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教授一直專注研究香港的管治問題,近年更走到英國,翻閱英國政府公開的一些解密檔案,為香港於主權移交前後的管治作比較研究,數年前更出版了《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一書,揭示英國管治香港的策略,對當下的特區管治可說是有相當參考價值。前文本社訪問了李博士對於區議會選舉的一些看法及分析,於本文,記者則向李博士請教多年來一直研究的管治問題,着重分析香港一直欠缺管治人才的成因,以及高官在管治上的思維問題。
培養治港人才成效不彰
早於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討論之時,北京已有在傳統在港左派以外,積極培養治港人才的想法,以備在97主權移交後,由培養出來的治港人才接任,完成過渡,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然而,隨着一國兩制實行多年,管治人才的問題似乎是越來越嚴重。人才的錯配、缺乏,是現時的種種管治困難的成因之一。為何人才總是出不了來?「就培養人才來說,在建制這個部份,他們做不到規模與擇優。民建聯、工聯會等不乏參選人,但為何總是上不到去(管治班子)呢?從執政的角度看來,要提拔一些人做局長、副局長,是有人才荒的。有一個解釋是培訓的梯隊仍未成形,但這說不過去,因為83年已開始做這工作,不能說這幾年才出現斷層。」
李指出,北京培養治港人才的想法一直存在,但成效不彰。「不少人被建制吸納,這包括了港事顧問、區事顧問、人大政協、省、市政協,等等,但問題是這些人未能對接到問責官員的要求,不能輸送人才上去。數量不是問題,質量才是根本。現時他們的思維是,陣營有律師、醫生或大學教授,有機會就讓他們做問責官員,卻沒想過這些人的能力和條件是否做到問責官員,這是錯配的問題。(記者:有些問責官員,甚至是連回應記者問題也未能做好……)他們沒有政治能量,當出來面對公眾時,不能讓人信服到他們是有能力辦事的人。在整個 Pool 入面,能讓人信服的人已經少,還要分唐營、梁營的話,就更難找到人才。」
直到現在,當局仍未舉動扭轉人才荒局面,這對日後香港管治將是個大問題。李指,這涉及到一些人的思維問題,「要進入建制核心,除了需要忠誠外,想法套路也要和建制很接近,絕不容許內部出現如民主黨般,打來打去,又會退黨。」最近陳佐洱說要「依法實行去殖民地化」,李批評這令不少官員無所適從,「當某些人連自己的那關也過不了時,是不會敢說陳佐洱說得對的,當中央官員經常說這些言論,問責官員如何接呢?所以現在建制裏的不少人士,可以避的都會避免(入閣)。當加入管治班子的時候,經常出現這些情況,如何管治?這樣的風險太大。人是有抱負、要實踐理想,才會願意跟做官。但現時建制內根本沒有另闢蹊徑的本錢,就更難吸引人才,在系統內的人也沒有了自己的想像、動力。」
培養政治人才是系統性工程
建制內不行,建制外又如何?自政改諮詢展開後,有不少政界人士紛紛成立、組織智庫,希望提出長遠的發展策略,同時做游說工作,以推動香港的長遠發展。然而,李彭廣卻直指,這些智庫很多都並非典型的智庫,「他們成立這些智庫,只是用來聚人,為下一屆特首選舉作準備。典型的智庫是不會大量參與真正的政治運作,而是專注做研究、提供成果。但遺憾地,這些智庫裏面有 idea 的人其實不多。有人曾做過統計,全球人均智庫,香港最多。但其實很多都不是那回事。」
然而,真正的政策研究工作,長遠而言也必須要持之以恆,才能解決現時香港政令不通的問題。現時有學者着手推動本地研究,如香港教育學院,就正籌建香港研究學院,為全港首間專攻香港研究的大學研究所。這樣的本地及政策研究,學院內部是否要做更多?而限制又是什麼?「培養政治人才是系統性工程,並非在大學開幾個位、做多幾個研究、找多些人加入政府等等就可以的;這些東西不能割裂地處理,因為這是一個系統、是一項人才工程。」
李彭廣指出,97前香港並沒有建立培養管治人才的系統,只是培訓公務員及管理人員為主,英國的管治團隊不是來自香港本土,而是在英國培訓出來;當97後由港人自己組成管治班子,欠缺管治人才的問題被逼浮面。「97前,李鵬飛、范徐麗泰、鍾士元等都不是管治者,只是英國希望透過這些華人代表,與華人溝通,才會委任他們入行政局。他們並沒有經過(管治者)選舉的洗禮,也沒有做過政策制定的具體工作,只是在體制內給予意見。做管治者是需要有政治能量的,在議會要能拉票、落區要能游說民眾。港英政府不做這些人才培訓工作沒問題,因管治者由英國過來;但97後沒有重建管治人才的系統,問題就出現,制定政策與如何執行政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管治團隊的背後也需要政治人才
談論政治人才,我們可能會想到問責班子,如局長、副局長、政治助理等等。然而,整隊政治隊伍,其實還有背後的幕僚,包括政府內外的。「例如,在選舉時,就需要一些專業的幕僚為團隊做選舉工作,如何做民調、如何定選舉策略、如何發放出去,這些都是專門的工作,並不是一個公關就能做的。」李又指,97後各院校都沒有做調整,為管治人才這一個「工種」給予培訓,「管治者出來演講,演辭也是需要寫手、文膽的,中文系其實更應培訓這類的人。演辭講求的是如何打動人心,外國人做這些很厲害,他們明白一篇演辭可以如何動員群眾,如何鼓動人心。但在香港卻偏偏只是如實報導,有什麼寫什麼。」
特區政府管治團隊的一個大問題,就是有台前,沒有幕後。「港英政府的背後其實有 staff,當在香港有什麼問題未能解決,就回到倫敦,要求援助,而英國本土的人才亦非常全面。例如當六七暴動時,英國就曾抽調在英國負責對付愛爾蘭共和軍的指揮官,到香港幫忙打心戰。但英國人走後,特區官員不知原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是要打心戰的,也不知哪種事要做,哪種事不能做,這樣就出事。例如最近網民發現,警察更改其網頁上關於六七暴動歷史,引起風波,就是因他們對政治不敏感所致。」
香港「破局」關鍵在於最高層的思維轉變
政府未有能力招攬良好管治人才,加上政治爭議不斷,香港的管治情況困難。長期累積的民怨,在去年的雨傘運動中徹底爆發出來。參與雨傘運動的群眾反對人大8.31框架下的政改方案,並令泛民在充足的政治能量支持下否決政改方案。然而,假如當初的政改方案通過,因而產生了首屆的民選政府,是否一個契機,令香港政府能解決管治及人才的問題?李表示,契機一定有,但這是當實行有競爭的普選,以及及有政黨輪替的前題下才會出現,「投資者會因而願意作更多投資,例如投資智庫、做政策研究,因為他們的建議有可能被政府採納,轉化成實質政策。有政黨輪替的話,他們甚至有執政的可能。永遠無法執政的話,他們能為政策準備什麼?」
李彭廣指出,現時政府欠缺人才「出橋」的原因有二:一、是政府很少參考政策研究;二、是政府接納政策可能性低,難以轉變成政府政策。如果政府能參考、採納,即使投資的金額龐大,有錢人也會願意投資智庫。「現時政府的權力,不能被任何團體、政黨所取代、扮演。故此,現在有錢的、民間的,都不會花錢做政策研究。但當有競爭性的行政長官選舉出現時,候選人就真的要想想政策如何對接現時的社會情況,從而說服選民投他一票,這就會有人做政策研究。」
現時的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只需要爭取選舉委員會的票。然而,說服1,200人與說服幾百萬人的難度、情況也截然不同,政制如此,卻是管治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普選行政長官的議題上,北京必須信任香港人。如果普選仍帶篩選,能出閘的往往是某一些人,遊戲規則只會回到之前的情況,沒競爭,沒投資,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情況仍然膠着,政府往往只能把精力花在處理對立問題上。」
那麼,現時管治人才問題缺乏,普選時間表未有寸進,既然情況膠著,「破局位」又會在哪?「是在於最高層的思維轉變。」李彭廣直言。「有些人的思維,是認為香港不需要自己的人才系統;有些人則認為人才的量是有,卻沒想過為何做不到成績,質不夠,擇不到優。人才系統要有規模,選舉要有競爭,才擇到優。民主派的實力愈來愈好,是因為他們經常打來打去,打得嬴是靠實力。」
中央未能理清港事的「因果關係」
對於針對人大8.31決議而引發的雨傘運動,有人直言是因為中央誤判港形勢所致,例如是中央未能從中聯辦官員上準確反映香港的情況,以致中央對港政策往往引起香港社會很大的民情反彈。從政制爭議,以至中港關係,矛盾不斷。對此,李彭廣不否定中央有官員很掌握香港「事實性事件」,但如何研判當中的「因果關係」,卻需要有研究心得。「例如拉布,是議員提出諸多修正案拖延議案表決,這是事實。但為何會有這現象?在這方面,中央在辨別上做得不好。然而,香港的問題其實不易明白,就算在香港生活,複雜的問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說清楚說出,何況中央?這是需要長時間觀察及研究的。」
中央官員曾言,香港是本難念的書,正是因為中央往往未能攪清「因果關係」,「例如在03年,中央推出多項惠港政策,如自由行、CEPA,中央將這些政策定義為讓利香港,香港人應該感恩,不要攪對抗。但是,以為惠港政策與對政府支持有因果關係,以及以為解決經濟問題,市民對政府不滿就會下降,這想法是錯的。惠港政策所產生的效果,不但沒有令貧富懸殊下降,內地資本更進入香港,推高樓價。內地有錢人來港買樓的需求強勁,以往香港房地產反映香港市場購買力,現在則是反映內地市地的購買力。」李彭廣認為,若理不清這些因果關係,中央多推幾個惠港政策都沒有用,因政策根本做不到效果。故此,中央必須想想政策有否令整體市民受惠。
對於現時因中港矛盾而引起的民生問題,李彭廣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其實也需要管治者的思維轉變,以及背後良好的管治團隊及人才。「在處理高樓價的問題上,如果將思將轉變一下,宣布把從針對炒樓所得的稅項,直接用於幫助受高樓價影響的人,例如是宣布將稅收用於加快興建公屋、租金補貼租私樓、直接幫買不到樓的人上樓,至少在政治傳訊層面,出來的效果會比現在的更好(但實際成效要留待專家研究)。現時管治者不做這些工夫,其實又牽涉到管治思維的問題。而如何包裝好,令政策有效果,背後的團隊也很重要。所以,這又牽涉到管治人才的問題,以及政策背後的支援問題,各範疇是分不開的。」
人物檔案
李彭廣,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政治學哲學博士,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政治學系,並創立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從事民意調查和香港管治問題的研究。主要研究範疇包括:投票行為與選舉政治、議會和政黨政治、政治轉型與公共管治、政治和選舉制度設計、政策制訂和公共選擇。
封面圖片:灼見名家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