透過跨部門合作,與教育界的同工同行。
前線工作者 意識到正面效果
支援學童心理健康是我們教育工作的一部分,而教育局早於2012年已引入動物輔助治療支援服務的概念。動物輔助教育(Animal Assisted Education, AAE),是一種以動物作為輔助的教育方法,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心理健康。從2022年開始,許多前線教育工作者意識到動物輔助教育對支援學童心理健康帶來的正面效果,筆者曾經見證一名自閉症的學童,當時沒有任何人可令他安靜下來,但經過動物輔助教育的支援,目睹他頭寢在狗狗的肚上,安靜地閱讀「童狗有話兒」繪本。他的母親也因而感動得落淚,活動完結之後向筆者說:「從來無人能夠令他定落嚟,多謝你哋!」
雖然筆者因小時候的一次意外,非常害怕接觸犬隻,但這名自閉症兒童躺在狗狗身上靜靜地閱讀,以及她的母親在旁邊流淚的情景,令服務特殊教育的筆者下定決心,接受寵物治療培訓課程,終於克服心理障礙,更於2024年1月27日聯同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黃蔚澄教授(Professor Paul Wong)和香港樹仁大學輔導與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倪子健博士(Dr. Joe Ngai),在教聯會舉行一場名為「AAE &Youth 透過動物輔助教育支援有精神健康需要學生」的學校專場講座。
講座對象為在中學、小學或在特殊學校服務的訓輔組主任、訓輔老師、學校輔導員、教學助理及社工。當天出席講座的人士,均表示希望教聯會繼續支持將動物輔助教育引入更多學校,以支援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筆者及港大黃蔚澄教授表示,將全力協助前線教育工作者,透過唐狗及輔導員的升級培訓,培養更多適合到學校參與學生輔導工作的工作犬及輔導員,致力落實教育局醫、教、社3層架構的工作。
童狗有話兒 助學童提升社交能力
在香港,愈來愈多機構和學校開始嘗試AAE這種心理輔導模式,透過活潑生動的方法,協助學生表達自己的情感。黃蔚澄教授及其團隊早於2019年開始,聯同超過10間的本地小學,合作開展一個名為「童狗有話兒」的動物輔助教育社交情緒課程。
這個課程目標讓學童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與伴讀犬接觸,了解牠們的故事,從而提升社交情緒技巧、語言能力和閱讀興趣,同時強化同理心,培養正向和關愛的人際關係。講座當天,樹仁大學倪子健博士詳細分析了「童狗有話兒」本地課程的執行細節及成效。倪博士表示,動物輔助教育可以:
- 提升學生的社交能力及人際關係技巧
- 加強學生的同理心及學習情緒管理
- 培養學生的正向思維及處理困難的能力
- 提高閱讀與學習的興趣及動機
即使學生對閱讀沒有濃厚興趣,但透過伴讀犬的故事,可以激發他們對學習的熱情,並提高他們的閱讀動機。倪博士更指出,由於動物不會批評學生的發音、快慢、對錯,這種人與伴讀犬的真摯情感聯繫,不帶批判性及有溫度的聯繫,正正是學界需要多加關注的部分!
連繫人與人、動物的關係
倪博士更指出,動物輔助教育是一個渠道,連繫人與人、動物與人的關係,曾經就有一位父親透過動物輔助教育,成功打破與兒子的溝通隔膜與僵局。動物輔助教育只是其中一個可行的輔導方法,透過曾經被遺棄,但接受過專業培訓的唐狗及專業輔導員,協助前線教師幫助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打破溝通障礙。當然,沒有任何一個支援模式是完美的,而我們與業界專家會持續不斷地努力與不同的持份者發掘有效到位的支援模式。
筆者更於講座時間,以自身的經歷鼓勵各位同行者。一個從3歲開始怕狗的人,透過寵物治療,成功克服多年來的心理障礙,嘗試親手餵狗狗吃魚乾,可說是跨越了一個人生中的重大挑戰,藉此希望鼓勵正面對人生不同挑戰的年輕人及與會人士。真正的支援,不單限於文字,更重要的是將心比己,不帶任何批判,不帶任何成功準則,用心與需要支援的對象聯繫。
將心比己 心存感恩
講座的尾聲時,筆者及港大黃蔚澄教授均表示,一個成功的動物輔助教育課程,需要多方面配合,重要的是讓學童能以將心比己、和諧共存的思考模式,共同打造一個人和動物和諧共存的社區。若果一個人能夠將心比己,心存感恩,不為自身的限制而怨天尤人,常懷感恩與包容,能看見生活中不同的美善,這不就是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有溫度的教育嗎?
筆者曾經聽過一位朋友的分享,真正的慈悲是看見別人悲哀時願意無條件伸出援手,看見別人快樂時願意送上真誠的祝福,期待繼續透過動物輔助教育、開心孩子成長計劃、精神急救證書課程等工作,與前線的教育同工同行,不僅將希望及開心的種子散播在年輕人心中,更期待建構有溫度的土壤,讓種子能夠發芽、開花和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