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生問我:「老師,從來沒有得到過,跟得到了又失去,在大腦裡有差別嗎?哪一個的遺憾比較少?」這是個哲學問題,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知道一個實驗。
有研究者帶學生去老人院服務,每週一次,為期一學期。他把老人家分成四組,第一組可以自己選擇學生來陪伴的時間;第二組不能,學生固定週三下午來陪老人下棋、念書給他聽,或推他去外面曬太陽;第三組是學生不定期來服務,平均一週一次;第四組是控制組,沒有學生陪伴。
實驗者在學期前、學期間,每週都替老人做各種心智、情緒和身體測量;學期結束後,學生不再來了,但測量繼續。結果發現,有學生陪伴的三組老人,在各種測量上,都比沒有學生陪伴的好;但學生不來後,他們的心智、身體狀態就下降了,且下降程度比實驗前的基準線還差,甚至不如從來沒人服務過的第四組。
除卻巫山不是雲
原來,人都需要他人陪伴。有朋友互動時,人會活得很快樂、會長壽;但一旦社會互動停止,失意使他們大腦功能萎縮,甚至比沒互動前更差,這現象在老人和獨居者身上最強烈。
擁有後再被剝奪是件很不幸的事,因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因此,一個社會公益活動如果不能持續長久,一開始就不要做,因為不知道就不會想要,慾望和失望會傷害心靈更深。
我曾經引介山上的孩子來台北,與一所富裕的私立小學做城鄉交流。原以為這會增進文化刺激、縮短城鄉差距,想不到老師告訴我,學生回到山上後,心態很不平衡,因為看到有人可以過得如此奢華,一頓牛排大餐是他們一個月的生活費。我的好意,反而破壞了他們心中原有的平靜。
演化使大腦不喜歡「失去」的感覺。研究發現,面臨小贏小輸和大贏大輸的選擇時,人會選擇前者,因為失去代表生存危機,擁有再失去的痛苦,比從來沒有過來得大。
我想到現在老百姓對年金改革的抗拒這麼劇烈,是否就是因為政府剝奪了他們曾經擁有的安全感,所以帶來的痛苦比以前沒有退休金制度時更大呢?這痛苦裡,應該還包含著對政府背信的憤怒,以及老無所終的恐懼吧!
原刊於《天下雜誌》,獲作者授權發表。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