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朗普政府自上任以來一直堅持「美國優先」經濟政策,特朗普為了爭取11月總統大選連任而無所不用其極,「美國優先」的行動愈演愈烈。特朗普推崇單邊主義,造成世界市場出現「去全球化」趨勢,令全球經濟動盪,不單嚴重損害其他國家,連美國自身的經濟也大受影響。特別是新冠疫情在過去一年全球肆虐,特朗普政府的防疫抗疫政策一塌糊塗,美國內外劣評如潮,更引發起多個大城市的街頭暴亂,全國經濟也因而一落千丈。
禁售華為手機 剝奪美消費者權益
特朗普視中國為頭號宿敵,起動持續已久的中美貿易和科技戰爭。特朗普政府在曾任中央情報局局長的國務卿蓬佩奧配合下,促使盟國聯手制裁中國,例如禁止使用華為、中興等的通訊設備、斷供先進芯片製程技術予中芯國際、禁止TikTok作業等。然而,特朗普的算盤並不是十分如意,處處面臨本地商戶及用戶的反對。以華為手機為例,在生產端,手機中的「麒麟」系列芯片曾經由高通、台積電等大型國際芯片製造商提供,但華府的制裁大大削減它們的生意;在銷售端,華為手機一般被國際市場公認性價比較高,受到不少客戶追捧,全球銷量近年長居一二,禁止華為手機在美出售,變相剝奪美國消費者的權益,惹來不少市民反感。據傳媒報道,最近多家美國企業對特朗普政府打壓中國企業的行為已提出訴訟。
自8月以來,中國的疫情已逐漸受控,各地復工復產,經濟活動陸續回復正常。然而,在地球的另一邊,美國政府在防疫工作上亂七八糟,面臨失控,工廠停擺、商店倒閉、百物蕭條,失業率持續升;兩國比較之下,中國顯然具有相對優勢。有見及此,中國政府非常進取地作出部署,為提升國家全球經濟競爭力作準備。
倘依賴外國市場 或致「有貨無市」
國家主席習近平推出「雙循環經濟」戰略,以確保中國經濟在中美貿戰及全球疫情內、外圍不明朗市場因素下,亦能維持合理的增長。筆者認為,此戰略對國家未來5年(2021-2025)短中期發展非常重要,甚具策略性。
「雙循環經濟」戰略主要包括「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兩方面的經濟戰略,分別聚焦在內需和國際市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世界各地經濟復甦遙遙無期,中央政府不可能按兵不動,不然的話只會是坐以待斃,對國家發展百害而無一利。再者,雖然內地工廠正逐步復產,但若然國家在此刻仍然依賴外國市場的話,可能會面對「有貨無市」的局面,導致產能過剩,不合乎經濟利益。藉着推動「國內循環經濟」,中央創造內需,是有效的紓緩方案,例如全國智慧城市建設可以推動通訊設備(如智能5G手機)生產,也可以催谷零售(如5G應用),一舉兩得;又例如推行數碼人民幣,可以刺激國內消費,帶動本地經濟。
再進一步,筆者相信當未來全球疫情緩和之後,美國及其他國家的經濟亦會漸漸回復,便是國家實施「國際循環經濟」戰略的好時機。屆時中國市場也已完全復甦,而且理應比其他國家發達,這情況有利國家「引進來,走出去」。
一方面,發達的中國市場會吸引更多國際企業來華進行貿易和投資;另一方面,中國產品可以賣到國際市場,中國企業也可以進行跨國投資及設廠等。
中國有備而戰 美恐加強打擊
最近,阿里巴巴集團始創人馬雲在海南舉辦的《2020年中國綠公司年會》中作主題演講,他說:「國際化和全球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國際化更偏向於中國人跟外國人做生意,是雙邊為主。而全球化是世界各國的大事情,是一個全局的問題。」
由此觀之,筆者認為國家的「國際循環經濟戰略」並不單是促進國家經濟及商務國際化的發展,而是一套更廣、更深的全球化方案。有見及此,美國必然會更加擔憂自身的未來發展,不惜代價變本加厲地去打擊中國,竭力地阻止其全球化發展。所以,筆者相信中央政府是有備而戰,深謀遠慮地先行實施「國內循環經濟戰略」,在這安排下,國家經濟不但可盡快回復正常,亦可以鞏固自身的實力,面對未來更嚴峻的挑戰。
原刊於《經濟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