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再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其實新意欠奉,但卻成為了維繫市場預期的必然元素,猶如市場憧憬的氧氣,既是必需,但未必代表會產生額外效益。老實說,每當內地經濟處於向下周期,每個月份公布好幾次重要數據:包括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新增貸款及有三頭馬車之稱的投資、零售及工業生產,數據之後預期降準已屬例行公事,每個月最少預期3次,每年預期降準最少就即是有36次。
相比起好幾年前,目前降準真正所釋放的流動性,確實金額的多與少,其實計算上已較之前困難得多。以去年為例,多次所謂定向降準,或涉及置換形式,用作沖銷到期的MLF(中期借貸便利)、或置換地方債等等,真正所涉及的額外投放,其實還視乎有多少相關工具的最終餘額而定。事實上,中國人民銀行提供的數字亦已明言,降準產生的1.5萬億元人民幣資金釋放當中,有1.2萬億元人民幣用作MLF到期不再續期填補,真正額外投放只有3000億元人民幣,餘下來還要計算去年起實行的普惠金融降準考核標準調整帶來的額外資金,以及稍後進行的定向MLF而定,才會湊夠8000億元人民幣實際額外資金釋放。
其實,即使內地資金尚算充裕,但排隊要錢的持份者卻在增加,包括增加地方債及專項債發行、部分內銀開始要集資、體系內仍有其他到期的流動資金工具等等,這還未計及民企及央企其他正常及正規資金的需要。誠然,對內地而言,最尷尬在於,降準即使效力有限,但既然成為了市場預期氧氣的一部分,倒不如更加撇脫,索性一次過降它幾個百分點,做些超越預期的決定,以後的事,以後再算吧,最少向市場發放經濟才是最重要的明確訊息。
聯儲局加息周期已見盡頭
經濟結構、債務問題,直接左右寬鬆貨幣政策的成效,及持久力度。或者,從好的一方面看,內地對上一次寬鬆周期,正值是美國踏入持續加息期,全球兩大經濟體貨幣政策一緊、一寬,對中國或多或少會產生影響,去年人民幣走弱對人行運用數量及價格型工具造成的阻礙已非常明顯。
稍見曙光在於,聯儲局加息周期已見盡頭,雖未至於即時步入減息期,但起碼不會構成政策的抵觸及沖銷。可以說,要幫中國實體更大地體現貨幣政策的成效,其實是要靠聯儲局、及人行超預期的加大力度政策,而非再引入層出不窮的工具,因這反過來會令市場更感混亂。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