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足跡遍布全球各地的策略家杜瑞祥博士(Dr. Brian To)撥冗接受《南華精英》訪談,細說其為世界頂尖企業及政治領袖擔任顧問的事業歷程。
本思齊:你為全球各領域的大型企業擔任顧問,可謂當代全球性策略家。可否解釋一下你扮演的角色?
杜瑞祥:身為策略家及實務教授(practice professor),我有幸在過去20多年間為全球各地的企業、政府以及頂尖機構處理各種複雜的項目。我在多個國家工作,有幸在不同組織擔任顧問並教授有關文化、多元性和這兩者對生產力的影響等題目的知識。
將三大關鍵要素放到負責項目
幾十年來,我在多個國家工作,協助提高國家競爭力及發展企業全球增長策略等。這經歷讓我更了解這幾件事的重要性:社群、人類尊嚴、人類潛能(human performance)和不管什麼工作也不能缺少的合作(collaboration)。
對於有機會參與並將三大關鍵要素──即創新、競爭力及行為科學──引申至我負責的項目,我感到十分榮幸。
本思齊:你在全球頂尖學府任教,這些是你教授的內容嗎?
杜瑞祥:幾十年來,我在全球各地教授工商管理碩士、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科學碩士、博士、商學士及管理教育等課程,尤其是競爭策略、領導管理、創新及道德倫理等主題。除了定期教授軍事策略課程外,其他課程大多與商業管理有關。
學習並欣賞多元性及文化的價值
課室內的學員擁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令我獲益良多。我教導的學員大多是事業有成者,如企業領導者、政府高級官員以及上市公司的企業家等。
在當前個案研究的框架內,我的教學重視理論以及個人實踐經驗,分析各類挑戰及發展。
本思齊:除了教學外,你也曾在多國渡過學生生涯吧?
杜瑞祥:我曾在美、英、法等國攻讀課程,有幸在每一個國家和城市學習並欣賞多元性及文化的價值。在多國著名學府,我有機會從頂尖學者及思想領袖身上學習。這些難忘的歲月一直提醒我,終身學習是責任,亦是榮幸。
本思齊:這是你到今天為止一直學習的原因嗎?
找出盲點 不懈研究最新理論
杜瑞祥:是的。知道得愈多,或認為自己知道得愈多時,才發覺自己知道的其實很少。這就是研究探索的核心。在著名學府教導諾貝爾獎得主、各國頂級學者及全球精英時,足以讓人明白自己要學習的還有很多!這不是客氣話,而是真的──有時候,我出席某些課程時,還真的不知道他們在談甚麼!這有助我找出知識的盲點。當為數不少而多元化的客戶向你支付學費,你就有責任不僅與他們接軌,更要為客戶提供寶貴意見。
以醫學為例,如果要接受腦部手術,你會選擇一位多年前畢業、後來完成了幾個遙距課程的外科醫生,還是一個真正採用最先進技術的外科醫生?你一定想選擇最好的醫生!
如果躺在手術床上的病人是企業,你會希望誰來操刀?唯一的選擇,就是專心致志地學習並且多應用最新的理論及方法。
本思齊:正如你剛才所說,你一輩子的事業生涯涉及全球多個國家。經常外出,對你來說應該司空見慣?
了解全球化 制定創新策略
杜瑞祥:我以全球各地為家,卻很少真正留在自己家。最近15年間,我每年留在家的時間少於兩星期。我們一類國際旅者,一般以身處的地方為家,這可能是國際視野吧。
但這未嘗不是好事。我每個星期都會乘飛機到工作、會議或由於其他原因而必須要到的地方。由於工作需要,我要前往眾多國家。遇到的情況大多是友善的,但也有不盡人意之時。
本思齊:愈來愈多的企業希望成為全球企業。你的足跡遍布全球,且了解全球化的真正意義。這對工作有何益處?
杜瑞祥:是的,我在足跡遍布多個國家,客戶亦來自全球各地。有機會與一些不僅希望企業在區域內擴展還希望看到全球增長的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共事,絕對是榮幸。憑藉個人經驗協助他們制定創新策略、實行方案並取得成果,讓人感到滿足。
累積項目經驗 幫助企業按策略發展
本思齊:除此以外,你還會以何種方式參與組織運作?
杜瑞祥:無論是參與董事局、主持教學研討會、為慈善組織籌款、扶貧、女性權益或在農村建設教室,我確實喜歡自己的工作。每一個項目或計劃,對我而言均是寶貴機會,可以增進對人們、地方或議題的認識。
本思齊:可否與我們分享,你是如何改變一家公司的方針或企業文化的?
杜瑞祥:傳統上──其實今天亦然──多數企業在年度規劃或策略會議上,展出眾多精美的文檔、圖表和預算案等。然而,研究統計指出逾90%的企業逐年無法實現目標,主要由於高估了市場卻低估了文化及經營環境。
策略要逐步發展 讓創新得以實行
有些時候,企業僅會重新調整前幾年的預算和策略性文件。決策者當局者迷,卻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這正是眾多企業變革失敗的原因。
大多數企業的致命傷,是忽略了中間的關鍵部分。制定策略時,企業往往急於實施策略,卻沒有發展策略。從制定策略直接跳到執行策略,這做法忽略了發展策略這一關鍵階段。
發展策略的重要性,在於這正是創新得以實行的階段。企業如忽略了發展策略這階段,則無法享受創新過程中的成果。企業往往只重新調整從前的計劃,故無法以新思維、新計劃及角度審視市場。
這是極為重要的,因為研究顯示產品周期正變得愈來愈急促。從前,產品周期可持續兩三年,現在這是兩三個月。因此,與市場接觸並獲得回饋是有必要的。
研究顯示,每年進入市場的新產品中,有68%以上的產品在18個月就黯然離場。
帶動變革 一圓童年夢想
本思齊:你是帶動變革者嗎?
杜瑞祥:身為顧問或教授的人,在任何情況下均是協助變革發生的人(facillitator of change)。我認為我們本質上都是促進變革的因素(change agents),儘管我們往往不願意改變自己。
本思齊:最後,驅使你選擇這個事業方向的原因為何?
杜瑞祥:我只是在實現自己的童年夢想。小時候,我常聽家父說他參與過的會議。那時候,我年僅四五歲,卻一直想為企業作貢獻,並成為商業顧問。我也雄心勃勃要成為教授,將知識傳給別人。同時,我又想加入軍隊!小時候,我懷有多個理想。今天,我如願以償地參與軍事、非牟利組織及學術界等項目,並為首席執行官和董事局成員擔任顧問。
原刊於《南華精英》,本社獲授權轉載。
受訪者簡介
全球策略家及資深實務教授杜瑞祥博士(Brian To),OBE太平紳士,擁有多於六個工商、管理、政策、中國商業與變革管理等學科的研究生學位。他為多個亞洲政府與軍隊、財富美國500強企業,以及極高淨資產人士與其家族在亞洲、北美擁有的家族企業擔任顧問。現在,他為多位國家領袖,企業行政總裁與企業家就提高個人及職業效能以及制定提升收益策略的目標提供指導。
!doctype>訪問者簡介
熱衷體育活動的本思齊(Ben Blaschke),曾於澳洲各頂尖報章及雜誌擔任體育記者長達10年,及後於2013年加入澳傳媒集團。除了報導國際大型體育活動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外,本思齊亦對企業深感興趣,繼而在港澳地區報導博彩等多個行業。業餘時間的本思齊,可是美食家、葡萄酒愛好者和懂得享受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