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美國眾議院以417票贊成,1票反對,通過採用一日前參議院一致通過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版本。在共和、民主兩黨罕有共識下,總統特朗普在日前簽署法案,令其正式生效。港澳辦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方此舉,認為是赤裸裸干涉中國內政。
上述法案的主要內容是規定美國國務卿須每年審查香港的自治程度,然後決定是否繼續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內地的特殊經貿(包括獨立關稅區)地位。法案也包含條款,對侵害香港自治和人權的人員實施制裁,例如拒絕入境、凍結在美國資產等。
常言魔鬼在細節,法案的條文和用詞的確有不少令中方暴跳如雷的地方。
以美政府每年審視香港的自治情況為例,這個規定其實已納入在多年前美國會通過的《美國──香港政策法》內。然而,法案列出美國國務卿在每年報告中須審查15個項目,其中包括香港的集會、言論、新聞自由、司法獨立、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議員、警方職能、教育,涉及叛國、顛覆中央政府等法例。而評估的因素則包括中國政府有否採取違反《基本法》及《中英聯合聲明》的行動。在侵害香港人權方面,這包括用法律以外的方式移交在港人士往外地,以及嚴重違反國際人權標準的行為。
法案第9節對由中國政府控制的傳媒機構,包括《文匯報》和《大公報》針對及滋擾民主人士、美國及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及家人的行為表示關注,並要求美政府在是否容許相關記者入境時考慮這個因素。同樣是沒有法律效力,但有反華成分的條款是在法案第3節政策聲明內,即美政府應與其盟友,包括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和南韓協調,致力促進香港的民主和自由。
法案包含對中央和香港特區政府可能構成冒犯的條款還有很多,不能盡錄。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影響深遠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引起中方強烈抗議是意料中事。香港的反應則分為兩極。港府及建制派緊貼中央立場,齊聲譴責美國此舉干預香港事務,不合理亦不必要。有份往美國遊說促成此事的泛民人士,自然感到高興,而逾萬群眾在愛丁堡廣場慶祝法案通過。
實事求是,一直口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他朋友的特朗普,從來對維護其他國家的人權和民主沒有興趣。為了與中國達到貿易協議,他已很久沒有評論香港事務。在民主、共和兩黨一致通過這條法案,以及國內民眾日益反華的形勢下,特朗普沒有不簽署法案的選擇。不過,他在聲明中玩了一手政治:除了表示尊重習近平並期望中方與香港代表共同解決問題後,他也提到法案若干條款有干預總統決定外交政策的憲制權力。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儘管法案生效,在具體如何實施方面,美政府以至特朗普本人會保留話事權。觀乎中方沒有在特朗普簽署法案後提到反制措施或終止貿易談判,我相信雙方有默契不就法案翻檯,而特朗普也可能暗下保證,法案提及的制裁在短期內不會考慮。事實上,法案要求美政府每年檢視香港的情況,可以留待一年後再算。
法案在短期內不會產生效力,不等於它不會帶來深遠的影響。首先,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官員、行會成員及立法會議員,在這條法案下可能成為制裁的對象,對他們產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壓力。當政府某些政策被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輿論批評為違反人權時,主責人員會否處之泰然,今天沒人說得準。
此外,視乎香港局勢的發展,既然美國開了頭,其他西方國家,例如英國、加拿大、澳洲以至歐盟,有可能制定及通過針對香港的人權法案。這個「防中撐港」的趨勢,對中國和港府的施政,以至中央與香港官員及資產階級建制人士的關係,都會蒙上陰影。
法案要求美國國務院每年檢視香港的自治程度和人權狀況,除了令港府尷尬外,也會備受外國投資者及金融機構關注。政治和經濟現實是,港府可以口稱一國兩制不關美國的事,但沒有美國認可,香港不可能維持其獨立關稅區及金融中心的地位。未來一國兩制如何實踐,無可避免多了個美國因素。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