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希望維護的核心價值

今天北京不能還只是停留在許家屯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舞照跳、馬就跑」層次來回應港人對核心價值觀的訴求,特別是中產階級的訴求。

現在屬於阿里巴巴集團的《南華早報》近期的民意調查:九成港人,懷念英治。也就是說不單止年輕人是不滿當前的政局。香港出了什麼問題?香港的華人當真都是崇洋親英的賤骨頭?我嘗試以理性方法分析以下英國人曾經為香港人帶來了什麼:

港英政府確實在70年代開始改善以前管治的不足之處,再加上香港在此期間接連搭上兩次經濟快車,中產階級在香港形成了並日益擴大。香港一位報界老前輩香樹輝是這樣描述香港這幾十年民心的變化:「香港這個城市從反共(1949-1976)至迎共(1977-1989)至恐共(1990-1997)至親共(1997-2012)又回到反共(2012至今),回歸18年,特別是梁振英上台後觸發本港年輕人疑共、恐共、反共。這樣子的反複變化,令人喘不過氣來,回想一下也令人疲累。」

香港核心價值應與時並重

今天北京不能還只是停留在許家屯上世紀80年代提出的「舞照跳、馬就跑」層次來回應港人的訴求,特別是中產階級的訴求。民主、自由、法制、與人權已經成為大多數港人的共同價值觀。他們認為「港人治港」就應該允許港人保留這些核心價值觀。他們對於內地出現的情況並不了解,也沒有興趣去理解,簡單認為國內就是沒有法制、沒有人權、打壓民主與自由的地方。而從2003年50萬人上街遊行以後,港人看到了內地巨大經濟增長的同時,那種要錢不要命的發展、愈來愈嚴重的腐敗和官商勾結,社會上不公平的地方愈來愈多,還有數之不盡的潛規則的出現。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通過自由行傳染到香港,而特區政府往往給港人的印象就是無力在巨變面前維護港人的核心價值。這也說明為什麼香港幾位學者提出「佔中行動」概念的時候能夠得到這麼多年輕人和不少中產階級的支持,雖然「佔中」失敗了,但社會被撕裂了,少數激進年輕人更公開宣傳港獨思想。

被北京《環球時報》指是反共及偏頗的港獨電影──《十年》得獎也是香港民心的表徵,一向喜歡向強國人「抽水」的香港文化人陶傑這次分析還算是比較中肯,他認為「《十年》得獎是電影人集體反抗。最令人意外的是電影業界在中國市場已經得到巨大的利益,但原來也深存反抗聲音。各單位都害怕得罪北京,而影響日後在中國市場發展,但想不到一旦給金像獎協會成員不記名投票時,這些(成年)人轉身是會投真實的一票,這時應該反省的是中國政府……」

文化與政治評論家詹德隆批評回歸至今三任特首,均不明白香港核心價值,包括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重要性。這句話說得有點重,特別是對董建華與曾蔭權有點不公平。但香港人普遍相信言論自由是香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我們必須珍惜。不過,除了法律規限外,言論自由也應該有道德底線。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包致金接受《南華早報》訪問強調,崇尚香港獨立的意見不應被禁止,並着港人要包容不同的聲音。原則上我同意他包容不同的聲音的觀點,問題是既然香港獨立是不可能的,有必要無限制地讓年輕人去討論嗎?言論自由還是應該有界限。其中一個判斷就是發表的言論是否造成清楚、嚴重和馬上就會發生的後果。

〈香港,你的明天在哪裏?〉六之五

本系列文章:

香港,你的明天在哪裏?

「中港矛盾」的關鍵在於統戰工作的失誤

在「中國崛起」面前,港人有點手足無措

「逢中必反」的香港年輕人是如何煉成的?

香港問題的癥結是政制

羅海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