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以來吹起的在家工作熱,除了促進網上消費、工作和娛樂之外,另一個明顯的受惠者,是運動休閒生活品牌和其生態圈,其中形象最鮮明、聲勢最浩蕩的,也許是北美潮人品牌Lululemon(露露檸檬)。
露檬的創始人是美國人C. Wilson,當時他剛把他一家賣滑浪、滑冰和滑雪等産品的小公司出售,是個天賦的企業家。他下一個業務選擇落地溫哥華,一個原因是這城市外號「戶外城」,市長和市民都騎單車上班,而市內精力旺盛的男女相互較勁的;不是紐約人用的戶口身家,而是每天跑步或騎行哩數、爬峰高度等。
從迷戀到上市
露檬的第一家地舗,其實不算地舖,因為樓下面積很小,反而是沿後樓梯上的2樓才是「靈魂」──以宣言、咒語、口號等鼓舞式短語,以及傳教式的課堂氣氛,展開標誌性的、像佈道會似的瑜伽課,以口相傳,建立品牌在千禧世代中着重賦能、實現自我,形成一股「迷戀的時尚(Cult)」。
小眾品牌由樓上舖,火速進佔溫哥華大街,不久就有私募基金慕名「冷」電,經6個月的談心後於2005年入股,打本給公司把業務大力拓展至全美和海外。
露檬在2007年的上市材料,有兩點到今日仍然適用:
(1)品牌的瑜伽褲,令顧客尤其是女士穿上,覺得特別顧盼自豪(flattering),有種説不出的優越感;這種從背後看來的玲瓏浮凸,讓她們愛穿,男人愛看;
(2)生態裏有令人迷醉的魔力,源頭不管是否來自Ayn Rand小説中、以個人心志戰勝集體結構的J. Galt ,還是創始商人憑天賦的嗅覺和靈感而炮製的營銷手段,總之都能薰陶那些職稱不是俗氣的銷售助理而是「教育大使」的店員,助一眾信徒門生實現自我升華、擊倒惰怠、戰性對手,以至拯救地球。
以上的第1點,讓拳頭産品在各地市場上攻城略地,是營業額步步飆升的主元素。第2點就使品牌長期能有遠高於行業平均的利潤率,做到「營、利」雙收:因為以素人做KOL+志願者,所以公司的廣告費只是收入的2-4%,遠少過一般高檔品牌的11-14%,令公司的淨利潤率平均高於三巨頭(耐、阿、彪)的:上市後15年以來約平均9個百分點,近5年來約平均8個百分點!
精明的瑜伽老師
上市後滄海桑田,新挑戰包括全球面對金融海嘯、氣候危機、QE不止、金融泛濫等。而露檬在創始人退位成局外人、由原先的私募基金再度出手高位「反溝」後,使出第3招令營收再度攀升的DTC(直通消費者)。2014-15年,品牌為了抗衡亞馬遜電商日益進取的回佣叫價,在北美啟動了有如Tesla一樣的、砍掉中間商層層環節的直接營銷,一邊以志願者做形象大使,另一邊就走電子商務,在當時的北美實屬創先河。
2020年新冠全球肆虐,實體營銷大受打擊,各個品牌才大力加持在電子商務的投資,而露檬就正好處於投資收成期。據大摩的報告,其網上銷售由2012年佔比只有14%,猛升至2020和2022年的52%和41%,支撐起半壁江山,成績驕人!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