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學大獎8.16揭曉 啟迪年輕人投身創科 助港當好超級聯繫人

2024未來科學大獎結果將於8月16日在北京、香港兩地同步揭曉。捐贈人王強說,「科學精神是一種啟蒙,一種傳承。」大獎負責人、港大任詠華教授希望建立科研氛圍,感染更多新世代投身創科及基礎研究。

未來科學大獎周活動今年第二度在香港舉行,被列入2024特區政府盛事之一。此獎於2016年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設立、鼓勵科學傳承的民間科學獎項,被《自然》雜誌譽為「中國諾貝爾獎」。今年獲獎名單將於8月16日京港兩地連線直播公布,頒獎禮則於11月3日假座灣仔會展舉行。

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代表、真格基金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創始人王強在預告會上說,「為了確保評選機制公平公正,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電腦科學獎三大獎項分別設立約10 人評審委員會、由專業範疇內的專家或院士組成,討論過程全部錄影封存。」據悉所有錄影資料會於半世紀後才會開封。

未來科學大獎歷界獲獎人,其中包括香港人特別有親切感的盧煜明教授、袁國勇教授。(futureprize官網圖片)
未來科學大獎歷界獲獎人,其中包括香港人特別有親切感的盧煜明教授、袁國勇教授。(futureprize官網圖片)

盧煜明教授為生命科學獎首位得主

王強說,他常常思考一件事,就是「未來科學家不應該只是來自中國,不應該只是一剎那的成就,也不應該只獲得單一獎項。事實上,歷屆35位獲獎人中,雖然主要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但也有斯里蘭卡人。他們的研究也是國際級別的,不少人在獲得未來科學大獎後,都紛紛獲頒國家科學前沿獎或國際頂尖大獎,我們對此非常自豪,因為足證我們的評委眼光銳利,各獎項宣布後亦從未受過質疑。」

未來科學大獎的篩選,主要看重三點:1.研究工作對國際的巨大影響力,2.研究項目具備原創性,3.兼具長期重要性,或者經過了時間的考驗。舉例,奪得首屆2016 生命科學獎的,是香港幾乎無人不識的盧煜明教授,他發明的孕婦產前無創診斷,可及早判別胎兒患唐氏綜合症的風險,已廣泛應用於90多個國家,中國每年逾100萬準媽媽受惠,從此無須再憂心忡忡等到孕期16至20周,一邊承擔着終止妊娠的風險,一邊進行侵入性的羊膜穿刺術,以確診胎兒是否出現染色體異常(多了一條21號染色體)。

盧煜明教授97年起發現母體血液內存在胎兒的游離DNA,現已成功令第二代基因測序法定量測量胎兒DNA的方法用於唐氏綜合症檢測。他身旁為建構人體基因資料庫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定序儀。(灼見名家圖片)
盧煜明教授97年起發現母體血液內存在胎兒的游離DNA,現已成功令第二代基因測序法定量測量胎兒DNA的方法用於唐氏綜合症檢測。他身旁為建構人體基因資料庫不可或缺的多功能定序儀。(灼見名家圖片)

大科學家講成長故事 與年輕人互動

2024未來科學大獎周的年度主題為「年度科學盛事,啟迪未來之光」,擔任2024未來科學大獎周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的,是新任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她說:「去年活動效果理想,逾2000人親身參與大獎周各場活動,全球共超過1100萬人觀看大獎周活動的網上直播或轉播,單是科學峰會已有746萬人次在網上觀看。」

今年活動以7月30日及8月10日的「科學點燃青春──Hello Scientists 你好科學家」座談會打頭陣,邀請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教授和數學家莫毅明教授親臨講故仔,希望透過科學家的日常與成長過程的高低起跌,勾起年輕人對科學的好奇與興趣,啟迪更多年輕人成為未來科學之光。」

10月4日起連續一個月,科學館將舉行2024未來科學大獎展覽,主力介紹幾位跟香港有密切聯繫的獲獎人,希望更能激發本地年輕人的興趣。任教授說:「到時大家可能會見到盧煜明教授(2016 生命科學獎得主)以全息影像出現,重現透過煮即食麵發現母體血漿含胎兒DNA的故事。」、「莫毅明教授(2022 數學與電腦科學獎得主)又是另一個故事,他透過自學通曉多國語言、對不同系語言的邏輯與詩詞歌賦也深有認識,也是個很有趣的人物。」

今年度的活動以科普教育為重點:有大科學家(包括今屆未來科學大獎得主)與中學生對話,有資深科學家與年輕科學家對話;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德國化學家利斯特(Benjamin List)也會來港出席大獎周重頭戲:科技論壇及亞洲青年科學家會議。

2024未來科學大獎周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港大暫任首席副校長任詠華教授希望藉着大科學家講故事,感染更多年輕人投身創科及基礎研究。
2024未來科學大獎周程序委員會聯席主席、港大暫任首席副校長任詠華教授希望藉着大科學家講故事,感染更多年輕人投身創科及基礎研究。

以生命影響生命,饒富意義

為何不同年齡層及科研資歷人員的交流如此有意義?王強分享了一個親身經歷:有年在美國舉行講座,有位年輕人專程坐飛機來聽他發言,王強奇曰:「為什麼?只不過短短10多分鐘的發言,值得嗎?」年輕人說,他中三那年面臨被學校開除,無所事事的一個下午,適逢王強來演講,他被迫聽了全場,但卻因此受到啟發,從此扚起心肝,在學業上奮進,活出不一樣的人生,所以想當面向他道謝。

王強本身除了是一位企業家,也是一位知名的西文古書愛好者及收藏家,曾執筆撰寫及編譯出版了《讀書毁了我》、《書蠹牛津消夏記》、《破產書商札記》等作品,深厚的人文底蘊讓他更能體會到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寶貴,他覺得讓中學生及年輕科學家親耳聽到大科學家的生命故事,啟迪良多,可引發出無限可能性。

今年中學文憑試「狀元」有8人搶讀醫科,科學卻坐冷板凳,任詠華認同科學家並非本地生的主流出路,她希望「能透過2024未來科學大獎的活動,推動科普教育,讓學生和家長們認識到攻讀科學有多種出路和事業發展。科研無國界,地球暖化、氣候轉變、聯手對抗疫情,都有賴跨領域科學家的合作研究。而本港要做好科研,仍需在中小學階段加強STEM教育。」

讓世界看清中國科學實力

任詠華更加希望,「能透過在港舉辦未來科學大獎周,讓世界更認識到大中華地區在科研工作的實力,讓香港可以當好超級連繫人的角色,作為全球科學交流平台,創造科研環境及氛圍,聚焦亞洲科創人才跨領域交流,突出香港作為東西方科學區橋樑的創科中心角色,促進大灣區與亞洲地區及國際間的創科合作發展。」

2023未來科學大獎周獲選為「全國科普日 – 優秀活動」,任詠華希望今年舉辦更多的科普活動,以喚醒青年對科學的熱情。任王二人均表示,「期望上述活動可配合國家新質生產力的倡議,推動前沿領域研究成果,為培育科學人才及國家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未來科學大獎三獎單項獎金達100萬美元,王強指每獎共4位捐贈人,每人捐贈25萬美元,承諾捐贈為期10年。王強正是數學與電腦科學獎捐贈人之一,「由2016年首屆至今,10年期限快滿,現已增加永久捐贈金額,保證這個中國諾貝爾獎能如常運作。」

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王強常常說:「這個獎項背後是對科學精神的一種啟蒙,一種傳承,一種強化。也是民間企業家對於科學傳承的一種支持。」
未來科學大獎捐贈人王強常常說:「這個獎項背後是對科學精神的一種啟蒙,一種傳承,一種強化。也是民間企業家對於科學傳承的一種支持。」

大獎後勤團隊透露,「得獎人身份將會保密至8月16日頒獎禮當日上午,團隊才會以電話個別通知獲獎人下午連線直播。」因為程序的保密程度及即時性,也曾鬧出過一些笑話,試過有得獎人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誤以為是詐騙而默默掛了線;有年輕科學家收到通知時,正與太太到日本民宿二人世界,但卻遇上漏水,忙於拖水而不能詳談;也有年長科學家耳背,聽不到電話另一邊在說什麼。

這些都是活動花絮而已,莞爾過後,最重要的是堅守崗位,誠如王強所說:「這個獎項應該像血脈一樣往下傳,這個背後是對科學精神的一種啟蒙,一種傳承,一種強化。聽大科學家講一個小時,可能勝過聽校長早會講一年呢。」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叢書策劃委員會成員透露:「《未來科學家》一書,訪問各位得獎科學家,更是有十幾頁紙的提綱,每一條問題、每一個細節都要深挖,讓讀者見字如置身現場訪談中,看到科學家的成長及對科學的使命感。」

事實上,在歷史長河中,任何頒獎禮及講座都是剎那間就完成,唯有大獎的精神影響可延續365日,透過所有叢書故事、錄像及文字採訪,燃點未來科學之光,讓中國永遠有底氣站到科技強國前列。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