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到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炮循)觀課,對在那裏學習的同學印象深刻。每一位學生大使(包括「港鐵大使」、「巴士大使」、「植物護理大使」),談及他們的興趣如數家珍。可以看得到,他們十分投入學校生活。
在炮循讀書的,都是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學生。校長沈立平說,學校的課程是為「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而設」。
「護理」大使
炮循為學生度身訂造的課程與時俱進,今年推出的「長者護理課程」深受同學歡迎,課程既實用,同學亦能掌握有關知識、技巧。課程統籌何穎璇老師功不可沒。何老師說:「課程理論和重複性的訓練,讓同學從課堂中熟習護理行業的要求,掌握基礎護理知識。」
參觀炮循當日,與同學的交談,看他們的表現,知道同學對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會努力做到最好,而且很能樂在其中。因此學校推出的新課程,同學願意去學習,自會做出令人滿意的成績來。
任教的老師已經修讀「安老院舍護理員證書」及「職業治療(安老服務)證書」,亦曾到護老院取經。學校又安排同學去實習,擔任「樂齡科技助理」。
負責對外聯絡的周寶心老師,「協助學校爭取發展長者護理課程的資源、合作網絡」。
今年人不在香港,沒機會參觀這個「為長者護理訓練而設的教室」。
看炮循傳來的照片,護理中心「似模似樣」,在裏面上課、學習的同學,得到老師悉心教導,日後一定可以成為「樂齡生力軍」。
服務長者
不是一般人都願意去做的工作,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學生卻樂意為之。何穎璇老師說同學曾經參與「中文大學體育運動科學系主辦的《跨代培傳身心健.弱勢樂齡自主融》香港長幼身體素養提升計劃」,同學擔任「長幼共融大使」。「長者普遍接受SEN學生,愛護同學,而同學亦十分樂意服務長者,愛與長者相處。」
通過活動,校方確定同學有潛質投身「安老服務行業」,遂舉辦有關先備課程。「長者照顧工作涉及重複性的工序、照顧長者所需要的愛心及耐性。」
去年參觀炮循(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察覺到同學做起事來(特別是做他們喜歡的)會不怕麻煩,很有耐性。讓他們做「長幼共融大使」,他們可開心呢。老師的觀察:「照顧長者,與SEN學生特性配合,學生也能從中獲得較有尊嚴的待遇。」
問老師:「同學的反應怎樣?」
「不錯。課程設計着重實際操作,同學有很多動手去做的機會。例如教導學生指導中風長者穿衣,同學分組進行練習,課堂有互動活動,同學十分投入。」
葉杜湍同學說:「所學的內容有意義,從工作中獲得滿足及得到肯定。」
問同學:「在課堂上學到些什麼?」
「與護理相關工作,基礎護理技巧。」
「老師曾在課堂上,談及院舍內有對長者不恰當的個案,令我明白,讓長者活得有尊嚴、維護他們的權益,十分重要。」
愉快學習
在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炮循)的教育工作者,如校長沈立平所言:「一直記掛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希望他們能找到有意義的工作,自力更生。」副校長馮偉健說:「在設計及推行長者護理課程當中,除同事的努力外,還得到家長、各界人士的支持,成為同行者,讓學生畢業後可回饋社會。」
為同學「度身訂造」的課程,老師花了近2年時間去準備,包括:
前期工作 ── 探訪業界,收集行業最新資訊。
持續進修 ── 老師修讀相關課程,裝備專業知識。
課程規劃 ── 剪裁內容,以扼要具體及圖像化,呈現教學內容,幫助SEN(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學生學習。
教材設計 ── 作實地考察,把所見所聞加以篩選,轉化為教材。
問老師:「教授時遇到問題,怎樣解決?」
「我們遇到的主要問題是教學上欠缺實踐經驗,所教授的護理知識及技巧不夠精準。幸好我們認識區內一些護老院負責人,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向他們請教。」
問戴司洛同學:「在課堂上,有與老師一起討論、分享麼?」
「老師曾在課堂上分享過年輕人投身護理行業的故事,我對此很感興趣,也想和老師分享及討論更多。」
「在『樂齡科技教室』上課,學習照顧長者的技巧及實操訓練,累積了不少愉快的學習體驗。」
「希望日後能擔任樂齡科技指導員。」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綜合轉載,題為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