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盡責之後──品德教育的延續思考

品德教育是任重道遠的文明工程,它的主題不應止於為眼前的和諧安穩而服務,更要通權達變,尊重學生的成長經歷和學習差異,達致個體與群體、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2017年教育局與南聯教育基金合辦了首屆品德教育傑出教學獎,對象是全港的中、小學。活動目的是培育學生「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包括: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等,藉此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註1)

在首屆的主題中,與價值觀和態度相關的共有三項:

1.      推廣「尊重他人」的價值觀

2.      推廣「感恩」的精神

3.      推廣公民教育,認識《基本法》(註2)

第二屆(2018年)的相關主題為:

1.      推廣「堅毅」的價值觀

2.      推廣「責任感」的價值觀

3.      推廣公民教育,認識《基本法》(註3)

暫且擱下第三項的「政治任務」不談,兩屆共有四個主題屬於普世認同的個人修養,其意義似乎無庸置疑。不過,如果我們考慮到社會環境的變遷,以及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學習差異,這種萬變不離其宗的品德教育,或許能向雲端的道統有所交代,若論啟發學生面對時局和成長歷程的道德考驗,筆者實在不敢樂觀。

德育的兩個方向

尊重他人、感恩、堅毅、責任感都傾向於肯定外在的人、事、目標和角色要求而約束自我,簡單而言,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復禮」。這當然是顛撲不破的「弟子規」,但值得檢討的是,作為公民社會的個人,克己復禮就承擔義務而言,固然天經地義。而確保自己及他人的權利得到應有的尊重,亦是理所當然之事。前者屬於「仁」,是反求諸己的內省功夫;後者屬於「義」,是本於惻隱之心剛毅奮發的參與行為。當今之世,當仁不讓、見義勇為已不單是18歲以上人士的專利。由於資訊開放、行動自由,以佔中事件為例,青少年早已被社會氣氛加持,在沒有父母的見證之下,臨場或者在網上行了「成人禮」。

時移勢易,半個世紀之前,學生的作文題目是「中學生應否談戀愛」、「我的中國心」。稍後,取而代之的是「墮胎應否合法化」、「同性戀應否非刑事化」、「我的中國夢」。至於當前,儘管校方不一定敢讓學生暢所欲言,熱門的題目應該是「學生應否參與抗爭行動」、「學校應否討論港獨議題」、「遭受性侵犯應否馬上報案」等。今天學生所面對的困擾和考驗,與成年人的在學時期相比,實在複雜得多、沉重得多。普世認同的價值觀和態度固然要銳意培養,而另一方面,與時並進,代入學生的處境,啟發他們怎樣面對種種衝擊,並作出合理的回應,是絕對不容忽視的。

試想想,小學生如果被虐待、被歧視、被欺凌、被侵犯了,那些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和關愛的價值觀能幫助他們作出合理的反應嗎?還有,我們鼓勵學生善待他人、關心時事,如果他們看到父母虐待自己的弟妹,看到同學欺凌弱者,看到社會的不公義而有改革的初心,就憑這些側重個人內省的品德教育,究竟有什麼實質的支援作用?

發展中的倫理關係

青少年的成長會塑造新的家庭關係、朋輩關係、兩性關係及公民社會關係,而每種關係都有相對的倫理設定,教學獎的主題能作為這些倫理關係的柱石,為學生提供參考座標嗎?

就以修身、齊家而言,父母子女應如何面對反叛與保守的矛盾,達致家庭和諧?學生面對「虎爸」、「虎媽」該如何自處?對父母應該「孝敬」還是「孝順」?「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怎樣做到「敬而不違(禮)」?這就是終極的解決方案嗎?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按禮節男女授受不親,嫂子一旦遇溺,該救不該救?如果弟妹不把較大的梨子讓給自己,該怎麼辦?父親偷了人家的東西,做兒子的應該告發他嗎?二十四孝裏面,「戲彩娛親」當然沒問題,「滌親溺器」要是父母行動不便又沒條件聘請家傭,根本就是必然的侍候,可是「臥冰求鯉」、「賣身葬父」、「為母埋兒」呢?

這些只是中文科教材會涉及的家庭倫理課題,至於其他倫理關係就更複雜了。與此相比,教學獎的主題顯然只是一個小小的基本步。

「感恩」的意義和限制

「感恩」作為教學獎的主題,頗有別於其餘三者,因為它本來不在「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之列,而去年獲獎的學校卻多選取它。

筆者相信,如果要推選文化、教育、宗教界的年代關鍵詞,「感恩」必定名列前茅。一向以來,它不僅是傳統溫和政見者的正能量載體,最近連因為公民抗命而入獄的抗爭者也感謝判他服刑的律政司(註4),有心人馬上眼前一亮──感恩精神會成為破碎社會的黏合劑嗎?

嚴格而言,現代人說的「感恩」與「感謝」有本質上的分別。前者所感之恩來自超越凡塵的天命主宰,例如某人說「祖母長壽而健康,實在感恩!」又或某人經歷災劫之後說:「大難不死,實在感恩!」他們所感之恩並非來自人間的護理者或救援人員。如果我們要以感恩作為品德教育的主題,必須明瞭它的預期效果是令人謙卑滿足地接受差強人意的現實,它有利於培養「知其雄,守其雌」、管控願景、知足而不強求的修養,對於緩和社會矛盾有一定的作用。不過,從另一面看,它又很易成為不辨是非的鄉愿,躲在舒適區消費餘生的安樂椅。

至於「感謝」,古人說「感恩戴德」,是現實生活上領受他人好處之後的應有表示,是受惠者對施予者的回應。至高無上的典型例句是:「聖上英明,草民感恩戴德,萬歲!萬歲!萬萬歲!」本來向施予者道謝是報答恩德之前應有的禮節,如果對象是「高端」以下的一般人,當然沒有問題。然而,我們應注意,在公民社會的政治格局裏,人民對掌權者固然可以因其善政而表達謝意,亦可以因其失職而予以問責,甚至彈劾和罷免──掌聲絕對不應是庶民的定額奉獻或從政者的必然回報。

發揚感恩精神有利於面對挫敗,治療創傷;鼓吹致謝文化亦可促進和諧,修復撕裂的族群關係,但兩者都必須警覺,切勿流於矯情或虛應故事的口頭禪。

梁錦波博士(左三)於2017年獲香港教育局首屆南聯品德教育傑出獎。(Character Building 塑造品格 共創未來 Facebook Page)
梁錦波博士(左三)於2017年獲香港教育局首屆南聯品德教育傑出獎。(Character Building 塑造品格 共創未來 Facebook Page)

小結:品德教育任重道遠

品德教育是任重道遠的文明工程,它的主題不應止於為眼前的和諧安穩而服務,更要通權達變,尊重學生的成長經歷和學習差異,達致個體與群體、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此外,教育局作為政府部門,執行職務推動相關工作應有足夠的資源,為什麼要與民間團體合辦品德教學獎?這種合辦模式會不會成為常態?它對政府部門的運作有哪些優勢和缺點?相信這都是留心教育事務和政局發展的朋友共同關注的問題。

註1,http://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M/EDBCM16138C.pdf

註2,同上

註3,http://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M/EDBCM17123C.pdf

註4,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daily/article/20171108/20207649

許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