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尋失去的時光

回顧自己的大半生,我覺得自己畢竟是一個20世紀人。對於21世紀,我沒有期望,只覺得我的20世紀尚未完結,這本回憶錄,也是我為自己的20世紀寫的備忘錄,並以此獻給我的妻子李子玉。

回憶錄(memoir),顧名思義,是一種個人的備忘錄,目的在於「重尋失去的時光」,以免被遺忘。然而,既然時光已逝,又如何重尋得到呢?我的回答是:寫回憶錄。

對我而言,回憶錄和自傳不同,自傳往往有時間前後次序,傳統的傳記都是先定一個年譜,自傳至少也有一種自然的連續性;回憶錄的結構可以自由一點,而且不必遵守嚴格的時間次序,文體可以包括敘述、獨白、自問自答、對話, 各種各樣,像一部尚未剪接的影片。

以「遊學」為基調

回憶也是不可靠的,幾十年前的事情,哪裏記得清楚? 而我的每一次回憶都是一種累積,把我當下的所思所想所感疊加進最初的記憶,同一個細節似乎都被添加了不同的「佐料」。往事時隱時現,有時在腦海裏閃爍發光,但大多時候更像一場夢,夢醒了,這些「似水年華」的片段也隨夢而逝。

我的這本書,我自己所定的基調是「遊學」,目的在於追憶自己的成長過程和漫長的求學經驗,並特別把在美國6間大學任教的經驗也和求學連在一起,美其名曰「遊學」,當然有遊走各地的含義,但指的是我如何在實際的經驗中學習。

我寫的是個人的心路歷程、個人經歷,回顧人生的各個階段──從出生到成長到老年的過程。德國文學中有一個類型:成長小說(Bildungsroman,或譯教育小說),我跟着這個模式,寫我的生命經驗,而不是歷數自己在學術上的成就。

在本書第二部分「對話篇」中,張歷君會從跨文化研究的線索入手,進一步引出我對自己學思歷程和閱讀經驗的反思。

逐漸體悟出一點人生

我生於亂世,1939年是一個可怕的關鍵年代:中國對日本宣戰,納粹德國進攻波蘭。我的父母親都是河南信陽師範的音樂老師,二人在日軍轟炸聲中結婚,一年後生下了我。我除了追憶父母和他們的年代之外,沒有再描寫我的家史。大多數章節都不離開個人經驗的心路歷程,我從中逐漸體悟出一點人生。

現在我已經進入老年,試問誰不追憶自己的似水年華? 普魯斯特竟然為之寫出數巨冊的名著《追憶似水年華》(À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直譯是「重尋失去的時間」),還有王爾德的那本De Profundis(我暫時譯為「從內心深處」),竟然把他對那位年輕的爵士的同性戀情赤裸裸地暴露無遺,連我這個非同性戀的讀者也感動萬分,於是在我的回憶錄裏冒然加上一章自己的「感情史」,也就是我的「感情教育」(sentimental education)。更不必提奧古斯丁和盧梭的《懺情錄》(Confessions)了。我以這幾本經典作藍本。

然而,我到底從生命的經驗中學到什麼?回答是:活到老學到老。現在我已經過了80歲了,仍然參不透人生,距離孔子所說的「知天命」、「不逾矩」的最高智慧相距甚遠。不過,在我的漫長「遊學」經驗中,我有幸交到很多知心朋友,也見到不少世界級的名學者,而且6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有特殊意義的年代:爭取黑人和白人平等、反越戰、吸大麻、留長頭髮,我雖然沒有參與,但和其他華人留學生不同,我是一個十分關心的旁觀者,甚至自稱是一個世界主義者(cosmopolitan)。這些往事我都一一記在這本回憶錄裏。

回顧自己的大半生,我覺得自己畢竟是一個20世紀人。對於21世紀,我沒有期望,只覺得我的20世紀尚未完結,這本回憶錄,也是我為自己的20世紀寫的備忘錄,並以此獻給我的妻子李子玉。

2023年3月29日

原為《我的二十世紀:李歐梵回憶錄》序言,本社獲中大出版社授權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我的二十世紀:李歐梵回憶錄》
作者:李歐梵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6月

李歐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