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經常着眼於美國的貿易逆差,並指美國的貿易逆差意味着美國給貿易夥伴拿了好處,自己卻吃了大虧。這是不懂經濟學。其着眼於與個別貿易夥伴的貿易逆差,更是錯上加錯。
美國總進口大於總出口,若造成經常帳赤字,確會減低國民收入(GNP)。這是因為
GNP = C + I + G + X – M 。
當中X 是出口加本國從其他地區的投資收入和其他生產要素如在外地工作的本國國民所得;M是進口加外國人從本地區賺取的投資收入和勞工收入。X-M 即經常帳盈餘。經常帳盈餘愈大,國民收入愈大。
但即使貿易表面上減低國民收入,也不表示國民因國際貿易吃了虧。理由是國民可因外貿買到價廉物美的外國產品,生活質素反而更高。
以美國而言,經常帳赤字在2017年為GDP的2.3%,貿易帳赤字則為2.8%。筆者在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找不到官方的GNP數字,但由於海外收入可觀,美國GNP要比GDP大,因此在GNP的佔比經常帳赤字應估計低於2%,並不嚴重。
全球最大債務國 外國每年有淨收益
有趣的是,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債務國,居然從外國每年有淨收益。一個重要原因是由於美元的超然地位,使美國可以以超低息發債。另一原因是美國的海外投資回報率高。
特朗普未認識到,美國的海外投資回報率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生產全球化。美國企業投資在低成本地區,其產品即使在外國市場賣個滿堂紅,仍不算美國產品出口,雖然會反映在經常帳上,卻不會反映在貿易帳上。
特朗普要求與中國貿易帳平衡,中國為免彼此關係惡化,傳出同意在未來數年大幅增加從美國的進口。但這樣其實對雙方都未必有好處。
美國現時已接近全就業,若美國經濟再加熱,聯儲局必會加息。屆時美國非出口的環節就會受壓,而且美國加息美匯走高的機會很大,長遠而言美國出口還說不定要倒過來收縮。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雖然大,其中卻包括不少由其他地區輸入的原材料或半製成品。目前中國外貿雖仍有盈餘,去年上半年經常帳已出現赤字。大幅增加美國進口可能會造成結構性的經常帳赤字。人民幣貶值的機會因而大增。
經濟學迷思剖析之一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