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動的教材,讓學習更有效

打電玩、看動畫也能變學習利器?會動的教材,能刺激大腦讓注意力集中,善用VR等科技融入課程,把學生引入知識大門。

最近有個機會,讓我進入了虛擬實境(VR)的《清明上河圖》裏,體會當時老百姓的生活。

我進去後,隨便逛,先看了野台戲「呂布戲紹蟬」,再去小館子,看當時人吃些什麼。逛完後,覺得台灣年輕人實在太厲害,這個身歷其境的效果用在教育上,可以使以後的學生不再需要課本。

他們可以進入歷史中,去觀察投鞭斷流的淝水之戰;去探勘長江黃河的發源地;更可以去怒山、高黎貢山等縱走山脈去體會一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隔山能講話,見面要一天」的感覺;還可以親炙韓愈、柳宗元、文天祥等大師的風範。看到科技這樣進步,我們卻還在吵課綱,不禁想:學生想學的東西,政治哪擋得住?

用科技來輔助教學的好處是它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我們的眼睛演化來對會動的東西特別敏感,因為靜止的東西不會害你,但快速對你衝過來的東西可能想把你當晚餐(優良少年讀物《少年小樹之歌》,裏面印地安祖父教孫子小樹坐在岩石上不要動,就融入了大自然中,當鹿從面前走過去,伸手一抓就有晚餐了)。

當人的眼睛一接觸到會動的東西時,大腦腦幹的藍斑核就立刻分泌正腎上腺素,來鎖住這個會動的物體,孩子的注意力就不遊離了。這是為什麼小孩子看電視都是目不轉睛。這個演化來保命的正腎上腺素,也可以幫助學習。

有利主動性學習

VR的特性會使學生主動去搜索,這個主動性對學習有利。實驗發現記憶並不是在接觸訊息時就自動發生,它必須經過有意識,主動的處理歷程,並與原來的知識網路聯結上才存在。但是因為孩子眼睛七歲以前尚未發育完成,不宜用此法。

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SMART為Self-directed、Mo-tivated、Adaptive、Resource-enriched、Tech-nology embedded learning的字首)現在很紅,若能落實,的確可以達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

不過學生的動機若引發不起來,「牛不喝水強壓頭」,也是枉然。

美國波士頓大學有位教授的孩子便是從電玩遊戲「龍與地下城」中,產生對中古世紀文學的興趣,後來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或許我們也可利用VR引發學生的興趣而導入知識的門。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洪 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