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告魯斯的笑容

1986年上映的《壯志凌雲》,讓湯告魯斯一炮而紅,成為票房的保證、最具賣座力的「新人」。兩年後湯告魯斯與德斯汀荷夫曼合演《手足情末了》,湯的演技更上層樓,不再靠笑容取勝了。

年輕文友說:「看《壯志凌雲:獨行俠》時,是沒有先看《壯志凌雲》第1集。36年前上映的電影,那時我仍未出世呢。」

其實只要他想看,是可以找到1986年上映的第1集《壯志凌雲》的。

湯的笑容

文友倒是看過1972年、1974年上映的《教父》第1、2集。是從朋友借回來的影碟,先後看了兩遍。他的評語:「《教父》第1集好看,第2集一樣精采。《壯志凌雲》第1集的故事是怎樣的,我的好奇心不大,不想找來看。只看《壯志凌雲:獨行俠》,該可以了。」

年輕人的解釋:第2集,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導演交代清楚,兩代人的心結,藉一次飛行任務,得以解開。

《壯志凌雲》第1集,我是有看過的,內容細節,當然沒法記起來。看續集,對第1集發生過飛行員之間的恩怨,知道是知道了,但即使不知道,也沒有關係。

年輕人說得對:重看《壯志凌雲》第1集,是想對飛行員過去,了解多些。我覺得湯告魯斯在第2集已經向觀眾交代清楚,在他年輕氣盛時,悲劇是怎樣發生的,如今,他的心魔又是什麼。

其實湯告魯斯數十年不變的,是他的笑容。

36年前,湯笑容燦爛,笑得放心。湯知道,他的笑意沒法擋。Top Gun的女教官,最終被他的笑容征服了,那一年,湯22歲。

早年湯也拍過一些爛片,像《雞尾酒》,那套片,單靠湯的陽光笑容,無補於事。但來到《甜心先生》,湯的笑意,讓人看了,還是覺得放心的。

湯告魯斯數十年不變的,是他的笑容。(《甜心先生》電影劇照)
湯告魯斯數十年不變的,是他的笑容。(《甜心先生》電影劇照)

最佳配角

1986年上映的《壯志凌雲》,讓湯告魯斯一炮而紅,成為票房的保證、最具賣座力的「新人」。

這位新人,並沒有因為成名了,就驕傲起來。湯很樂意與影壇前輩合作,在不同類型的電影演出,成為他們最好的Supporting Cast。讓他們憑主演的電影,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而他,連最佳配角獎也沒有拿到,因為他沒有獲得提名。

先是與保羅紐曼合演的《金錢本色》,湯告魯斯並不介意去做一名副手,跟着桌球室騙子保羅紐曼去搵食。

在《壯志凌雲》,湯是男主角,來到《金錢本色》,他只是大配角。但與保羅紐曼的對手戲,一點不含糊,甚至可以搶戲。湯演來恰如其分,沒有在《壯志凌雲》銳不可擋的氣燄。

保羅紐曼憑《金錢本色》,獲得1986年度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湯告魯斯這「綠葉」功不可沒。

兩年後湯告魯斯與德斯汀荷夫曼合演《手足情末了》,湯的演技更上層樓,不再靠笑容取勝了。

演自閉症患者的德斯汀荷夫曼,比湯告魯斯更勝一籌,憑着精湛演技,獲得1988年度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手足情末了》亦奪得最佳電影獎。湯告魯斯沒獲得提名,不算陪跑。

湯告魯斯在電影飾演浮誇青年,心術不正。他一心一意要把患有自閉症的哥哥德斯汀荷夫曼的財產騙走。兩人相處下來,他改變了初衷,知道自己不是。

這改變過程,他的內心戲,演得到位,湯終於有機會,發揮他的演技了。

他的內心戲,演得到位,湯終於有機會,發揮他的演技了。(《手足情末了》電影劇照)
他的內心戲,演得到位,湯終於有機會,發揮他的演技了。(《手足情末了》電影劇照)

假想敵

《壯志凌雲:獨行俠》有着一切保證電影賣座的元素,湯告魯斯魅力仍在,36年過去,人到中年的湯告魯斯,笑容可沒有第1集《壯志凌雲 》時笑得那麼燦爛,但是他的沉着,面對挑戰、冷靜,仍然是膽大包天,敢作敢當。36年前,湯有的是青春活力,駕駛戰鬥機,技術高超,敢做出其他飛行員不敢做,也做不來的飛行模式。

36年後,湯當上教官,面對一眾飛行員,皆為精英中的精英,技術,他們都有、膽識,比起當年的湯,毫不遜色。其中一名飛行員,父親當年是湯的最佳拍檔,在執行任務時,雖說死於意外,卻似乎與湯有關(其實意外就是意外,他的兒子可不這樣想),遂有兩代人的恩仇死結,成了電影的衝突場面,解鈴還須繫鈴人,那就在電影來到最後一幕解決好了。

愛情,對湯而言,可有可無,加插在電影裏,多了點浪漫氣氛(其實影片中出現的女主角與女兒的關係,比起與湯的關係,來得自然),幸好點到即止。

一眾飛行員的情誼,通過沙灘球類活動,得以建立起來,其實,他們之間不存在競爭,沒有對立,沒有甚麼衝突可言。他們之間,只講合作,把看似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把它完成。他們最終還得靠湯親自上陣,主持大局,帶着他們飛進敵區。

來到最後一幕,一眾Top Gun精英深入敵區,執行任務,把敵方軍事設備摧毁。這個敵人,到底是誰,我們觀眾不知道,導演沒有告訴我們。其實,Top Gun的飛行員,也是不知道的。

1986年,36年前,敵人是誰,即使說得含糊,還是可以對號入座。來到2022年,不好說了。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張灼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