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安:「帶路」輝煌與全球命運共同體

上世紀90年代,全世界主流都認為「信息、資本、人才、高科技的流動」是對全球文明和全球經濟化的最大的推動力,但是現在發生了變化:未來全球化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

編按:科技「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創新論壇在2017年11月30日舉行,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在論壇上進行了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署儀式。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國際絲綢之路科科學院籌備工作小組組長張景安教授在論壇發表以下主題演講。

粵港澳發展 創造新輝煌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推的,是中國和平發展的一面旗幟。促進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打造國際合作的新平台,增添共同發展的新動力,是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偉大的新任務。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框架的建議,是今年的7月1日習近平主席在香港親自見證的。

習主席也提出打造國際一路園區和世界級的城市群。香港是一帶一路的交匯地,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獨特的優勢,如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還有深圳的科技創新是我們的基地。有了香港的國際化,有珠江三角洲上千萬的打工兄妹和香港的國際化的人才,有內地的巨大市場和香港的自由港,香港完全可以在一帶一路中創造新的輝煌。

「工業革命蒸汽機的黑煙宣告了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終結,但絲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永載史冊。」(Pixabay)
「工業革命蒸汽機的黑煙宣告了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終結,但絲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永載史冊。」(Pixabay)

張騫使西域 絲路新紀元

這次會議是我們中科院白院長親自來出席的;白院長和中科院,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這個思想、在一帶一路做了很多的創新。相信協議今天簽訂以後,為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在創新方面帶來重大的貢獻。

根據會議的要求,我就着一帶一路談點認識。回顧歷史,兩千年多前,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新紀元,打通了不同區域交融交流、交通貿易的交通路線,也成就了絲綢之路成為亞歐大陸各區域經濟的發展之路,從而推進亞歐大陸的文明之路,對世界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明代宣統年間,鄭和七下西洋,揚帆遠航、穿越驚濤駭浪,當時達到了世界的頂峰。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繼絲綢之路和陶瓷之後,中國的茶葉引起了歐洲的興趣,因茶葉流入中國的白銀5,800萬両以上。1829年的時候,我們仍然有200多隻船隻活躍在東南亞海上做貿易,而1840、42年之後,工業革命蒸汽機的黑煙宣告了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終結,不過絲路對人類文明的貢獻永載史冊。

溯源尋跡 文明史里程碑

絲綢之路是一條文明之路。今年8月,英國《自然─通訊》雜誌發表蘋果進化的文章──美國博伊斯‧湯普森植物研究所和康奈爾大學和我們山東農業大學經過合作研究、經過基因的測試對比,破解了蘋果的進化,並向全世界宣布蘋果是沿着當年絲綢之路西行和東行進化的,這正可以說是當年的國際科技合作。兩千年前絲綢之路推動中西文化合作,留下了我們里程碑式的足跡。今天我們簽訂的協議,將開闢科技合作的新紀元。

「絲綢之路」的命名人我也查了一下,是一個德國的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他在1868年在中國住了4年,專門了解當年絲綢之路對世界的貢獻。後來回去以後,他寫了一本書叫《中國》,這裏邊用到了絲綢之路這個詞,但是當時絲綢之路這個詞語並未向全世界傳開,半個世紀以後他的學生是個探險家,把這篇文章向全世界傳播。

我們國家的絲綢之路呢,我查了一下1955年北大的季羨林寫了一篇〈中國蠶絲輸入印度問題的初步研究〉,這裏邊用了「絲綢之路」一詞,這個奼紫嫣紅的世界文明的百花園,是全世界地球村村民的共同教範。文明是人類進步的靈魂,是持久的強大的力量;綜觀世界的文明史,絲綢之路是中華民族文明進步的輝煌。

「一帶一路就是向全世界宣布、展示我們和平發展之路,合作共贏,就是以一個友好、可親的形象來進行國際合作。」(shutterstock)
「一帶一路就是向全世界宣布、展示我們和平發展之路,合作共贏,就是以一個友好、可親的形象來進行國際合作。」(shutterstock)

轉型創新:國際友好合作

這些年來我們中國已經有長足的發展,尤其是這兩年我們的創新,使得中國重得了商業態勢和良好的發展。這個中國傳統的要素有所放緩,但是創新沒有放緩,而且中國正在創立創新的工廠──好多人說這個創新、創業啊,高科技的轉型,創新使得我們原來的「中國製造」這個「低端過剩、高端不足」情況,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但是我們這個發展讓有些人叫好,有些人憂慮,一帶一路就是向全世界宣布,展示我們和平發展之路,合作共贏,就是怎麼說呢,以一個友好、可親的形象來進行國際合作。

最近35年,中國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自由貿易金融合作會議到WTO(世界貿易組織)會議也有參與,但是這個我們也有擔當:以前這個金融風暴、亞洲風暴,中國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在世界出現了逆全球化現象,無論是英國、美國,還是法國、德國,很多國家對全球化的動力在減弱。這樣的話,包括美國的亞太區等等,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確定性。

面對未知:開拓文明進步

上個世紀90年代,著名的知識經濟在中國的新經濟發展升起的時候,全世界主流都認為信息、資本、人才、高科技的流動是對全球文明和經濟全球化的最大推動力,但是現在發生了變化。美國除了堅持國際主義推動民主,也搞保護主義。所以,雖然這些發達國家本被視作全球化的推動力量,現在都成了未知數。全球化是世界化的趨勢,全球化是文明的心,現在全球化遇到了問題,所以說這些發達國家的全球化動力在消減,未來全球化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

因此,也出現了很多的爭論,有的人希望同步全球化,有的希望中國有擔當,所以中國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一帶一路的思想,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為整個地球村人類的未來、為世界的美好未來,我們來做貢獻,以文明進步來推動一帶一路。

「我們的確是在推動全球化,也幫助大家共同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香港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中完全可以創造更見輝煌的未來。」(shutterstock)
「我們的確是在推動全球化,也幫助大家共同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香港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中完全可以創造更見輝煌的未來。」(shutterstock)

中國抱負:貢獻全球發展

中國並不想欺負人,一帶一路完全是為了全球的發展;在今年5月一帶一路的會場很多國家都說,習近平總書記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真正為全球着想,推動全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全球美好家園的領袖。

我們的確是在推動全球化,也幫助大家發展──我們共同發展。在未來的發展中,香港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中,完全可以創造、更見輝煌,也在習近平時代共同攜手,我們科技合作也好──香港也好、國內也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本系列文章:

林鄭月娥:結合創科 認準方向 冀年底簽一帶一路協議

楊偉雄:孕育頂尖科研 邁向一帶一路

張景安:「帶路」輝煌與全球命運共同體

傅育寧:華潤在產學研的實踐與前瞻

馬蔚華:科技金融之戀和香港創業前景

「9+2」結合互通 冀完善對接平台——科技一帶一路與灣區建設圓桌論壇之一

平台支援 科企落戶 應用場景尋契機——科技一帶一路與灣區建設圓桌論壇之二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