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周二晚公布1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月上升0.3%,創4個月來最大升幅,受到包括屋租的居住價格上升帶動。1月CPI按年升3.1%,同樣高過市場預期。
扣除食品及能源價格後,核心CPI按月升0.4%,是2023年5月以來最大升幅,按年則升3.9%,與去年12月相同。
數據公布後,市場預期聯儲局5月減息的機會僅36%,維持息口不變達61%,拖累美股表現,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大跌1.8%,10年期美息收益率一度升穿4.3厘。市場擔心美國減息不確定性增加,將延後香港減息的步伐,不利香港經濟和樓市表現。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兼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卻認為,美國通脹按年計算仍然處於下降軌道,所以不大會推遲減息步伐,只是美國傳媒將1月CPI的焦點放重於按月變化上。
傳媒喜選擇性報道 有配合政府或受投資氛圍影響
他說美媒喜歡選擇性使用數據,1月消費物價指數按月升0.3%,但按年升幅3.1%是過去半年最低,若計核心CPI,按年升幅3.9%是全年新低,因為通脹有季節性波動,如月份的長短及假期等因素,一般是比較按年升幅,傳媒報導的方向易受投資氛圍主導,而且頗為配合美國政府的操作。無論CPI或核心CPI,按年變幅都處於下降趨勢,接近過去數年的新低。
莊太量說,美媒將焦點放重於按月升幅,與一般比較按年升幅不同,他不覺得美國通脹有掉頭反彈的勢頭,所以未必會推遲減息的步伐,反而勞動力市場有變差的跡象,加上股市已累升太多,所以美股有些勢危。
至於瑞銀看淡香港經濟前景,預計今明兩年經濟增長(GDP)分別為2.5%及2.8%,莊太量不認為今年經濟增長會低過2023年,通常外資銀行、外國機構如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世銀等對香港經濟表現人為地低估,或有政治目的,所以未必準確,需要參考匯豐銀行、中銀香港及香港政府,而他認為後兩者的預測更為準確。
預計今年GDP增長較去年佳 最高或達4%
港府剛公布了2023年全年經濟增長為3.2%,莊太量認為全年3.2%經濟增長其實表現不算差,第四季經濟增長為4.3%,是全年表現最佳的季度,較第三季的4.1%更高,反映本港經濟去年底已見增長勢頭。香港經濟增長動力主要來自私人消費、政府開支、本地投資和外貿。去年政府開支和外貿均錄得負增長,拖累經濟表現,但莊太量看好今年經濟增長較去年佳。
他指出,2023年經濟放緩,主要受出口及政府開支出現倒退所致,但他認為今年這兩個重要環節表現有可能錄得正數,例如去年本地投資有雙位數增長,只要今年實際金額不低於去年,其他環節也不太差的話,那麼香港經濟增長要達3至4%並非太難。
莊太量稱,暫時未見比較差的經濟數據,如失業率等,那麼要看看資本市場的表現,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三分之二金融資本源自外國,首先要看這方面資本有沒有減少,其次是看外國人持有的資本比例有否減少。
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底,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業務的管理資產規模達30.5萬億港元,按年跌14%。莊太量稱,外國人持有資產的比例維持64%水平,較上一年並未減少,所以他未見只有外資撤離香港的情況,資產規模下跌更可能是整體趨勢,或者是資產價值變化。
外資大幅撤離銀行體系才是香港最大風險
所以,他認為香港面對最大的風險是外資大幅撤離香港,相比之下,外資佔內地金融體系的比例約2%,外資佔其他行業也非很大比例,外資撤離內地銀行並不如香港般嚴重,香港金融資本有三分之二為外資持有,外資撤離香港才是嚴重的問題。
政府將於2月28日公布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原先估計去年財政赤字高達500多億港元,有香港財金官員預計,由於去年賣地及印花稅收入大減,財赤或增近一倍至約1,000億港元。
莊太量認為,我們覺得千億財赤是問題,但其實不算大問題,起碼香港有盈餘,有龐大外匯儲備作後盾,只是《基本法》第107條要求港府「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事實上,放眼很多經濟體,財赤問題都不是大問題,美國財赤規模更大,其他國家在疫情期間也錄得很大開支,這是全世界的問題,並非香港獨有。
他認為結構性財赤才是問題,就是經濟轉好,仍然錄得財赤才是問題,香港人口老化是結構性,開支會有增長,但本港主要稅源並非薪俸稅,金融市場屬周期性,當經濟好或是利率低企,資本會重新流入香港,那麼稅收相對會增加,所以暫未看到香港財赤有結構性問題。
滬綜指彈升至2800 雪球爆雷機會減少
由於擔心中國房地產業陷入困境和消費需求疲軟,以及印度等替代品的表現更佳,中國在全球投資組合中的權重大幅下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 Inc)正在將66家中國公司從MSCI中國指數中剔除,調整將於2月29日生效。
內地A股要待年初十(19日)開市,但年初五開市的港股變動不大,恒指報15,879,升0.84%,國指報5,386,升1.5%。
莊太量指出,若調整於兩年前生效,影響已經不大,以現時投資氛圍,投資者已很少沾手中資股,就算MSCI剔除中資股,基金要減持都已經減持了,可能只是減持科技公司股權,現在連其他行業的股票都一併減持。A股市值已經非常低,減持空間已經不大,現時滬綜指已彈升至2,800點上,按理「雪球」理財產品不會爆雷。
至於有上市公司向外借出持股(受限股)予人沽空,這方面爆雷水平介乎2,500至2,600點,以現時滬綜指水平,他亦覺得爆雷機會不大,所以短期A股向下插的機會不會太大,但長期而言也反彈乏力,因為這些中資股被MSCI剔除後,外資不會因價低而回來撈貨,如果這類中資股是AH股,即中港兩地均有上市,對港股也會造成一定沽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