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近年急速發展,乃至疫情下線上教學的興起,資訊科技已在學校教學中佔有日趨重要的地位。然而,如何應用有關工具、載體去調整教學方法、教學策略,乃至塑造新的教學環境,從而推動教育的創新,對不少前線教育工作者來說仍是一大挑戰。
有見及此,青年組織EDUTION NETWORK便於6月底主辦了「資訊科技教育應用:教具設計、教學應用與校園創新」線上教師培育活動,當中邀請了來自不同背景的講者,分別從教具開發、前線課堂教學策略、以及新近的「元宇宙」概念如何有助營造嶄新的教學環境,分享資訊科技的發展如何轉變教學方法、策略乃至環境等,漸次形塑未來教育的創新路向。
以AR教具開發推動科技與人文學科結合
作為資訊科技應用在學與教的一個典型例子,擴增實境(AR)這種工具近年已開始廣泛運用在學校的學習體驗中。然而,如何能更活用這種工具,發展新的教學策略呢?聖公會聖西門呂明才中學的湯皓勛校長過往在所任職學校,曾帶領一個有關「一帶一路」、橫跨中小學的優質教育基金計劃。當中AR教具的開發是其中一個重要部分。他便從箇中經驗指出,在設計AR教具之前,首先必須要問:到底AR是為了達到什麼而使用?在計劃中,AR教具的應用,便是為了幫助培養學生的身份認同和世界公民視野。
其後湯校長便分享計劃中利用AR技術所開發的一帶一路學習地圖和應用程式。當中先確立要學生學習的幾個重要知識點,包括一帶一路路線圖(線重要城市)、尋找古絲路(線文化遺產)、尋找絲路經濟點,以及中亞、南亞和東亞飲食地圖。然後利用AR技術,製作出對應以上知識點的虛擬地圖。
學生更可應用AR技術,根據一帶一路地圖,進一步蒐集資料,創作屬於自己的一帶一路卡牌遊戲,包括製作各款卡牌所引申出的地點介紹、政策內容、基建等AR內容。過程中學生除了能增強對一帶一路相關內容的記憶和感官感覺外,在遊戲過程中,亦能潛移默化地加深對相關知識內容的印象。而學生利用AR技術組織和建構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歷史等內容,本身便是科技與人文學科學習的結合。
負責該計劃AR教具開發的Edu Plus Act創辦人周頴進,進一步分享AR教具如何融入有關一帶一路的課程設計:以中學課堂40分鐘1節為標準,首先讓學生先代入一個角色,如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圖遊戲中代入為旅行家, 需要設計不同的旅程;然後安排學生分組探索沿線的不同國家,利用AR地圖,認識不同國家的國旗、代表性建築、景點或地標,以及這些景點所在城市的資訊;其後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和分享,最後老師解說和總結。在過程中,科技正能幫助學生自行探索和設計,進而和其他同學分享所得。
湯校長特別從其中一間參與小學的經驗,分享AR教具的應用如何幫助學生更容易了解一帶一路的內容:該所小學於小四的「世界文化之窗」課題中利用AR地圖,配合影片,幫助學生認識不同地方的習俗;並結合高階思維技巧,讓學生更快掌握和歸納出不同地方的飲食文化特色。由此AR等科技的引入確實是重要的切入點,幫助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但課程設計才是關鍵。
在元宇宙學習環境中進行價值觀教育
除了AR等工具的應用外,近期元宇宙概念和構想的發展,更仿彿令資訊科技與人們日常生活的結合邁向一個嶄新的階段。這自然也對教育產生重要的影響。就此本地社企、同時也致力推動媒體素養教育的Crowdvoting眾投創辦人林樂兒便指出,元宇宙的英文Metaverse的Meta,代表了超越和變化。這即是要打造如同現實世界般,可以在此生活、交流、進行不同活動乃至消費的虛擬世界。而教育在這空間中,正好成為其中一種供人們進行的活動。
林樂兒進一步闡述元宇宙應用在教育上的好處:它能成為更像真的媒介,讓學生仿如親歷其境,並能在這個虛擬世界中擁有自己的化身,進行不同的活動和任務。這一方面能打破地域限制,讓學生能和不同地方的人在同一個虛擬空間中進行交流;同時也能幫助老師教授一些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較難親身接觸到的課題,如森林、河流等。此外,元宇宙可以供老師自行製作不同的虛擬空間,以配合不同學科和主題的教學目標和進程;而這個虛擬空間所累積不同學生各自的行為、反應和表現的數據,亦能成為大數據,讓老師更能準確知道個別學生的學習成效,從而制定更精準的改進策略。
元宇宙的應用,正好能塑造一個全新的教學環境。Crowdvoting眾投近期便與著名資訊科技企業SoqqleHK爍課合作,為不同學校設計社交手機應用程式。SoppleHK的首席執行官Mr. Daniel Shen Jiandong便即場展示了一些應用程式的範例。這一應用程式能讓老師因應不同學科和主題的教學目標,自行製作和分享相關圖片、影片和遊戲,設定不同的虛擬場景,讓學生在其中進行任務和挑戰。當中元宇宙的虛擬空間便成為增加學生互動性的重要渠道,也讓學生以更容易的方式進入各類虛擬場景中。
林樂兒接着分享如何將此應用在有關媒體素養的價值觀教育上。例如在有關事實查核(fact check)的工作坊中,學生能在虛擬場景中進行反覆的任務和訓練,潛移默化地掌握分辨真假新聞的準則和價值判斷。虛擬空間遊戲也可結合時候的小組討論,達到連結線上與實體教學的效果。由此元宇宙不只是一個媒介,更是老師和學生能在此交流互動的嶄新教學環境。
通過資訊科技塑造未來教育的學習圈
現時正值元宇宙、NFT等創新科技概念方興未艾之時,展望未來,這些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又能走得多遠呢?幾位講者均對此有正面的看法。湯校長認為這些創新科技元素未來能更廣泛應用在人文學科學習上,自己現職的學校也擬計劃推動「遊『歷』元宇宙」計劃,應用元宇宙概念於中華歷史和文化學習中。林樂兒則表示元宇宙概念在教育中的應用能否持久,要視乎兩個因素:
一、這能否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二、這些創科元素對老師來說是否易於應用?會否反而成為老師的負擔?
她認為從現時的趨勢來看,發展情況是頗為正面的。除了疫情下添置學習器材的門檻大大降低外,元宇宙能讓不同班別甚至地方的學生置身同一個教學環境,彼此產生不少有趣的互動和想法,正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Daniel Shen 最後也點出元宇宙能讓不同地域的學生和老師通過這一共享的虛擬空間彼此連結,構成一個更大和更多元的學習圈。這不只是教學工具、方法或策略上的創新,更是整體教學環境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