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興趣多元靈活學習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每一位高中學生實在要享有連續3年學習中史的權利,教育局與學校合力創造獨立必修卻不用考公開試的高中中史科,是應有之義。

過去10多年,國家的大政,十分重視中華傳統歷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珍視獨特的、連綿永續的中國歷史與文化,要社會各界多方進行保育,要學校各年級進行善引善導的教育,並且將之融合於治國理念之上,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最根本。

北京中國歷史研究院大門前有句「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擲地有聲。國家主席習近平多次公開說明「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是最深層的認同,最具價值的認同」,鏗鏘有力,有根有據。

近幾年,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推動,確實做了大面積的工作。在政策層面上,2019年恢復中國歷史科在初中階段獨立必修的位置,是十分對頭,是對症下藥,並有所承擔。國民教育實源於國史教育,由此起步,乃知有國學、國情乃至國安的教育,理念是清晰的,敬祖思遠的情感是淳樸真摯的。

5年下來,國史科(中國歷史)在高中的景況又如何?鑑於今天香港高中要應付中、英、數、公民與社會發展共4個獨立必修必考的科目,高中學生只能以選修的方式,繼續修讀「煩多深澀」的中史科。因此,至今高中選修中史科的學生,十中有一而已,這對高中學生要全線學習中國歷史與文化,實在很不理想。在衡量大局,筆者近日再提出高中設立中國歷史與文化必修科,前提守着幾點原則:一、不用公開考試;二、一個星期只有一節課;三、教育局制訂大綱,再按校本、校情,採取多元發展;四、先在各區找試點推行,總結經驗,3年內在全港推行。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每一位高中學生實在要享有連續3年學習中史的權利,教育局與學校合力創造獨立必修卻不用考公開試的高中中史科,是應有之義。若能在教育局課綱規劃下,「自由、興趣、多元、靈活、學習」結合的中史科,將更能盛載民族情、刷新文化觀,心裏長存對國家的敬愛,為香港學界再創一番新面貌。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何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