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強教授:香港基督教會的自立、發展和歸宗

李金強教授特別指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會重視「愛神愛人愛教會」,但更重要的是「為國為民為社會」;重視國家觀念,是華人教會的特色。他坦言,沒有「為國為民為社會」的精神,是香港教會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

承接上文:〈李金強教授:基督教在香港的開基與立教〉

不久前,名校聖保羅書院在中環街市舉辦了「城先‧啟後」170周年紀念展覽,讓市民大眾知道,香港以至中國不少近、現在著名人物,不少是聖保羅書院的校友,包括1861屆畢業的本港首位華人大律師伍庭芳、1881屆畢業的近代中國革命家楊衢雲、1891屆畢業的民國外交官王寵惠等,他們都是外國教會在港宣教辦學培養的華人菁英。

浸會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李金強教授在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的講座上講述「自立與關懷──香港基督教的發展與示例」,上期介紹了早期歐美基督教「差會」(Missionary Society)在香港的開基和立教,今期續談香港華人教會的自理、淪陷與重光,以及二戰後教會的復興、本地化與香港回歸後面對的轉變。

華人教會的自理、淪陷與重光(1901-1949)

1901年,中華基督教香港浸信自理會成立,並建新會堂;同年,美華自理會(後改名公理會)在樓梯街(今日必列者士街)的新堂落成,開啟了香港華人教會「自立、自理」的歷史。由於華人教會基督徒中,有錢的商人不少,對於教會的辦學,慈善等社會事業,助力甚大。

1901至1949年,歐美差會逐漸將香港會堂的治理權交還華人。1927年的「非基督教運動」(非基運動),促使中國基督教徒與外國差會劃清界線,與中國民眾認同,並融入中國文化與社會。教會因些要思考如何發展出獨立的、非宗派的、合乎中國人的民族特質的、與中國文化和生活方式相融合的本色教會。這股風潮也影響了香港的基督教會。1895年,本港的華人基督教眾人數已超過洋人,這也讓華人基督教會的「自立」有了基礎,而基督教的傳播,也漸由港島擴展至九龍和新界,華人教會亦由此壯大起來。

1937年爆發了第二次中日戰爭(抗日戰爭),基督教也在中國幫助戰地的難民。國民黨的要人,如孫中山、蔣介石、宋美齡和蔣經國都信奉了基督教。

1941年香港淪陷,教會出現日本牧師鮫島盛隆所言的「黑暗時期」,信眾銳減。隨着二戰終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英軍重返香港。戰後,基督教在港復興,並由華人基督教聯會統籌倫敦會、公理會、聖公會、循道會、崇真會、浸信會和禮賢會七大宗派事宜。

內地教堂已重新成為信徒「禱告聖殿」,圖為廣州石室教堂。(Shutterstock)
內地教堂已重新成為信徒「禱告聖殿」,圖為廣州石室教堂。(Shutterstock)

戰後教會的復興、本地化與回歸(1949-2017)

抗戰勝利不久,國共內戰爆發。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新中國成立後,宗教政策有所轉變,尤其是1950年代的韓戰爆發後,歐美傳教士全遭驅逐出境,內地只認可由政府領導的「三自愛國教會」(自治、自養、自傳),又成立中國基督教協會(簡稱「兩會」)。李金強教授稱:「簡單來說,現在內地基督教會是『國營事業』;香港則是『民營』的。」

由於宗教政策的轉變,不認同中共宗教政策的牧師紛紛南下,著名者有趙君影、趙世光、計志文等。在香港,趙君影成立了香港培靈學院;趙世光分別在九龍、港島和台北成立了靈糧堂;計志文則在港、澳、台和東南亞成立了中國布道會。他們還首創「戲院傳教」。李金強教授指出, 1976年許氏兄弟的電影《半斤八両》戲院打劫一幕,靈感應來自「戲院傳教」。

2019年的社會動盪,不少自稱基督徒的人士參與其中,值得教會重視。(亞新社)
2019年的社會動盪,不少自稱基督徒的人士參與其中,值得教會重視。(亞新社)

 

「愛神愛人愛教會」 與「為國為民為社會」

1970年代至80年代初,本港經濟起飛,「香港意識」抬頭,基督教人士開始用新方法傳教,《突破》雜誌的創刊可視為標誌;「福音機構」相繼出現,傳教已不限於教會內,可視為一種新氣象。

同時期,大量公共屋邨興建,需求學校和閱覽室配套,港府也交給教會和辦學團體處理。教會藉着辦學校,閱覽室和福利機構傳教,新的教會順理成章在屋邨發展起來。

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前後,香港基督教也面臨「前途問題」,隨着內地教堂紛紛恢復營運,目前的趨勢是香港跟內地「宗教復合」、「認祖歸宗」。不過,李金強教授特別指出,20世紀上半葉,中國教會重視「愛神愛人愛教會」,但更重要的是「為國為民為社會」;重視國家觀念,是華人教會的特色。他坦言,沒有「為國為民為社會」的精神,是香港教會現在面對的最大問題。未來何去何從,香港教會仍須在「為國為民為社會」方面下功夫。

李金強教授講香港基督教的自立與關懷 2-2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