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火機出現,火柴消失;計算機出現,算盤消失;CD出現,錄音機消失;消費者直購出現,傳統市場生意萎縮了。」馬雲說過,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往往超乎想像。他最近又再次測試香港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到底他旗下的支付寶HK能否取代八達通?有網民仍然喜歡八達通在大部分商戶都能通用,不過,有網民就轉用支付寶,因為付款功能更優勝。
資訊有寶 靠大數據
網民從用家體驗來作判斷當然是天經地義,不過,有專家以「港人較習慣使用八達通」為由,相信不久之後,八達通公司「亦能夠讓大家輕鬆透過手機用八達通進行支付」,這比牛頭角順嫂更順嫂的分析似乎便有點兒那個了。
要了解支付寶是否會取締八達通,我們首先要知道資訊並不是免費的。從生產商的角度,搜集有關消費者需求的資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戴維德的在他的芝加哥大學口述傳中提到,1950年代IBM把出租電腦與電腦使用的紙卡作捆綁銷售,是利用紙卡使用量來量度電腦使用頻密度。這除了是張五常教授口中的神來之筆之餘,亦點出了訊息費用其實並不是零。
60年前科技遠不如現在般先進,要監察電腦租戶使用電腦的頻密度要利用捆綁賣紙卡這間接迂迴的方法。在60年後的今日,互聯網的盛行加上處理大數據的配套日漸成熟,現在要監察消費者的方法亦愈來愈直接。
領先顧客 知你所想
以我論文導師現在任職的網上書店亞馬遜為例,它甚至知道每名網民在瀏覽其網頁時,滑鼠停留在某貨品上多少秒鐘;另外,在大陸行入時裝店買衫,你手上的支付寶可能已即時送你一張電子優惠券。引用雜誌《經濟學人》形容這些擁有消費者大數據的網上交易平台時的一句話:”We know what you want before you want it”。
這大數據科技的趨勢帶來的一個含意是,生意愈是「百足咁多爪」的平台(例如亞馬遜、內地的阿里巴巴或騰訊控股)愈捨得花錢「買入」這些消費者大數據,甚至願意「補貼」消費者使用它們的支付平台。
由於支付寶和八達通都是有網絡效應特質的交易媒體,馬雲語錄將來能否加多一句「支付寶出現,八達通消失」視乎幾大因素:一、香港人對私隱的重視程度(支付寶對私隱更着重的消費者的「補貼」要更高一點);二、支付寶能否識辨並以較低「補貼」,吸引對支付寶「抗拒」較低的用家來發展其網絡(補貼的士似乎比補貼街市更有效);三、八達通能否穩着地鐵等公共交通網絡的壟斷地位。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