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香港企業家田家炳先生於2018年7月10日離世,終年99歲。本社作者陳家偉校長撰寫文章,懷念一代慈善家。文章分三篇刊登,以下為第一篇。
首先說說我寫有關田先生文章的資料來源。主要來說是參考田先生在他94歲時出版的自傳《我的幸福人生》。此書是由田家炳基金會編輯委員會編訂的,屬非賣品,所以大家在坊間的書店是找不到的,這也可貫徹田先生實而不華、不喜自吹自擂的作風。但此書已有2017年12月的第三版了。
《我的幸福人生》全書共200頁,分九個章節,記錄田先生由小到老的方方面面,很是詳盡。我也相信真是由田先生親自編寫,沒假手於人,寫法樸實,資料豐富,我很佩服90多歲的老人家能有如此良好的記憶力。除了自傳外,我亦參考他追思會的特刊《生命的賞讚》,《天使心》第143期,還訪問了兩位分別在仁愛堂田家炳中學及粉嶺田家炳中學任職的老師和副校長,以獲第一手資料寫他對學校、對教育的熱誠。
田先生一生行善,捐獻的金額之多,受惠人士之廣,令人驚嘆。當然,田先生必先營商有方和理財有道,才可以創造財富,支持自己及在1982年成立的慈善基金會的多項捐獻項目。另外,因為基金會的管理完善認真,可以永續地運作下去,惠澤世人。
白手興家非偶然
田家炳先生白手興家,實非偶然的事,並非幸運之神的眷戀,而是因為他的信念、價值觀、眼光和勇氣而產生的,值得後人學習。田先生是客家人,雖然出生書香的家族,但因父親田玉瑚在他16歲那年離世,他逼不得已要輟學從商離開家鄉大埔縣的大麻中學(當年他只完成了中二的課程),繼承了他爸爸的生意。
年紀輕輕,初出茅廬,出來謀生養家當然並不容易的事情,幸好兒時家炳經常在拱辰樓祖屋聽來探訪的鄉親長輩的談話,長輩每多談論營商、國家、政府的事情,耳濡目染之下,家炳也較同齡的孩子額外成熟穏重。另外,父親經營廣泰號雜貨店時,家炳上學温習之餘也有幫手,偶然也做些計算入賬的工作,對數目和運算有些天份。父親田玉瑚是一位誠實的商人,做生意童叟無欺,也不拖欠他人,讓家炳知道誠信為營商之關鍵,事業才會長久,父親教他的《朱子治家格言》也影響一生,到90多歲時田老先生仍能把格言倒背如流呢!
田家炳生於1919年9月28日,他父親在48歲之年才老來得子,故非常用心栽培這位獨生男丁。他是客家人,客家的傳統是勤儉和創業精神。其實廣東大埔縣的人才輩出,大家熟悉的親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就是此縣人士。
年幼時田家炳在新民學校讀小學,後在大麻中學唸到中二,成績一向優異,也許是家族的遺傳,他的三叔田翠珊是清末的秀才,他們的祖屋拱辰樓有萬書樓,藏書豐富。田家炳雖無完成中學,但絕不是一位目不識丁的孩子。他爸爸耳提面授,教愛合一,耐心教導,無論事情大小,都加以指導。父親是他第一位老師,嚴慈兼備,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也許,日後田氏教他九位兒女的方法也是同出一轍的。
父親在河口壚開設「廣泰興」商號,同時兼做生產和售賣磚瓦的小生意。父親死後由家炳接辦生意後,這位「乳臭未乾」的少年人勤勤懇懇,很快便把生意打理得頭頭是道,而且更加以改良燒製磚瓦的方法,令燒製熱力恰到好處而均勻,大大改善了產品的素質。
海外謀生闖一闖
因為大埔的山高平地少,交通很不方便,所以邑人大都出外謀生,越南和泰國近中國廣東,到海外謀生是首選。又因越南是法國的殖民地,移民的條例較為寬鬆,不少家炳的同鄉已到當地開設瓷器廠。因為家炳在大埔的生意發展空間有限,在1937年的秋天,他決定前往越南西貢市郊的早翁市去闖一闖,並創辦泰安隆瓷土公司。當年他只有18歲便勇敢地到海外創業。他的生意很快便發展起來,已比原先已有的三家商號為佳,但他心存忠厚,願意團結同業,謀求雙贏,為同鄉同業的利益為考慮,組成了茶陽瓷土公司,合併之後的業績更加理想。這是他第一之創業的成功經驗,他相信「利人必能利己」,「好心自有好報」的信念。
但好景不常1939年6月,日軍佔領了汕頭,令到大埔對外唯一咽喉被封鎖,瓷土出口被逼中斷,茶陽的業務不得不結束,田家炳也決定離開菲律賓,前去印尼找他的堂兄田家烈尋找機會,希望去幫助他管理生意。
田家炳先生由20歲到39歲(1939-1958)近20年的時光都在印尼渡過。這些日子,他不但在印尼在鄉娶了兩位妻子,四子五女亦陸續出世,事業方面,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替堂兄的企業轉虧為盈,更創辦了兩所塑膠廠「超倫」和「南洋」。但在事業如日中天之際,他預計到當地的政局不穏,而且印尼人有排華的危機。結果田家炳「拿得起,放得下」,勇敢地「壯士斷臂」,慢慢地把生意交給他人管理,取回一些資金,舉家離開印尼。果然不出他所料,1962年印尼的「排華風潮」直捲全國,數千家庭共數萬人須由中國政府緊急派船撤僑。當地的華僑的身家財產一下子化為烏有,財產損失難以估計。
初到香港 重操故業
其實田先生是個懂人心和懂得為人着想的工業家。他很容易凝聚員工,可以上下一心;他也懂得為顧客和供應商著想,所以大家都願意與他建立長期的夥伴關係。他處事踏踏實實,重視產品的質量,賺取合理的利潤,卻不會謀取暴利。他也「明哲保身」,不投機取巧,不搞關係,「不走後門」,所以避免了許多政治、經濟、金融的風潮。他小心謹慎,善於分析;也有眼光和勇氣,每每看的很準,例如洞悉先機,預早撤離印尼,又例如發展日本的新產品,PVC塑料薄膜,也是他日後主要發展的業務。
但他在菲律賓和印尼的事業也都因政治氣候轉變或戰亂所阻,非戰之罪。40歲的田家炳要帶着兩房人十一口子,到底要去哪處落地生根呢?他細心分析過許多地方,包括內地、台灣、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但最後他還是選了來香港,也開展了他事業的黃金60年。他選擇香港的主因是香港有良好的法治。他深信建立事業首要有完善的法治基礎,人民的安全受到保障,安居才可樂業,要靠一個有效率的政府,印尼便不是一個理想的地方,他經營了20年的事業也不得不放棄。
田家炳是客家人,但香港是廣府人的天下。他初到香港,可說是人地兩疏,一切靠自己摸索。兩年後,他走回工業那一行,重操故業,在香港發展膠膜及人造皮革的事業。
但在香港發展這行需要很大的地方建廠,香港和印尼不同,土地短缺,寸金尺土。幸好他「得道多助」,他認識到當年的「新界皇帝」陳日新先生,兩人一見如故,由陳先生處購得31萬方尺的海灘地,在屯門的海邊填海,希望亦帶動屯門的經濟。幾經辛苦,包括政府各個部門的官僚作風,工廠終於在1960建成,包括工廠區和宿舍區,中央作花園和工餘活動區。「田氏塑膠廠」終於在年底正式試機生產。
屯門的工廠開始運作後,田氏大力宣傳塑膠產品,令下游的加工廠如兩後春笋,塑膠行業大為壯大,有聲有色。之後,他還在九龍和香港設門市部。1962年,他又有九龍市區荔枝角777號購入了2萬尺的工業地,興建了12層的大厦──田氏第三大厦,作收租之用,到1994年,改建成現時的田氏企業中心。
1966年大陸掀起文化大革命,1967年夏波及香港,當時香港人心惶惶,房地產暴跌。田先生眼光獨到,對香港充滿信心,並採取「人棄我取」的策略,在1967年,以低價購入兩塊工業地,讓日後田氏工業有更多的生產點。
1970年春,他又在葵涌購入一塊工業地,1973年他以1,800出售,之後不久便發生了「股災」1974年冬,恒生指數由1,700點跌至150點,許多人都焦頭爛額,而田家炳卻賺到一筆巨款,可說眼光獨到。之後,他亦順利渡過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當時每桶石油由3美元急升12美元。塑膠原料是石油的副產品,田氏工業的生產成本大大提高,影響銷量,但田氏的作風穏健,財政建全,最後都能安然渡過難關。
到1984年,64歲的他決定讓長子田慶先管理公司;慶先在美國的大學攻讀化學工程,1974年回港即入田氏工作,累積了十年的管理經驗,田家炳決定放下工作,全心全意去做他的慈善事業,創立基金會,30多年來活出精彩的人生。
懷念田家炳先生三之一
本系列文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