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企業對於中國政府提出的「雙循環」經濟政策的真正含義,以及其對於企業本身的影響提出了一些問題。
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首次提出了「雙循環」概念,同年10月,該政策被納入中國「十四五」規劃(2021-25)的提案之中。
簡單來說,「雙循環」發展戰略旨在推動國內與國際市場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新格局,其主要以促進國內生產、分配和消費的增長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促進科技創新,擴大國內供應鏈,從而不斷提升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
國際貿易格局改變 中國內需持續增長
「雙循環」政策是在以下兩個重要背景之下制定的:
首先,是由於中美之間的爭端而導致的全球貿易扭曲,以及之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帶來的不利影響。全球的普遍預期是國際貿易格局將繼續有所改變。
第二,是中國內需將持續保持增長。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披露,中國的中產階級人數已達4億。 並且,不僅中產階級的人口數量可能會繼續增長,其消費模式也將會不斷升級,從而產生對更為新穎和創新的產品需求。由於不同的因素,中國內需增長強勁,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國政府相應出台了一系列具體的政策。
實際上,消費已成為中國經濟中愈來愈重要的一部分,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至2020年,消費已佔中國GDP比重的54.3%,該數據在過去10年內,增長了10個百分點。同時,中國對於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推動了國內消費需求的快速復甦。
目前,中國政府的工作重點是放在刺激國內消費,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提質升級。
在擴大內需和消費升級方面,政策內容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車、碳中和、公共衛生、鄉村振興、大型區域城市群發展等領域。 嶄新的需求模式正在發生演變,經濟格局亦隨之改變。
在供給側,中國政府將繼續推動對一些產業過剩產能的必要整合。得益於技術和創新在不同行業的日益普及,中國的供應鏈正不斷升級,這亦加強了中國作為全球供應鏈主要樞紐的重要地位。
隨着中國供應鏈能力的提升,以及對不斷變化的需求模式的韌性增強,其作為全球出口基地的地位得以進一步提高。 與此同時,農產品、原材料、高端零部件、精密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奢侈品等進口需求增長迅猛,使中國成為海外供應商的主要市場。
區域化本土化無法避免 中國成全球商業創新中心
一個新的全球化時代正在出現。 如果我們把30年前就開始的全球化階段,稱之為「全球化1.0」,或許可以把正在發生的新階段稱為「全球化2.0」。其根本的區別在於,全球化1.0的需求主要是來自美國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而中國(和一些其他發展中國家)是主要供應方。 但在全球化2.0中,當西方發達國家仍然成為主要需求端之際,中國將同時成為主要的需求中心和供應中心。 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心,並將成為整個世界的一個主要市場。
全球化2.0很有可能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但經濟、科技、和地緣政治等因素卻會驅使在一定程度上,供應鏈的區域化和本土化將不可避免。 在新一波全球化開展之餘,去全球化亦會展開,它們之間的相互發展將編織出一些新的發展形式。 其中一部分是人們有所期待的,另一部分則相反。
無論如何,中國在全球範圍內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對於許多企業而言,中國作為主要市場抑或作為全球或區域供應基地的重要性將會加強。 然而,由於中國整體大環境的快速變化,尤其是在政策和競爭格局上的變化,使得那些已經在中國立足的企業仍需要砥礪前行。 他們過去賴以成功的打法在明天未必一樣可行。
中國已經逐漸成為全球商業創新的中心。中國創新的節奏和強度令人讚歎,這意味想要脫穎而出的企業,將需要極具創新性。
對於外企而言,關鍵的問題在於如何對中國的業務進行組織和戰略上的相關調整,並且調整其全球戰略,將中國視為發展的核心。他們對於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的持續性轉型能力將至關重要。
對於中國企業而言,發展的關鍵在於不斷提高自身的整體能力,並且跑到創新曲線的前端。 對於部分企業來說,需要培養更加國際化的能力。
雙循環政策並不意味中國將會對外資關閉國門或驅逐他們離開。 相反,該政策代表了中國將會成為一個更加開放的經濟體,將會給外企和中國民營企業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事實上,這也是中國政府不斷加強其全球化和多邊主義定位的關鍵機制。 無論是外企還是中國本土企業,都需要快速調整他們的組織和戰略來適應這些變化。
原刊於China Daily,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中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