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教育支援
以往筆者在專欄中,也曾提及無論香港和內地在STEM+ 教育發展過程中,校內、校外教育機構都面對資源不足、信息不靈、教師不濟、支援不逮等問題,造成兩地科藝創新持續及深化發展的限制。雖然各地政府或機構都有一定的資源投入,但在「單位攤分偏低」效應下,不能產生足夠的發展效益,這就是我曾代學校指出:「做醋唔酸,做薑唔辣。」的慨嘆。
另外,若個別學校(或是個別學科)各自為政,對於科藝創新資訊的掌握相對較少,以及在教學上發展、應用的支援會有不足,所以早前建議一種「區域資源共享中心」的推動模式。大家較易理解的是有點像教育局在樂富將以前家政和設計與科技教育中心改建而成的「STEM教育資源中心」;
或者是八、九十年代教育局為支援全港學校推動「教育科技」(Education Technology),在前佐敦道警察小學舊址改建的「教具製作中心」(MPSU)。目的都是在支援教育創新發展上器材或技術有所欠缺的學校及教師群。然而兩者都存在「單位攤分偏低」效應的共同問題,教育效益強差人意。
QLL 與共享機制
筆者配合近年全球關注科藝創新發展,思考傳統學習空間創新改造的潮流,重新審視「區域資源共享中心」建構模式。其中一個方面是要為中小學目前一窩蜂搭建STEM Room(或者STEM Lab),過於着重器材使用的配置,以及科技形象的塑造。未有顧及多元學習策略應用的深化,以及照顧科際課程統整的廣泛教學活動需要,容易淪為形象工程及小眾學習空間等現象,提供優化學習的理論支撐。概念應用是從90年代筆者在進修管理學,由當時大企業提出的「優質工作生活」(Quality Working Life,QWL轉移成「優質學習生活」(Quality Learning Life,QLL),重新審視學習空間設計對提升學習效能的相對因素。特別可以應用到促進科藝創新的學習空間建構上,做到有骨、有肉、有血的層次。(優質學習生活往後再另文詳論。不過,在灼見名家平台另一個「亞太創藝談」主題,5月底〈藝術學習空間優化的思考〉的文稿將有簡單介紹。)
另一方面的思考是要為這類科藝創新學習中心加添多點互動、分享元素,創造有延伸性及自主建構能力的發展。其一是設計時應考慮更多學科(或KLA,例如藝術教育)、更多課程、更多策略的統合使用。其二是建立和不同教育器材及服務供應商的交流機制。例如預留可以更新教育器材展示的空間,增加創意學習的應用思考;不時邀請供應商提供最新資訊及器材示範講座,用商、校合作提升學生和教師的認知和技能水平。其三當然是這些器材應用、創新資訊、專題講座,能作跨科、跨校、跨區、跨域、跨國分享,以改變「單位攤分偏低」效應。
教育資源區域共享空間
基於對上述學習空間優化、教學支援照顧及理順信息流通的關注,最近思考一種「教育資源區域共享空間」的整合規劃,準備和學界及業界溝通,做試驗案例,簡介如下:
規劃目的:
有鑑於目前校內、校外教育機構,在推動STEM+ 教育普遍面對資源不足、教育及市場資訊不全的問題。為了協助相關機構拓展資源運用,提升學與教的效能;以及建立市場產品及服務的「供需對接平台」,展示在教學應用的更大、更多可能性,一個「STEM+ 教育資源區域共用空間」規劃,便有其實質教育效用和價值。
規劃形式:
「STEM+ 教育資源共用空間」,可以校本、區本,或地域性形式建構,以服務校內、區內、地域及業界的相關用戶,所以可因應服務需要而進行不同規模的建構。無論空間大小、規劃都可以包括三個部分。其一為教學情境區(Real Reality),會以STEM+ 教育為主題設計,主要建構一個真實互動課堂教學環境(也可配合綜合性創新教育發展主題);其二為活動延展區(Interactive Zone),以適應多元教學策略和延伸學習活動的使用,例如實驗角、團隊互動角、閱讀角等,同樣可以配合不同創新教育主題;其三為設備共享區(Hand-0n Sharing),一個可以更新教育資訊及器材展示的空間,會因應合作機構的需要,聯繫相應的產品及服務內容展示,以及器材操作學習去設計。
試驗模式:
「教育資源共用空間項目」,歡迎學校、工商團體及教育機構邀請合作,會是配合用家資源及條件的設計及建構預算進行空間規劃及建設。但希望合作機構能利用空間作為推動校外、社會,以及專業界別交流,教學促進為目的。多利用空間展示產品及服務資訊,並邀請其他學校、機構、商號進行參觀交流,以及合辦講座、設備示範工作坊、教學培訓活動等,普及推動STEM+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