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處《香港人口推算2020至2069》,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隨着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士踏入老年,60歲或以上長者人口佔全港人口的比例,會由2022年的28%,增加至30年後的40%。
香港長壽之都 人口老化加劇
行政會議成員及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醫生認為,香港是一個已經老化了的社會,並不是一個老化中的社會,需要盡快在城巿設計方面重新布局,提供針對長者需要的空間,令到60歲至80歲人士能夠保持健康,繼續貢獻社會。
他認為,現時香港以60歲為退休年齡,60歲至80歲之間尚有20年光景,20年人口勞動力不容忽視。這些長者人生閱歷豐富,富有智慧,人際網絡廣闊,如果社會能夠善用這20年的寶貴人力資源,對香港長遠發展大有裨益。
改善銀髮族一公里生活圈
林醫生稱,不少長者的行為模式與年輕人不同,他們不喜歡跨區活動,往往活在自己居所一公里範圍內,喜歡在自己所居住的小區內活動,可惜不少小區設施欠奉,沒有諸如榕樹頭、公園等聚腳點。
他指出,香港在城巿規劃方面往往從一個大區的概念出發,設施包羅萬有,但長者卻未能觸手可及。香港社會需要從長者角度重新規劃及布局。
資料顯示,本屆政府為扭轉「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在7個地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並於另外11個地區設立規模較小、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務求在全港18區均可提供以預防為中心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身兼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的林正財醫生說:「當時我替政府策劃地區康健站的時候,表明這些康健站需要入到屋邨,能夠直接接觸老人家,讓老人家有一個聚腳點,有病去看醫生,無病去聊天。」長者平日可以去地區康健站量血壓,向護士查詢藥物用法及與街坊圍爐閒談。不少長者身患慢性病,例如血壓高、糖尿病、認知障礙症、柏金遜病,需要社會支援。
他指出,現屆政府下定決心,重新建構基層醫療系統,促進健康,防止疾病。由於長者往往不願付費去促進健康,所以預防性工作需由政府承擔,現屆政府動員私家醫生的力量,合力為基層醫療作出貢獻。
長者友善房屋 房協走在尖端
住屋是長者另一個關注焦點。林正財醫生指出,現時香港樓宇老化,設施未能符合行動不便長者的需要,社會需要重新從城巿設計方面着手,從真正用家角度出發。
他指出,房協是一個比較具前瞻性的房屋提供者,早在1997年之前,他曾與房協朋友一起去美國、加拿大及澳洲去考察當地長者屋設計,其中包括視察怎樣把一個以年輕人為主的小區演變成為一個以年長人士為主的小區,房協從中汲收不少海外經驗,並融入在本身的屋苑設計內。
他稱,房協肯花心思提供長者服務及改善設施,例如鼓勵長者在屋苑內耍太極及做運動,又願意把閒置場地改裝成長者的活動空間,讓長者們相聚閒聊,促進鄰舍關係,同時也引入非牟利團體去提供家居照顧服務,令到長者能夠居家安老。
他指出,這些設施及服務毋須額外動用大量資源,反而是需要改變心態,作為房屋提供者及物業管理者,只需要先行前一小步,便可以扮演這個角色,現在進一步連結地區康健站,可以事半功倍。
樓宇設計未雨綢繆 彈性加裝長者設施
樓宇設計也需要未雨綢繆,林醫生指出,社會人士不是要爭取所有新建樓宇採取長者友善設計,大部分買家,包括長者本身,也不喜歡單位帶有一股「老人味」,所以長者友善設施不一定需要在入伙的時候齊備,但需要具備加裝的靈活彈性 ,例如讓住戶日後可以輕鬆在洗手間加上扶手,不用重新打爛原有的磚瓦,也不用鑽牆。
林醫生稱,房協在長者友善設施方面作出不少研究,例如研究趟門及摺門之優劣,有些趟門及摺門實用又不失時尚新穎的感覺,只要肯花心思,便可以成事。他認為房協致力關注長者需要及興建長者友善房屋,方向是正確的。
資料顯示,房協於20年前開始發展長者房屋及相關服務,於2012年起於轄下屋邨推出「樂得耆所」居家安老計劃,與不同政府部門、社福團體、醫療機構及學術組織協作,為屋邨長者住戶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及關懷網絡,是與民間協作的成功例子。
此外,於2003及2004年推出兩個「長者安居樂」住屋項目,屋苑除了提供長者友善單位,亦設有護理安老院舍、綜合醫療診所、健身室等,提供適合中產長者的一站式居所。據悉,現時單位已全數租出,而位於紅磡利工街的第三個項目預計今年落成。
房協的長者房屋分別照顧到低收入、中產及經濟能力較高的長者。鑑於市場上缺乏優質長者房屋,房協在2015年底推出雋悅,並提供一站式的照護服務,據了解單位已全數租出。
樂齡科技普及應用 有助居家安老
林醫生稱,香港人口密集,恰當地應用樂齡科技,基層醫療可以通過遙距方式進行,就算是獨居或雙老的長者,透過遙距監測,亦可令到兒女安心。雖然運用鏡頭,但長者仍有充分私隱保障,現時一個感應器可以蓋覆多個檢測範疇,透過人工智能,能夠分辨出究竟是長者咳嗽還是電視聲浪。
他指出,感應器體積輕巧,可以貼牆,好像一件裝飾品,長者不會感到被人監察。樂齡科技潛力很大,有助長者居家安老,長遠可減少長者入住安老院的人數,紓緩興建安老院舍的壓力。藉着樂齡科技及長者友善房屋,可以做到真正的居家安老。
「居家安老的英文是ageing in place,晚期照顧的英文是dying in place,我再加長少少,dying in place of choice,老人家有得揀,才能有尊嚴地生活。」他說。
林醫生指出,政策塑造環境,環境再影響人類的行為,一環扣一環。舉例來說,在大埔及沙田設有單車徑及跑步徑,巿民便自然會踏單車及跑步。在擠迫的油尖旺區情況截然不同,不會有人跑步或做運動。
長者善用資產 改善生活素質
中產的長者可以通過「大換小」及從舊樓遷進適合長者居住的長者房屋,以活化物業市場,增加公私營房屋的流轉,從而令香港寶貴的土地及房屋資源物盡其用。
林醫生指出,不少父母百年歸老之時,兒女本身也50至70歲,當中不少早已置業,生活無憂,大部分兒女也不太需要這份資產。然而,香港確實有不少有資產但無收入的長者,縱然有屋在手,但每月只倚靠數千元生果金及醫療劵,就算牙齒出現問題,也諱疾忌醫,因為不願用錢。
他舉例來說,一位長者在美孚居住多年,自住的單位雖然舊但值錢,可透過逆按揭或其他方式,再結合年金,可以帶給長者每月1萬至2萬收入,一旦有固定收入,便大大改善長者的消費習慣。他指出,他經常與老人家聊天,勸長者放下心結,兒女長大成人,已經幫助兒女置業,兒女也不用靠年邁父母給予手上的單位。但這是中國人社會的困局,需慢慢解釋。
林醫生表示,香港有安老政策,卻沒有長者房屋政策。有心人士需要就每一幅地皮與政府商討地價,怎樣才能激活私人長者房屋巿場,必須要有長者房屋政策在背後支持,長者入住長者房屋後,可以節省社福開支,包括節省興建安老院舍及醫療設施的費用。
面對香港人口老愈來愈嚴重,適切的長者房屋及服務,可為社會帶來效益。以房協「樂得耆所」計劃為例,由大學及專業機構為計劃成效進行的評估結果,顯示每投放1元就可帶來4.8元的社會效益。
林正財醫生總結,在人口問題上,香港一直比較被動,部門與部門之間,局與局之間協調有待進一步改善,政策制定才可望更加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