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傳重教育 閱讀探索步不停

──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譚廣亨教授專訪

「教育可以改變人生,也可以改變社會!」譚廣亨教授認為教育應該放在個人或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

譚廣亨教授,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譚教授為著名的小兒外科泰斗、科學家及大學高級行政人員。1976年他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並先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英國利物浦大學外科碩士、英國皇家兒科醫學院榮授院士、香港外科醫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等學位和學術榮譽。譚教授擔任國際專業組織的委員會成員和多本權威學術期刊的編輯,如《小兒外科雜誌》亞洲區主編。譚教授歷年獲多個國際會議邀請講學,更獲頒英國小兒外科學會大獎、亞洲小兒外科學家學會終身成就獎及美國外科協會「榮譽院士」等多項殊榮。2017年,譚教授獲英國小兒外科權威機構組織British Association of Paediatric Surgeons(BAPS)頒授小兒外科的最高榮譽Denis Browne Gold Medal,成為首位獲獎港人,亦是有史以來亞洲的四位獲獎者之一。(譚廣亨教授曾擔任香港大學署理校長。)

談「新」「舊」教育觀念與傳承

「教育可以改變人生,也可以改變社會!」譚廣亨教授認為教育應該放在個人或社會發展的首要位置。傳統的觀念──知識僅僅是知識分子的專利這狹隘的觀念必須被摒棄;在新時代,知識教育好比每個人都需要呼吸的空氣,不論年紀、社會階層的人都可在不同的環境終身學習。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中,強調的是由上而下的填鴨式灌輸教育──老師單向性傳授知識;學生單向性接收。但是,在當代教育則更強調教育的自發性──學生與老師的雙向互動,甚至是學生自主探索學問並與老師交流。老師的角色因此也發生了轉變──轉變為如何指引、引導、啟發學生去思考與學習,提升他們對理解與應用知識的能力。社會的變化、知識的發展一日千里,課本上的知識十分有限,因此在學生階段其中很重要的一環是培養「自學能力」(Self-learning Ability),只有不斷「自學」才能與時俱進。

年少時的譚廣亨教授。
年少時的譚廣亨教授。

「教育是一種傳承」譚教授認為教育應該是一個完滿的傳承輪迴。他回憶在華仁中學舊生活動為前校長舉辦的派對道:「當時與3,000多名不同屆別的師兄師弟歡聚一堂,排演藝術、音樂節目,讓我恍如時光倒流,回到了中學的生涯,當時老師教授的知識和人生道理,我還記憶猶新」。雖然畢業了數十年,教育對學生的影響仍然會是極其深遠的,譚教授認為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傳承過程。因此,他也一直不遺餘力、身體力行與學校的師弟,及自己的學生分享經驗,希望把自己學習積累的知識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

談母親的影響

「我太太說她以後要寫一個劇本,並且要飾演我媽媽的角色。」譚教授笑言,他認為母親是自己成長的中心點。譚教授自小就很敬佩他的母親,雖然譚媽媽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好卻是很有「大智慧」的人。在當時香港經濟相對落後的環境下,譚媽媽已經有很宏觀和前瞻性的教育意識──堅定認為英文教育是孩子日後成長的出路。所以,她堅持讓譚教授進入英文小學。當時譚媽媽背着年紀小小的譚教授,冒着風雨在羅便臣道排隊索取入學申請紙的情景,譚教授如今還記憶猶新。天資聰穎的譚教授,在數千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成功考入英文小學。他在英文小學的學習,也為他日後升學打好穩固的基礎。所以譚教授不諱言:母親的決定改變他的一生。

十分重視教育的譚媽媽對於兒時的譚教授並沒有給予沉重的學習壓力,而注重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熱情。「她不會給我學習上的壓力,更不會要求我考第一!」譚教授回憶道譚媽媽的教導,其中最深刻的是「她甚至連成績表都不看,只說你盡力就行。」母親的信任就讓譚教授在自主學習上倍加努力,他認為自己應該珍惜學習的黃金機會,不能辜負母親的期望。就這樣,譚教授抱着凡事都應「盡力而為」的心態,度過了他無憂無慮的童年。

譚教授自小就很敬佩他的母親,雖然譚媽媽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卻是有「大智慧」的人。
譚教授自小就很敬佩他的母親,雖然譚媽媽接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卻是有「大智慧」的人。

談中學的全人教育

在小學表現優異的譚教授考上了傳統名校華仁書院,其有教無類,德智育並重的辦學理念深深地影響着每位學生。華仁書院是由耶穌會神父辦學的,他們基本上都是擁有大學學位的。而任教中六、中七科學科的神父都是博士。在當時,他們的學歷都是有資格在大學教書的,然而,他們卻選擇了肩負中學教育的使命──因為在他們眼中看來,中學階段的學習對於學生的成長影響更為深遠。神父堅持不只教授課本上的知識,他們更着重的是培養學生關心社會、追求真學問的精神,而不是止於盲目追求學業成績而已。譚教授回憶起當時神父會鼓勵同學多看課外書,不論是學科內、外的書籍都可一看,實行「開卷有益」運動。因此,有些同學在初中的時候已經超前自學高年級的課程,有些同學也會鑽研更深入的專科知識,看愛因斯坦的書,也有些同學看各類文學書籍,大家一起互相交流,營造了自主積極學習的氛圍。

譚教授還分享了他與狄恆校長的一個小故事──譚教授當時每天從西環坐巴士到灣仔上學,在巴士站步到校園,總都會經過一段小山坡,每次走在小山坡的路上都會顯得匆匆忙忙。每天早上,校長都會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有幾次,當譚教授走到一半的時候,校鐘的鈴聲突然響起,他心想自己要遲到了,肯定會被站在校門口的校長的批評。然而校長卻一言不發,臉上還流露和藹可親的笑容。譚教授頓時覺得很愧疚,於是下定決心每天都提早乘搭巴士,不再遲到。教育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老師言傳身教,用心感染、其對學生產生的影響,更是彌足珍貴。

譚教授回憶起當時神父會鼓勵同學多看課外書,實行「開卷有益」運動。
譚教授回憶起當時神父會鼓勵同學多看課外書,實行「開卷有益」運動。

談學習如練武功

「學習是沒有捷徑的,需要『浸』出來。」譚教授分享自己的學習心路歷程,他認為學習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其過程好比練武功。初學者要學武功基礎的18式,這是必須經歷的。但是如何把18式運用到實戰中去,那就是下一個階段了。譚教授認為學習中的操練能提升對於知識的熟練程度,繼而提升知識的運用能力。他分享到自己的學習方法,「在考試之前,我會提前做好預備工夫、並勤加操練,因為我知道自己要完整複習所學的內容是需要時間的。我在臨近考試之際,反而會停止操練,選擇盡量減壓、放鬆。」這好比練完武功之後要忘記所有招數,靈活應對各種實戰環境。但他認為每個人的情況都會有所不同,同學需要自己摸索出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那是因人而異、度身訂造的,切忌人云亦云。

談閱讀與知識探索

在中學階段受到老師的熏陶和感染,令譚教授培養了閱讀的習慣,更激發起他對於知識探索的濃厚興趣。自中學二、三年級起,譚教授便開始博覽群書,美國領事館的圖書館和中央圖書館,成為了他課餘時間經常流連的地方。「閱讀應該從自己有興趣的內容開始,可以是科普文章、小說等,這樣才能慢慢體會閱讀的樂趣,享受這個過程。」譚教授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他認為因應不同的閱讀內容有時可以選擇速讀,即不用逐字逐句細看,只需領略內容大意,旨在放鬆紓緩一下學習生活的壓力;有時可以選擇仔細讀,深入探索其中的大學問。例如,對於經典著作如《紅樓夢》或諾貝爾獎小說家的作品,譚教授會探究作者想要表達的深意、人生哲理和寫作手法等。對於全球火熱的暢銷書如《哈利波特》,他也會探究文學作品如何會吸引社會大眾?其背後的社會文化為何?並發掘其成功的要素。

對閱讀「着了迷」的譚教授,不時會為了追看書籍而熬夜,閱讀的習慣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下一代。「我的兩個女兒都十分喜歡閱讀」,譚教授分享自己的家庭同樂日──其中一項活動就是一起到書局看書。「我太太和我,我的兩個小女兒,四人在書局的不同角落裏,各自看不同的書。在一起午飯過後,下午又再繼續,這樣一看就是一整天了。」譚教授與家人還會互相交流分享書籍的內容,互相推介作家和不同的作品。譚教授形容閱讀是人生的養分,需要一點一滴積累。

譚廣亨教授深刻體會到:教育是一代影響一代,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他希望身體力行,傳承教育,貢獻社會!

譚廣亨教授專訪(二之一)

本系列文章:

醉心科研登頂峰 仁心仁術育人才

凌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