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香港足跡

從小,教科書一直強調,香港開埠以前是一條不知名的小漁村,這大概是我們集體回憶裏完全相同的標準考試答案。然而,若只是小漁村,為何數百年間西方國家一再嘗試攻佔香港不同地域?

連本文一口氣寫了4篇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希望可以基本回應對香港歷史感興趣朋友的提問。此篇內容主要圍繞明清兩代,同時為香港歷史旅遊系列暫時畫上一個休止號。

隨中國在世界商貿飛揚發展,明代的香港地域,工商業也漸見蓬勃,除了產自官富場(今觀塘、九龍城及油尖旺)的海鹽,瀝源(今沙田)與大奚山(今大嶼山)的香木、大步(今大埔)的珍珠與青花瓷,皆為本地重要出口。

產香全盛期

明代是香港種香產香全盛時期,我們不少山嶺坡地,土質皆宜種植香木。香樹屬莞香,常用名土沉香,又稱女兒香。王崇熙纂《新安縣志》卷二《輿地略.物產》曾提及往昔香木產出境況:「香樹,邑內多植之。東路出於瀝源、沙螺灣等處為佳」。當年的香木古道,乃從瀝源運送香木經紅梅谷,登山過望夫石腳,再越獅子頭至黃大仙。與沙螺灣的香木同運到尖沙頭(今尖沙咀)的香埗頭,以小艇送香港村(今石排灣),再轉運廣州,最終抵達江浙蘇杭一帶發售。

清初為防沿海居民接濟明遺臣鄭成功,下令遷海,居民須向內陸遷徙50里,香業遂步向衰落,後雖復界,惜栽種技術已失,老樹亦斬伐殆盡。屈大均於《廣東新語》(卷26)曾描述當時情況:「自離亂以來,人民鮮少,種香者,十戶存一,老香樹亦斬刈盡矣。今皆新植,不過十年二十年之久,求香根與生結也難甚。」

香港東方之珠的名號實由來有據,自古我們大埔水域盛產珠蚌,採珠業南漢時期已馳名,所出珍珠更多為貢品。採珠工作極具危險,在沒有氧氣筒的年代,潛游500呎水深絕非易事,故曾有詩記云:「漭漭愁雲吊媚川,蚌胎光彩夜連天。幽魂水底猶相泣,恨不生逢開寶年。」「媚川」正是大埔南漢時的名稱,大埔採珠終因元明兩朝開採過度,最後走向衰結。

至於青花瓷,大埔碗窰因瓷土礦豐富,曾是新界陶瓷業中心,明代起文、謝二族已在此經營窰場,製作青花瓷器,是香港目前發現的唯一青花瓷古工場。現有遺址保存了生產陶瓷從採礦到入窰裝燒各項工序的完整遺跡,包括礦坑、礦洞、水碓作坊、碾磨作坊、淘洗池、製坯作坊和龍窰等,在中國陶瓷考古史上十分罕見,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窰場曾因清代遷界令一度荒廢,遷令放寬後始恢復過來,營運至上世紀30年代才正式停產。

作為南方海防重地,明清兩代香港工商日漸繁茂、人口持續增長,除了要應付長久以來挑釁不斷的海盜,還要防禦明代開始日益猖獗的侵略者,包括來自日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及英國等。故明朝中葉,廣東沿海設三路巡海備倭官軍,中路「自東莞縣南頭城,出佛堂門、十字門、冷水角諸海澳」,佛堂門在今西貢位置。

明軍退葡軍

事實上,葡萄牙早於明正德9年已攻佔屯門,控制屯門和后海灣達7年之久,並刻國徽於當地石柱標示主權。明軍於1521年(正德16年)向葡萄牙宣戰,史稱屯門海戰,持續40日,最終葡軍狼狽返回馬六甲。翌年葡軍派艦隊企圖重新佔領屯門,兩軍在大嶼山茜草灣附近對峙,最後明軍大獲全勝,力保香港不失。

300多年後,清朝時期中英於1839年爆發穿鼻之戰,英方戰敗後逃回尖沙咀,林則徐下令軍隊駐在尖沙咀附近的官涌(今佐敦)還擊,最後成功驅逐英軍,史稱官涌之戰。至於往後的鴉片戰爭、割讓香港等歷史,我們便都很清楚熟悉了。

從小,教科書一直強調,香港開埠以前是一條不知名的小漁村,這大概是我們集體回憶裏完全相同的標準考試答案。然而,若只是小漁村,為何數百年間西方國家一再嘗試攻佔香港不同地域?也許,小漁村僅指今天石排灣、當年主要轉運香木那條香港村?歷史確實充滿趣味,期待我們一起慢慢細嚼領悟。

原刊於《信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許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