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澤對話的背後

有人認為這次對話早在預料之中,毋須大驚小怪。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確在準備「習澤對話」,但來得比預期早,其中包括一些突發因素。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習近平首次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話,大約一小時,內容不離中國提出的12點內容。但國際仍然關注,尤其是中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有所行動?日後還會怎樣介入,還是繼續以姿態先行?

有人認為這次對話早在預料之中,毋須大驚小怪。種種跡象顯示,中國確在準備「習澤對話」,但來得比預期早,其中包括一些突發因素。

習澤對話 中國一直準備

首先看看美歐形勢。歐洲國家當然希望俄烏戰事早日結束,以免歐洲繼續動盪下去,西歐強國還被扯入戰局之內。不過,美國可能不是這樣想;假如俄烏戰爭持續一段時候,美國除了要求歐洲大國分擔戰爭費用之外,還可以讓俄烏戰爭影響俄羅斯內部政治,甚至拖垮普京的地位。這對美國來說,確是一箭雙鵰。

所以,法國總統馬克龍訪華之後,馬上安排外交顧問與中國外交大腦王毅跟進俄烏局勢,並公開要求中國早日發揮作用。

對中國而言,如能解決問題,可以綠楊移作兩家春,大大提升國際影響力,但這又是十分困難的事。所以,倒不如等局勢進一步明朗,才考慮用什麼方式表態。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卻質疑「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國際法主權地位」,引起軒然大波。有關國家自然不滿和抗議,中國外交部馬上澄清補鑊。為免這次事件繼續發酵,最佳方法就是提早「習澤對話」,重申中國觀點。但這一來,又輪到俄羅斯不高興了。不過,普京不能埋怨中國,只能說烏克蘭不願和談。

提早對話 幫盧沙野補鑊

盧沙野的言論出事後,中國表示這是他的「個人言論」。但外界多認為,這個可能性甚低,駐外大使甚少有違背本國政策的言行。與此同時,中國官媒也為盧沙野辯護,認為外國炒作。但有一點很奇怪,就是官媒中也有埋怨經常要與外交口徑看齊,所以未能發揮真正的宣傳戰作用。這種言論間接加深外界的印象,盧沙野的話其實就是中國官方的想法,也間接證明中國為甚麼不譴責俄羅斯的原因。

總之,一環扣一環,利害難分。這也說明中國官員只要政治正確,緊跟中央,即使局勢出了事,自己也不會出事。大護小,小撐大,OK咯!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