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成功變為軍國主義

──日本好戰分子誤國殃民

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國振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侵略戰敗吃原子彈,不過百年光景(1868 – 1945)。今粗略介紹具影響力人物,從側面察看日本近百年國運。

中國清末帝主臨朝,掌握着統治國家大權,而朝中重臣則腐朽頑固。日本剛好相反,握治權的是幕府大將軍,統治同樣腐朽,天皇徒具虛名。剛好年輕的睦仁天皇繼位,充滿朝氣,人心便寄望天皇治國改觀,造成政改客觀有利條件。天皇取得權力後,朝中大臣同心同德進步維新。

權歸天皇  更權歸野心軍人

德川幕府於1603年奪得政權,維持達200多年的統治,其後腐化。1837年出現農民暴動,搖動統治根基。1840年中國被英夷打敗,舉國震驚。當時日本改革派武士提出「尊王攘夷」口號,但即遭到幕府打壓。後西南強藩武裝倒幕,得到廣大民眾支持,英國等列強默許,遂產生「戊辰之戰」。歷時17個月戰事,幕府軍大敗,終於權歸天皇,廢除幕府一切權利。改革派武士取得政府領導地位,舊藩主一律遷居東京,享國家俸祿。

日本在尋求國家進步之時,有兩種主要異常策略,便是神化天皇和強兵富國。神化天皇造成維新核心,利於愚民,利於野心家藉天皇名義控制國民和大臣。至於強兵富國,則與一般國家富國強兵次序相反,先強兵,後富國。絕對暴露侵佔鄰國野心。

維新成功  軍人野心擴張

1873年日本頒布徵兵令,打破只有武士從軍的專利,全民皆兵。隨之國內建立各種軍校,培養軍事人才。籲軍人絕對服從天皇。軍部權力逐漸擴大,凌駕內閣。1890年山縣有朋任首相掌軍權,鼓吹對外侵略。軍部勢力大張後,覬覦中國領土,尤視中國東三省為口邊肥肉。派員偵察中國地理環境和軍事情況,藉兵強侵鄰而國富。

侵略中國策略是先佔朝鮮,不斷派員到朝鮮藉口生事。終於掠奪朝鮮黃金回國,掠奪所得,佔當時國家藏金68%,成為擴張軍備資本。甲午戰爭前,日本軍費佔全國支出總預算40%。日本陸軍採德國制,海軍採英國制。時已有軍艦31艘,水雷艇24艘。1894年英美兩國欲藉日本牽制俄國,廢除日英新約,日本無後顧之憂後,對中國朝鮮不宣而戰。甲午戰爭勝利後逼清政府簽《馬關條約》,佔台灣,澎湖、朝鮮。向清政府索白銀2億3千萬兩(當日八國聯軍八個國家共索償白銀4億兩,今日本一國已索逾半,可見日本軍人胃口之大)。償金三分二擴軍備,餘則資助國內工業大事發展,享受戰勝成果。

日本甲午戰爭時的旗艦松島號。(Wikimedia Commons)
日本甲午戰爭時的旗艦松島號。(Wikimedia Commons)

軍人神化天皇地位  藉此實現侵略野心

日皇在日本軍人操控下,地位神化,天皇權力和財富上升至極點。皇室封地由1000町步增至365.3萬町步。即位時財產繼承10萬日圓增至1000萬日圓。甲午賠款則撥2000萬日圓予日皇。軍部並強化效忠天皇意識,例如學校節日要向「御影」鞠躬,軍人要宣誓樂於為天皇犧牲等。又制定憲法,予軍部特權,可直接上奏天皇裁決,因而造成多次文人內閣跨台。日俄戰爭日本戰勝後,舉世震驚,日本軍部氣燄更張。1937年軍人向中國發動蘆溝橋侵華戰爭,致使中國人民在日本鐵蹄下殘喘。

日本自明治維新開國振興,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侵略戰敗吃原子彈,不過百年光景(1868 – 1945)。今粗略介紹具影響力人物,從側面察看日本近百年國運。

西鄉隆盛  維新之武將

西鄉隆盛生於1828年,薩摩藩武士之子,年輕時即受長輩提拔。倒幕時指揮軍隊與幕府軍大戰得勝,被新政府任命為海陸軍負責人,繼而掃除幕府軍殘餘勢力,保衛維新政府權力。後來日政府施行徵兵令,下級武士失去優勢,西鄉隆盛遂提出帶武士征朝鮮,征台灣。但重臣大久保利通認為應辦好內政為重,否決其議,西鄉隆盛憤而下野。及後因同情武士群失去利益而叛變,領導與政府軍對抗,最終戰敗自殺。

在使節團考察歐美時,西鄉隆盛留守日本,主理多項改革政務,對維新有重大貢獻。但他主張對外侵略擴張,埋下日本軍國主義的伏線。

木戶孝允 和平務實大臣

木戶孝允年輕時曾遊學江戶。明治新政府成立,重臣岩倉具視賞識其才能,任命為為國家政治顧問,是國家重要政策的決定者。木戶孝允說服仍有抗拒心理之守舊派,加入建設國家,功不可沒。倡「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國之基業」。他努力廢除國家與英美不平等條約,並由開明急進派變為務實漸進派,著力改善國民教育。政治上認為造好國家內治優於向外擴充勢力,當日本出兵侵略時,即辭去職務表示抗議。

大久保利通  功勳卓著

大久保利通生於薩摩藩武士家庭,受正規武士教育。1853年得藩主重用,任軍隊指揮官。1868年與西鄉隆盛、木戶孝允、岩倉具視合力推翻德川幕府,成明治政府主要領導人物。他反對西鄉隆盛出兵外侵政策,逼之退出權力核心。大久保利通掌維新要務,行鐵血改革政策,毫不留情鎮壓一切反抗政府之活動。他頒布廢刀令,廢除俸祿制,代以發行金祿公債,遭到失去利益的士族痛恨,被刺身死,時年49歲。大久保利通為國為民,對建設強大日本功勳卓著,是為國家進步的犧牲者。

山縣有朋  野心梟雄

山縣有朋(1838 – 1922)亦是武士家庭出身,年輕時對抗英法荷美聯軍戰事中身先士卒,勇於戰陣。在倒幕府戰役中作出重大貢獻。山縣有朋被視為日本近代陸軍奠基者。甲午戰爭時親自上陣打中國,又攻佔平壤。

當其第二次組閣時,派遣部隊參加八國聯軍,一同打壓清廷。他在國會明確提出「必須向亞洲大陸地區擴張國家版圖」,提出一份擴大日本軍備的意見書。1904年日俄之戰,山縣有朋領導下之陸軍海軍,同時擊潰沙俄軍隊,軍威鎮懾世界。日本軍人自始自高自大,以為戰無不勝,可以予取予攜,野心盡露,兵鋒張牙舞爪直指中國。

是成是敗  一念之差

大久保利通等帶領日本富強,國運殷隆,惜其繼承者忘卻治內安民之旨,如日本第一個內閣首相伊藤博文等人,承西鄉隆盛之志,以侵略掠奪鄰國為富強之道,致令國家戰事頻頻,舉國民生苦頓,陷國民於千劫萬劫中,成二十世紀人禍災難至甚之國。此生靈塗炭,國運傷殘,只不過極少數好戰分子滿足而已。哀哉!痛哉!

談日本明治維新之福禍相隨(中)

本系列文章: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關鍵──明治維新同心同德之謎

楊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