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拒台灣學者入境說起

個別事件加起來造成的實際影響,以及台灣及國際社會因此對香港改變觀感,總不可能是正面吧。

三名台灣學者應香港專上學生聯會邀請,來港出席討論香港回歸前後變化的學術論壇,其中兩人被拒入境。餘下一位成功申請「港簽」的學者也取消來港,以示抗議。台灣陸委會對事件表示「非常遺憾」,並稱近年台灣學者被拒入境的個案增加,陸委會將循官方途徑向港府表達不滿,又呼籲港府尊重港台兩地民眾正常交流。入境處的回應是千篇一律式的「不評論個別個案,會根據法例及現行入境政策,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和情況,以決定是否批准個別人士的申請」。

林鄭月娥的黑色幽默

較早前,曾在香港一份文化雜誌做主編的台灣作家張鐵志在香港機場上網申請入境被拒。特首林鄭月娥和負責文化事務的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拒絕回應,而入境處亦如常拒絕評論個案。一方面,張鐵志未能出席已有20年歷史,今年輪到香港舉辦的四城(台北、上海、香港、深圳)文化交流論壇。另一方面,林鄭月娥出席一帶一路文化交流會議,表示一帶一路不只是發展經濟貿易,還包括人文交流,而特區政府會大力支持香港成為亞洲文化樞紐。這個相比充滿黑色幽默。

政府可以說,張鐵志被拒入境是個別事件,與文化交流無關。政府也可以說,兩位台灣學者被拒入境,也是個別事件,與學術自由無關。但個別事件加起來造成的實際影響,以及台灣及國際社會因此對香港改變觀感,總不可能是正面吧。

所有地區的入境部門拒絕個別人士入境的理由,都可以歸納為治安和政治兩方面。前者包括被拒者入境有可能犯案,而後者包括被拒者可能會做出一些令當地政府尷尬的言行。因政治理由拒絕外籍人士入境,是每個入境部門毋須解釋的特權。早前英國人羅杰斯被拒進入香港,林鄭月娥稱事件涉及外交,不屬香港高度自治範圍。今次三位台灣人被拒入境,基於一個中國原則,這不屬外交,但相關背景和情況(例如張鐵志曾對佔領行動表示同情,而其中一名學者吳叡人曾在港大《學苑》撰文評論民族自決)是否構成被拒入境的理由,我們不會知道答案。

關鍵是:一個地區的入境政策,反映其自由度和國際性。假如香港不斷拒絕一些表面上無犯罪或政治背景的外國人和台灣人入境,香港的高度自治和國際城市地位難免被人質疑,而這肯定會損害香港的長遠利益。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