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警會周二舉行公開會議,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在會議上講述關於大型公眾活動中暴力升級的情況。他指出,截至2月20日,共有7549人被捕,年齡由11至84歲,已起訴約1191人,男女比例約為五比一,其中,11至30歲佔被捕人士的74%。而20歲以下的年輕人在各次事件中愈來愈多人被捕。被捕者中,3000多人為學生,佔總被捕人數40.9%,小學生被捕亦有4人,大專學生及中學生則分別有1774及1313人。他又指16歲以下的少年及中學生被捕人數有上升趨勢。
李桂華指出,示威者在多次事件中使用的手法,包括散播假消息、「起底」、「私了」、以路障癱瘓交通,以及使用汽油彈、爆炸品等不同武器。
他表示,反修例事件愈來愈暴力,有人散播「8‧31」太子站有人死亡的假消息,但沒有人報警,又散播新屋嶺有人干犯性罪行的假消息,卻以「不應再傷害受害人」為由,拒絕提供事件詳情。他認為,假消息會成為仇恨的種子,難以證實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他又提到有警員被示威者「起底」,示威者設置路障查問車輛,認為這些行為對警員心理打擊非常大。
3月24日開始司法覆核聆訊
監警會就去年6月9日起發生的大型公眾活動展開審視工作,唯未公開報告,正等候有關監警會進行審視工作的權力的司法覆核結果。監警會主席梁定邦指正等候結果,3月24日會有聆訊,希望結果今年4月會出來,然後會開會決定報告是否公布。
梁定邦指,當時法官判決時沒有提到監警會在哪方面越權,因此法律顧問建議先不要公布報告。當時只是今年1月,若公開報告最多只能做到2019年7月1日的研究,未必完整,但現在整體工作較完整。假定法院批准公布,會盡量將全部認為需要檢視的事件,包括6月9日、6月12日、7月1日、721事件、新屋嶺事件、831事件等6大事件紀錄在報告,亦包括警察的標記編號問題。他指2019年8月以後的事件亦會涵蓋,例如2019年11月涉及幾間大學的事件,有收到投訴,亦會處理,但由於時間關係,未必太深入。
梁定邦強調工作仍在繼續,工作繁重,疫情間仍在進行工作,無論最後是否公開,調查報告本身是為監警會的工作,因此仍要繼續盡所能去搜集資料。
至於被問到會否被警方「牽着鼻子走」,梁定邦形容監警會亦可以「牽着警方鼻子」。他指必須在法律框架內進行工作,監警會沒有調查權利,只有監察權力,調查是警方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