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愈來愈多家長向我詢問有關子女就讀國際學校的意見,讓我留意到不少本地家長掌握的資訊相對貧乏、或流於片面,因此本文想與大家分享一下近年本地國際學校升學的最新趨勢,及其學生享有的真正優勢。
選擇更多 提供開闊前路
很多家長會覺得,讓子女就讀國際學校就是為了方便日後赴海外留學。這固然是優勢之一,但也有研究指出,近年循非聯招途徑入讀港大及中大的本地生(non-JUPAS),以持有國際預科文憑(IB)及普通教育高級證書文憑(GCE A-Level)為主,當中IB生的比例更有上升跡象,其佔中大的非聯招本地新生的比例由2013/14學年的22.9%升至2017/18學年的32.2%。
更重要的是,不少畢業後高薪厚職的「神科」,循IB及A-Level途徑獲取錄的人數亦呈上升趨勢。以醫科為例,中大在2017/18學年,取錄了67名IB及A-Level考生,較2013/14年的50人增加了34%;港大同期亦由39人增至43人。因此就我看來,就讀國際學校可以給子女提供更多選擇,帶來更開闊的前路。
因材施教 培養全方位人才
國際學校與本地學校最大差別在於教育理念,國際學校較關注學生們的獨特性以及積極性。常常有家長憂慮,怕在國際學校讀書較無壓力,子女易於耽溺玩樂而忽略課業。但事實上,就我輔導過的案例來說正好相反,比起傳統學校「授人以魚」,國際學校更關注「授人以漁」,更願意提供空間讓學生摸索自己的長處,然後敢於花費資源和時間,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和興趣「因材施教」。
這毫不影響學生在應試方面的能力。數據顯示,本地IB考生的表現高於全球水平。在2013至2017年間,全球IB文憑考試的平均得分徘徊在30分左右。而香港的考生平均分35.9,較全球平均高約5至6分。
課程與國際接軌 考試具制度優勢
有家長也會問我,許多香港本地的一流中學也會以英語授課,究竟與國際學校有何分別?其實主要差別在於沉浸式學習以及國際化課程。縱使本地學校課堂上使用英文,學生之間多半還是以母語溝通,而由於國際學校收生廣泛,非只有本地生,也有大量外籍人士的子女,同學之間必須自然而然地以英語作為主要溝通語言,這是國際學校的一大優點。
此外,除了語言學習,學校一般都按照國外授課計劃、大綱、教材,提供與國際接軌的課程,如上文提及的IB,甚至AP(美國大學先修課程)等等,這些課程不但能幫助學生更順利地就讀海外知名的大學,提早使學生適應國外的課程內容與學習方法,即使最後決定留在本地升學,也同樣有制度上的優勢。
舉例來說,如果循DSE考試升學,一旦失手,重考就只能留待明年,而且成績表會列明該年度的所有考試成績。但IB及A-Level會為重考生選取最好成績,不少同學會就同一份試卷重考至分數滿意為止,成績表不會寫上學生重考次數,也只會顯示考生最高分數的那一次成績,故靈活性更大,不會有「一試定生死」的不合理壓力,讓考生更能表現自身的真實水平。
分析自身條件 適當參考排名榜
就讀國際學校有上述諸多優點,但對家長來說,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要如何為子女選擇適合的國際學校?我建議家長在幫子女選擇之前,需要多分析各項條件,包括子女的性格、當前語言能力、學校的課程規劃、未來就學安排,以及家長本身收入等等。國際學校雖然收費相對較高,但是對學生的栽培、教育上也非傳統的教學路線,因此難以單一片面的角度上論斷優劣。
如果確定自身條件適合,在選擇學校方面可參考一些具知名度的排名榜。例如我們本年度就與胡潤百富合作,製作港澳地區國際學校十強,花費不少心血採訪了許多來自教育行業的專家、教育機構和培訓部門,希望提供一份較客觀且全面的榜單,讓家長在選校時可有更清晰的參考指標。讀者如欲查詢由我們參與製作的港澳十強國際學校排名,可逕自聯絡香港臻至教育,或參考以下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VEsOcmS_CDV8P68l2_a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