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乎,時乎,不再來!──中美貿易戰和美國的頹勢

我們看到,單靠貿易戰是不可能達到他的戰略目的。課重稅只是唬人的把戲。所以,由貿易戰發展到經濟、外交、政治、軍事、科技以至意識形態各領域的全面衝突和較量,並不奇怪,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2018年的年譜上,中美貿易戰將作為大國(老大和老二)博弈的典型範例,生動地被載入史冊。

貿易戰為何發生?

這是中國迅速崛起和美國執意追求世界霸權之間矛盾激化的必然結果,是不可避免的。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貿易糾紛」,而是長期積累的兩國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等矛盾交互作用的一處引爆點。從此,兩國關係走入多事之秋,形成多方面衝突和對抗的新局面。中國需要拋掉僥倖和幻想,作長期應對之運籌。

貿易戰是由本屆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挑起的。他在競選總統時就喊:「美國優先 !(America First!) 」、「令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意圖扭轉美國世界霸權滑落的頹勢。和歷任美國總統不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採用商業手法來處理重大的國內、外問題。他史無前例地、不擇手段地、不講誠信地,退出或廢除由美國自己籌組或簽署的國際組織、協議。如美日等國的TPP協定、關於氣候的《巴黎協定》、萬國郵政聯盟、關於伊朗的核協議、聯合國人權組織、教科文組織、《中導條約》等等。還想退出WTO,甚至聯合國!完全沒有一個大國、特別是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國的領袖,應有的起碼的誠信和品格。然而,特朗普卻自詡:他的成就超過美國歷史上任何一屆政府。9月23日,他在聯合國大會上面對近200國家的代表演說,引來全場哄笑。誠信是為人,為政的基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在美國,有主流媒體說,特朗普是美國40年來的七位總統中最差的一位。缺少公信力的美國總統,難有大作為。可悲的是,個別駐美的黃皮膚「博士 」和 「居士 」,竟然大讚特朗普是美國「偉大」的總統!良知何在!請看兩位美國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者10月8日對特朗普的批評。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稱,特朗普懷疑氣候變化學說是「愚蠢」的。保羅·羅默(Paul M.Romer)則指出,「必須銘記在心的是全球化並不是單純的貨物交易,而是創意的共用」。對向孤立主義傾斜的特朗普政權表示擔憂。曾任奧巴馬政府政治顧問的阿克塞爾羅德(David Axelrod)發推文說:「我想不起美國曾如此孤立過。美國優先變成美國孤立。」

貿易戰的目的和結局

特朗普打貿易戰的目的是什麼?是遏制最強的競爭對手──中國,控制同盟者,維護和加強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時乎,時乎,不再來!時間的推移已使美國失去獨霸天下的優勢。美國欲改變歷史的進程,談何易!

特朗普完全遵循實用主義哲學,運用零和博弈與損人利己原則,來打這場貿易戰。他不按常規出牌,下手又兇狠,突現極限思維。3月22日,他向中國提出貿易戰。7月6日,開打,向輸美的500億中國產品徵收25%的關稅。9月24日,再增加2000億。到10月,又威脅:若中國不就範,還要向餘下2670億美元的中國貨徵稅!這種酷似風暴之訛詐,可能會嚇壞小國和懦夫,但對大國和有奮鬥經驗的政治集團來說,作用不大。因為,從總體看,若博弈雙方力量懸殊,零和遊戲較有利強者。倘雙方旗鼓相當或相差無多,則會兩敗俱傷。他將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挨打,處於被動位置。但比較在理。中國主張談判,也可以讓步,但不能投降。即是:不能改變中國的經濟結構和政治制度,不能逼使中國周邊或友好的國家選邊站。可是,特朗普打貿易戰的最終目標就是要觸動這個底線,才能達到遏制或壓垮中國的目的。於是,雙方的矛盾有可能成為不可調和。除非,美國懾於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改變戰略初衷,則可另覓活略。

我們看到,單靠貿易戰是不可能達到他的戰略目的。課重稅只是唬人的把戲。所以,由貿易戰發展到經濟、外交、政治、軍事、科技以至意識形態各領域的全面衝突和較量,並不奇怪,也是可以理解的。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10月4日公開地、全面地譴責中國。他利用謊言,品行不高。蘋果和亞馬遜已為植入芯片之說闢謠。有人把彭的演說比作1946年丘吉爾的反共宣言,是新冷戰的開始。我看不然。彭只是拉開了全面對抗中國的序幕,而且表明這種對抗將是長期的。不過,時空不同了。此時的世界政治版圖和博弈舞台,已不同於丘氏鐵幕演說的年代。新冷戰不是那麼容易挑起的。

美國發動貿易戰,在於遏制中國,以鞏固霸權。(Shutterstock)
美國發動貿易戰,在於遏制中國,以鞏固霸權。(Shutterstock)

在折騰了七、八個月之後,特朗普不但沒有打贏貿易戰,反而惹來債務、息率、入超增加等諸多麻煩。又瀕臨中期選舉。他頓感不妙,撐不下去了。便於11月1日,主動致電習近平,表示美方重視美中經貿合作,……有必要加強溝通磋商。笑臉露出,但沒有改弦更張。「條條大路通羅馬」,但通羅馬的路未必都是筆直的。習、特通話帶來利好訊息。但貿易戰開打以來,雙方五次談判未果。11月底的最高級別會談,能否消弭戰事,且拭目以待。或者,談判無果,戰端再起,更為猛烈。也許,能達成某些重要妥協,留下問題,繼續散打。不過,筆者認為,無論如何,雙方不會依修昔底德陷阱定律,走向兵戎相見,撕殺一場。這種可能性幾乎為零!理由很簡單:特朗普掀不起什麼大浪!中、美雙方都擁有毀滅對手一次以至多次的核戰能力。除非大家都不想過日子,一定要毀滅地球,否則,核戰就不可能爆發。

打着美國優先旗號,特朗普奉行單邊主義和孤立主義,意圖打亂現有的國際秩序,建立孤立中國的、以自己(美國)為中心的新霸權體系。野心不小,但只是一種奢望。德國《法蘭克福彙報》說,「自由秩序不會被某個人的喜怒無常所摧毀,甚至美國總統也不能。」11月11日開始,在巴黎舉行紀念一戰百年的活動。其中,美、歐間的裂縫顯而易見。歐洲領袖對特朗普的作為看不過眼。法總統馬克龍毫不客氣批評民族主義。德總理默克爾說:「有些人只顧自利,忽視二戰以來支撐世界和平的緊密關係,令人擔憂。」又表示,現今全球面對的挑戰和威脅,「大部分都不再是一個國家可獨自去解決」,國際合作符合各方利益。首屆《巴黎和平論壇》以「和平與全球管治相連」為口號,為多邊主義與國際合作打氣。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則提到,現時的環境跟兩次大戰前充滿暗湧與危險年代相似,「在我看來,當今一些元素跟20世紀初與1930年代有許多雷同之處,令人害怕可能會發生一連串未能預料的事件。」特朗普正在締造流氓帝國主義,世人,包括他原來的同盟者,都在擔心!誰要想策動第三次世界大戰,那就應該讓他先去見閻王。

如何應對貿易戰?

首先,必須充分重視,對貿易戰及可能同時出現的各類摩矛盾、對立和衝突,作深入的認識和評估。這是實現中國復興的百年夢想的最重要一役──與「老大」的沒有峭煙的戰爭。歷史的機遇,把中國推到和頭號強國直接博奕的位置,當然不可等閒視之。

其次,必須認清這場特殊戰爭的長期性和複雜性。特朗普誇口說,自己「從來沒有輸過」。現在,中期選舉結果已經揭曉:特朗普拚命為之拉票的共和黨,失去對眾議院的控制權。這無疑對他今後的施政造成障礙。但不可以認為:「特朗普跛腳鴨了,無法作為了。」恰恰相反,特朗普不但不會服輸,還可能突發重拳出擊,製造新聞,以掩蓋他的錯誤和失算。選後的當天,他對記者說:「我不在乎」,「他們(民主黨)想怎麼幹就怎麼幹,我也想怎麼幹就怎麼幹。」「速勝論」是不對的,起碼要準備二、三十年的周旋功夫。

歷史的機遇,把中國推到和頭號強國直接博弈的位置,當然不可等閒視之。(Pixabay)
歷史的機遇,把中國推到和頭號強國直接博弈的位置,當然不可等閒視之。(Pixabay)

第三,要立足於鬥爭。「鬥而不破」是分寸,「迂迴」是戰術。談判須平等。平等協商中也有鬥爭。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不失底線的妥協是必要的,這樣才能獲得貿易戰的最佳結果 ──互利雙贏。核大國之間不能搞零和遊戲 。互利才能共存。

第四,鬥爭的方法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改。」改者 ,即改革開放;或者,改用他法。不必墨守成規,只會用棍。

第五,加強輿論宣傳和理論攻勢。對於貿易戰,美國在國際上的宣傳攻勢,鋪天蓋地。相對地,中國的宣傳效能處於弱勢。在美國和西方國家,更有「共知」(由台灣、大陸來的,也有在國際間遊蕩的)若干,集中炮火,天天轟中國。雖然,「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但作為「武器」,在鬥爭中不可不善用。中方此次在美國法制允許的範圍內作了宣導,已有進步。基辛格最近建議:「美中雙方要更好地相互理解,加強戰略溝通,不斷擴大共同利益,妥善管控分歧,向世人表明美中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輿論戰大有可為。

美國的敗像和隱憂

應該承認,美國依然是當今世上經濟、軍事和科技各領域最先進和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依靠美元霸權、軍事霸權和科技霸權的支撐稱雄世界近百年。現在,它敗像頻現,內傷處處。

一、美元霸權份額日漸衰減。石油美元的領地不斷縮小,動搖美元的霸主地位。美元霸權本來依賴經濟全球化,現卻執意推行保守主義、孤立主義,自拆舞台。

二、軍事預算力不從心,不能滿足全球擴軍備戰的需要。雖然增加預算,亦捉襟見肘。特別面對解放軍迅速強大,真有如芒在背之感。

三、國內、國外債滾雪球般增加,現已達22萬億美元,達歷史最高水準。

四、算計他人的「剪羊毛」連遭失敗,橫財收入大為減少。

五、10月份股市起伏不定,是七年來美股表現最差的一個月份。標普500指數,近月由高位回落近8%。有預料,股市不時可能崩盤,金融風暴不期而至,可能在2020年之前到來。和中國股市不同,美市一旦崩盤,便大禍臨頭。

六、美國產業空洞化。除了軍事、航空、生化、醫療和藥品等工業仍領先世界,其他產業,如通訊工業,已被趕上甚至超越,處於脆弱狀態。華爾街的金融業至上,金融主導產業,虛擬經濟主導實體經濟,是造成美國敗像的重要原因。君勿忘,2008年的次貸危機和金融風暴就是華爾街的金融集團掀起的。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爭,一直困擾着美國。他們內部分岐已公開化。11月9曰,特朗普核心幕僚之一、白宮貿委會主任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氣急敗壞地說:「中國讓人無法信任,華爾街不要當中共的打手」,「華爾街高層充當外國代理人,試圖向總統特朗普施壓,逼使中美達成貿易協議」。又說:「即使達成任何協議,也只會按照特朗普的意願而行,而非華爾街的要求。」

七、美國內部的貧富、種族、宗教等矛盾加劇。特朗普只代表少數保守白人利益。在上層,統治集團內部矛盾重重。社會治安不寧,槍擊、暴力事件不斷。特朗普縱容的極右浪潮失控,反猶太和猶太人報復事端頻生,國運不祥。

知己知彼,我們就容易理解貿易戰發生的前因後果和中、美兩國關係未來的走向和前景。

知己知彼,就容易理解貿易戰發生的前因後果和中、美兩國關係未來的走向和前景。(Pixabay)
知己知彼,就容易理解貿易戰發生的前因後果和中、美兩國關係未來的走向和前景。(Pixabay)

「和而不同」與「鬥而不破」

「和而不同」和「鬥而不破」,是取勝貿易戰和其他紛爭的通天法寶。我們必須認識到,美國的經濟結構、政治體制與意識形態,和中國極不相同。要面對這個現實。還須清醒:美國兩黨對華政策大同小異。我們不能期望:民主黨執政比共和黨好。我們唯有從儒家的「和而不同」觀念出發,審時度勢,因勢制宜,「鬥而不破」,分而治之。高舉「和平發展」和「雙贏」的大旗,巧妙化解當前的貿易戰及今後可能出現的多方面矛盾和衝突。在11月9日開始的第二輪中美外交安全對話中,美方表示,無意遏制中國,進行新冷戰。中方表示,不是為了挑戰誰或取代誰,只要求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倘雙方都能兌現諾言,則中、美幸甚,世界幸甚。但願這樣的期許不會太天真。

歷史進步到今天,由美國主宰世界的舊秩序正在終結。美國也感到再橫行不下去了。在這歷史轉折關頭,出現許多奇談怪論,需要對之進行剖析,以辨是非,匡扶正義。特朗普和若干精英分子的怪論之一是,中國的崛起,是拜美國所賜,是美國人重建了中國。怪論之二是,把美國的衰落歸罪於中國的崛起。說中國賺了美國的錢,每年達3000多億美元,因而美國入超(貿易逆差),不公平。怪論之三是,中國人不應該富起來。從狹隘的民族主義心理出發,看不慣和容不下中華民族的復興和人民的富裕。特朗普說:「他們(中國人)日子過得太好也太久了(They lived too well for too long)。」早在2010年4月,奧巴馬就說:「如果中國居民也像澳大利亞人、美國人現在這樣生活,那麼我們所有人都將陷入十分悲慘的境地。」什麼邏輯!還有,特朗普在外交和外貿推行民粹主義、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令美國政治生態出現重大變化。

這些怪論不僅直接影響美國執政團隊,也誤導美國民意和各國輿論。特朗普把每年11月7日定為「反共日」。特朗普9月23日在聯大說:「社會主義給中國帶了苦難
」。但有人調查說,60%的美國青年認為,「社會主義是好東西」。對此,值得仔細研究:是何緣由?我們理所當然地,要對新時代提出的新課題,做出負責任的、令人信服的回答。

林鴻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