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幻想」無助解決當前困局

即使中共轉性,肯讓泛民行他們主張的民主制度,香港亦難免進入多事之秋。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制度,無可避免會導致民粹主義當道。香港原先的那套以尊重私有產權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一定無以為繼;經濟發展的速度必會放緩,港人生活改善的速度,亦會停滯不前,令社會內部的矛盾更容易激化。
民主常被視作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其實民主只是政權輪替的一種方式,其好處是不必動用武力,社會付出的即時代價比較小。但現行的民主制度,已暴露出很多問題,不加以檢討、修訂,會妨礙人類的進步。因此,我們沒必要把民主制度視作人類社會的終極模式,連提出一些不同意見也視作大逆不道。
 

大多數人同意就是正確?

 
用民主的方式作決定,只能令決定符合當時大多數人的意向,但絕不代表這個決定是一個正確的決定。人類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早已認識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所以科學家在遇到難題時,決不會付諸投票。要解決科學上的問題,不但需理性上的推敲,還需要實踐檢驗,但一定不能靠投票取捨。
 
人類在進行經濟活動時,亦不採用民主方式去解決問題。有些國家雖然有制度,要求企業的董事會內有員工代表,但其功能只在於讓勞方的意見有機會在董事會內反映。至今我尚未見過有商業機構,以一人一票的方式去選出公司的管理人員。即使這樣做也沒有用,因為這樣選出來的領導班子,一定沒法運作得好,不會有強大的競爭力,遲早會被淘汰;所以不可能成為企業營運的主導模式。如果民主真是解決問題的好模式,那就不管資本家喜不喜歡,企業也會採用,不採用的就會在競爭上敗陣。
 

一人一票並非四方皆行

 
企業的股東大會,雖然亦會用投票去解決問題,但並非一人一票,票票等值,而是要加上每人持股量作權重的。聯合國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有否決權;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會,其領導班子的產生,亦是透過協商,多過透過投票。可見「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絕對不是放諸四海都可行的模式。現實就是每票並非等值,我們處事怎可能罔顧現實?
 
現在最崇尚民主的國家,也不會主張把國際上解決不了的問題,交全人類公投決定。一個原因是人太多了,投票難以實行。中國13億人口已難搞投票,更何況全球有70億人口。第二個原因是即使投票有結果,有關國家也不一定肯接受;一涉及宗教信仰、政治理念、文化道德等問題,人只會接受自己心中的那把秤,別人有的決定,不管認同的人有多少,人也會各持己見,非鬥過你死我活不可。
 

用福利爭選票  制度上不能避免

 
至於在不涉及價值原則的經濟問題上,人們則相對短視,很容易被政客的短期利益所引誘,作出不理性的選擇。現在世上的民主國家,沒有一個可以有機制阻止政客用公眾資源間接「賄選」,造成財政透支,為下一代造成沉重負擔。政客為了繼續當選,明知問題所在,都不敢削減福利。希臘最近就由主張賴債,繼續先使未來錢的左翼政黨當政。主張為希臘長遠利益而節省開支的政黨只好落台。這就是民主政制為希臘帶來的命運。
 
我最近去南美旅遊,發覺當地民主政府承諾給人民的福利都十分多,這是投票決定的必然結果;但現實卻虛有其表,因為投票沒法產生資源。如果他們肯按照實際,恰如其分地制訂政策,就不至把資源浪費在裝模作樣上,人民的得益可能更大。這些現象都顯示,民主並非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方法。
 

香港人對民主抱有幻想

 
很多香港人都以為,香港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問題,是因為香港尚未有真民主;要解決香港的問題,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提升香港的民主程度。
 
香港人之所以有這種想法,是因為香港從未有過民主,所以仍可以對民主充滿幻想。相反,已經生活在民主社會的人,就不會對民主有這麼多的幻想,因為現實早已令他們的幻想破滅。
 
在殖民地年代,香港沒有民主,所以沒有該如何選港督的問題,英國派誰來港做港督,都不見香港人有異議。總之,事頭婆安排的,香港人只好逆來順受。大家知道嘈也沒有用,唯有認命。
 
到大家知道非要回歸不可了,本來對北京也沒有太多的民主期盼,誰不知道北京政權遠比倫敦專制。然而,北京為了避免香港的精英分子人去樓空,唯有推出一國兩制,讓香港保留資本主義制度。北京知道港人害怕京人治港,所以改由港人治港;至於港人該如何治港,當然要以民主的方式治港,港人才會放心。從此,民主問題就在香港出現,由此而引發出來的問題,遠比藉民主可以解決的問題多。
 

各不相讓 爭拗無了期

 
光是怎樣才算民主,京官與港人就有不一樣的定義。北京主張的一套,泛民不接受;泛民主張的一套,北京不接受。泛民認為,這是港人如何治港的問題,可透過港人公投去解決。京官認為這個問題涉及國家主權,影響國家安全,該由人大常委會決定。結果,到今天還是各不相讓。看來今後還要無了期爭拗下去,直到成功迫使中共放棄一國兩制,改行一國專政為止。
 
即使中共轉性,肯讓泛民行他們主張的民主制度,香港亦難免進入多事之秋。一人一票,票票等值的制度,無可避免會導致民粹主義當道。香港原先的那套以尊重私有產權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一定無以為繼;經濟發展的速度必會放緩,港人生活改善的速度,亦會停滯不前,令社會內部的矛盾更容易激化。
 

把持「民意」  也未必能解決問題

 
政客最優以為之的,就是告訴人民有這樣與那樣的權利,並承諾會替人民去爭取,只要人民肯投他一票。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上出來爭取權益的人將愈來愈多。大家都覺得政府做得不夠好,以致自己的權益被忽略,所以非組織起來,進行鬥爭不可;所以近年香港已成為示威之都。
 
可惜,我們的政客只善於挑起問題,卻不善於解決問題。香港的政客沒有機會執政,不用面對如何解決問題的煩惱,所以在挑撥矛盾上更加肆無忌憚。甚麼問題他們都說零容忍,都要政府第一時間去處理。結果把政府指到暈頭轉向,把日常正當的工作也荒廢了,再也無法有效管治。由此而衍生出來的問題愈來愈多,人民由想像自己是受害者,變成真正的受害者。這些都要拜民主所賜。
 
原文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施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