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花蓮地震,有個在美國工作的學生趕回來看父母。他來去匆匆,但在機場打了個電話給我,告訴我,他現在終於了解,為什麼我當他們導師時,一直叫他們要讀點中國的古書來增加自己的厚度,使年老時,靈魂有自己的故鄉。
文化寶藏 取之不竭
他說當年不能領會什麼叫「厚度」,靈魂為什麼要有「故鄉」,現在50歲,在異鄉特別能感受到中國文化和文學修養帶給他的慰藉。
他說下班時,看到落日,會不由自主地想起「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的詩句。白天在辦公室的種種不快,會因這句詩的意境而消失;中午同事出去吃午餐,他捨不得花七塊錢吃三明治,便走到公園去吃他的便當。美國一年四季景色不一樣,他一邊走,一邊想起「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心情因此而開朗。
說中心坎 難以傳譯
他說妻子是美國人,文化背景不同,有些心靈深處的感受他說不出來,說了她也不會懂。例如想到「人兒伴着孤燈,梆兒敲着三更」,他仿佛看到母親倚門等他補習回來的景象。
想家時,想到「獨在異鄉為異客」,便覺得冥冥之中,也有人在感嘆。在夜深人靜時,常常能安慰他的,只有腦海裏的一些中國東西。
他的孩子離家去上大學了,他想告訴孩子,大富由天,小富由人,因為「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成敗在自己,但是沒有辦法,這個文化的代溝,他跨不過去。
讓靈魂找到歸依
他說,「我了解為什麼文化是年老後靈魂的故鄉,因為那是我的根,我在這個文化中長大,我的思想、我的一切來自我小時候所讀的書、我生長的環境,這些已潛移默化到我的基因中,外力去不掉了。」所以每次回台省親,他都帶《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那些他在年輕時,想都不會想去看的書回去。
他還想繼續說,但是登機的廣播響了,他在掛斷前說:老師,天下的知識學不完,但是沒有文化的人活不長,文化是根,把根去掉,人就死了,至少在精神上是死了。請告訴學弟妹,古文要讀,那是一個人靈魂的歸依。
放下電話,我很惆悵,但轉念一想,反正現在政府失功能,一切都靠民間在做,那麼就盡自己的力再做吧!
原刊於《天下雜誌》,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