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備競爭是中美競爭最糟糕的形式

中美兩國是世界秩序的兩大支柱,美國不可能在沒有中國的情況下維持世界秩序,中國也不可能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建立世界秩序。作為公民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應盡一切努力,讓雙方關係重回正常軌道。

當前,中美兩國的民間都有一股很強的敵視情緒。我們注意到,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23年3月發布了一組美國民調,其中有38%的受訪者將中國視為「敵人」,比去年增加了13%,過半受訪者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只有6%的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合作夥伴」。

在美國國內對華敵對情緒上升的同時,中國國內普通民眾對美國的反感也日益增加。情況的確如此,尤其是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部分民眾的民族主義情緒有些高漲。

中國政商界 盼早日回歸正常

但是,中國國民的民族主義情緒並非整體高漲,如果我們與商界人士討論這個話題,他們的態度是不太一樣的。例如深圳,深圳製造業非常發達,規模很大,與世界市場密切關聯,雖然商界也有一些人對中美關係的發展表示擔憂,但是他們並沒有表現出民族主義情緒,而是希望中美能盡早回歸正常關係。

即使在特朗普發起對中國的貿易戰以來,中國商界還是在持續和美國做生意。即使不能和美國直接做生意,也會通過越南、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甚至墨西哥等南美國家和美國繼續做生意。所以,中美之間直接或間接的貿易迄今仍然在發展。

當然,對於一些對華鷹派的美國公共知識分子來說,他們對華民族主義的態度是不可否認的。其實,中國也有不少公共知識份子對美國持鷹派態度。但是,政府官員總體仍然是非常理性的。我沒有看到中國官員像美國一些國會議員公開指責中國那樣去指責美國。中國領導人對美國的態度也是非常理性的,他們希望中美關係能夠保持穩定發展。

所以談論民族主義情緒,取決於我們觀察的是哪個社會領域。

美國國內對華敵對情緒上升。(Shutterstock)
美國國內對華敵對情緒上升。(Shutterstock)

經濟技術競爭 難免但有益

在社交媒體上,確實存在民族主義情緒泛濫的情形;但在其他領域,特別是在中國政府內部,我覺得並沒有很強的民族主義情緒,總體還是比較理性的。

根據我幾十年對中國民族主義的持續觀察,中國政府一直能夠比較好地管控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所以在這一點上,我並不是一個那麼悲觀的人。我認為,基本上是雙方那些高知名度的鷹派公共知識份子將對方妖魔化了。

有很多人都在講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關係,卻根本不知道這種競爭是什麼競爭。我認為,競爭關係有好的競爭,也有不好的競爭。一方面,比如經濟、技術的競爭。其實這樣的競爭既是不可避免的,大概率也是有益的,經濟、技術方面的良性競爭其實會推動雙方的發展。在晶圓方面,雖然美國停止向中國出口尖端製程晶圓,但中國自己全力研發出了新一代的晶圓,華為近期便取得了一次技術上的突破。

另一方面,拜登所說的體制競爭或者政治競爭,例如一些政客宣揚所謂的「民主」和「獨裁」的對決,正在演變成一種意識形態的競爭。對這種競爭,我們也不用恐懼。中國具有獨特的政治體制,這是與中國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緊密聯繫在一起的,所以,對這種競爭也不用太過擔心或者害怕。

我們應該擔憂的應該是軍備競爭,這是一種最糟糕的競爭。

中國全力研發新一代晶圓,華為近期便取得了一次技術上的突破。
中國全力研發新一代晶圓,華為近期便取得了一次技術上的突破。

中美軍備競爭 困擾東盟國家

我在東盟國家有很多年的工作經驗,東盟國家以及很多類似的區域是歡迎中美之間的經濟競爭的,他們也不擔心其他領域的競爭,但是唯獨對於軍備競爭會感到擔憂。中美間的軍備競爭將會給這些地區帶來很大的困擾。

個人認為,中國和美國必須非常謹慎地看待東盟的這種立場。東盟近幾年已經做出了集體的決策,即他們不會選邊站。如果美國和中國的衝突公開化,東盟大概是不會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所以,中美兩國必須謹慎。現在這種氛圍和美蘇當年冷戰的氛圍是完全不同的,過去小國必須選邊站,但現在小國可以拒絕站隊。

我們所需要的是政治互信。我覺得,商業合作、經濟合作仍在繼續進行,人們對這個方面比較有信心。但是,我們需要更多政治方面的互信。美國最近也有政府高級別官員到中國訪問,比如布林肯國務卿、耶倫部長、雷蒙多部長。中美在政治上如果開始進行交流,雙方的社會就會更好地朝互信這個方向前進。

交流開誠布公 才能增加互信

民族主義情緒的出現是因為中美人民對彼此失去了信心,但為什麼會失去信心?因為現在雙方缺少交流,所以我們希望雙方都可以開誠布公地進行交流。

中美關係非常重要。這對關係不是一個簡單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是世界秩序的兩大支柱,美國不可能在沒有中國的情況下維持世界秩序,中國也不可能在沒有美國的情況下建立世界秩序。

我完全同意基辛格先生早些時候提出的觀點,即如果中美開戰,不僅對雙方來說是具有毀滅性的,對於整個人類文明都是具有毀滅性的。作為公民社會的一部分,我們應盡一切努力,讓雙方關係重回正常軌道。

註:本文為作為在第二屆「S20+戰略對話會」中的發言稿。

原刊於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微信公眾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鄭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