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唸人文學科最為「實用」?

筆者相信人文教育的沉寂一因人文學科傳統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二是一般人對人文學科本質的認識不足。
封面圖片:雖然今天不少人聲稱人文學為大學的核心或靈魂,只有很少比例本科生有接受足夠的國家文化及世界文明教育。(Pixabay)
近期政府及科技領袖正積極推動創新科技與STEM教育,以培育大量未來行業發展所需的專才。今天當一名文理兼優的高中生向人表示有興趣入大學主修人文學(humanities)時,很多時其親友會感到困惑:為何不選擇較實用或易揾工的電腦、法律或金融學?究竟主修人文學科有何用處?
一些國際調查發現選讀人文學為主修的本科生數目近三十年有大幅下降趨勢。在香港,人文學科佔總入大學報名人數約10%,非人文主修生修讀人文學科作為通識選修或自由選修一直偏低。另外,在近年的香港高中文憑試,人文學科(特別是歷史與文學)的選、修與報考人數持續萎縮。近期有關將中史重列為高中生必修科目的計劃,相信有助改善狀況。
雖然今天不少人聲稱人文學為大學的核心或靈魂,只有很少比例本科生有接受足夠的國家文化及世界文明教育。因此不少人擔心越來越多青年人不理解人文精神、缺乏人文素養,甚至影響文化的傳承和社會共融。在歐美已有一些高教組織作出研究和檢討,嘗試找出復興人文教育的方案。
除升學就業的功利考慮外,筆者相信人文教育的沉寂,部份是因為人文學科的傳統教學方式出現了問題有待改進,另一主因是一般人對人文學科本質的認識不足有關。

人文學本質與威力

現代的人文學為研習人類文化經驗的學科(包括如語言、文學、歷史、文化、藝術、宗教、哲學、倫理學等),及對這些經驗表達的詮釋和評論。人文學主要使用分析性、批判性、比較性或差想性方法(相對自然科學的實驗性或實証方法)。在人類知識領域內,有一些真理或智慧是不能純靠理智或一般科學實驗方法來取得。
人文學卻給予學生不肯定性、懷疑和對權威言論的挑戰,特別是對於有關人類的目標、由來及未來。我們每人都要自己尋找很多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可單信權威和科學數據。人文學科可給人們更多思考發揮空間。
例如文學藝術傳統對人類生活和文化有很大的價值貢獻。我們往往透過閲讀小說、詩詞、聽賞音樂或戲劇而調整自己的情緒、思想和生活。根據內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指出,文學作品作為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經常把人類對名利權慾的追逐作深刻的揭示,批判過份貪婪或為富(或官)不仁的人,歌頌有氣節尊嚴原則的窮人百姓,勸勉人凡事必須有限度和懂得放下,一旦過度或失平衡就必受惡果懲罰。莫言曾說「文學其實擔當著重大責任,這就是拯救人類的責任」。
台灣文化人龍應台曾說: 「文學應是所有以「人」為第一對象的學科之必修基礎學之一,因為文學的核心作用,就是教你認識「人」」。這包括認識人存在的本質、人性的善偽、及人的心靈。
在功利量化GDP主義及見物不見人的社會洪流中,人文學科顯得無甚市場,但如世人要在經濟、科技和政治發展之餘,同時擁有一個溫馨和諧的社會、有關愛親情的生活、有道德公義的市場、人文視野及人文關懷不可或缺。這也是現今中國和香港社會最缺乏的養分元素。

人文學科畢業生特具優勢

人文學能培育一個人的教養與素質,也可算是「到處有用」。學習人文學科能加強青年人這些能力,包括:(1)了解自己的存在意義與狀態,(2) 認識社會的過去與未來,分析複雜的社會關係和現象,(3)獨立思考與書寫表達以提出問題和新理解, 及(4)能對別人作出同理心或同情心。因此學習人文學有很大的終生實用價值。
除少數專業外,很多僱主調查都表示本科畢業生的主修並非重要的遴選準則,反而更重視其核心可轉移能力,包括語文、溝通、思考、適應、審美、創新、道德判斷等。人文學科在提供這些能力上有特別優勢。
事實上很多大企業都樂於聘用文科畢業生。在美國也有研究證明人文學科畢業生雖然早年就業率和薪酬較低(相對專業或技術性主修生),但到五十五歲收入高峰期,兩者的差異很少,有人文學研究學位者更有優勢。這些證據可減少很多對人文學位市場價值的偏見 (見How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 Major Fare in Employment, AAC&U, 2013)。人文學畢業生的廣闊知識和核心能力更能滿足工作的要求。閱讀老子、蘇格拉底或柏拉圖的經典,也絶非「不實用」。
文理互通而非只是STEM
政府及科技領袖也不能欠缺人文視野,素養和關懷。科學求真求知,人文求善求美,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很多成功的科技專家都得到人文學的啓發和鼓舞。人文社科的學習探究與包容精神,正是解決很多社會問題的本源。最理想是結人文與STEM而不是偏重其一而缺乏有機的跨領域探索。
高等院校可改變傳統文、理、社、商及工的分法,構建更多跨學科的主修與共同核心課程,鼓勵更多文理互動和跨學科思考。大學的人文教育改革可直接帶動和激勵中學作出同類改革。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何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