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友善社區學校 共建長幼共融精神

為了讓學校走進社區,甚至讓學校成為社區的重要持份者,我們嘗試運用體驗式學習配合推行友善社區學校,善用社區及校內的資源來回應社會所需,把學生的學習帶至學校以外,同時讓社區人士的參與連結至學校之內。

大眾社會對學校存在既定印象,學校在名義上是一個公眾場所,理應向公眾開放,然而公眾或不會視校園為公共空間,因學校在社區空間上介乎於私人與公共性質之間,因此學校漸成為「隱蔽公共空間」(Hidden Public Spaces)。而開放校園則可以強化及改變學校在社區的角色,並回應社區需要,增加社會凝聚力。

近年本校積極嘗試與社區結連,善用社區資源為學生提供體驗式學習的機會,又向社區開放學校資源,隨之逐漸發展成一個以人為本、服務社群的友善社區學校,重新建構及強化學校在社區上的角色。創建一所友善社區學校不只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更為整個社區提供一個包容的環境及場所,連結社、政、商、校、民,共建一個社會資本共享平台,各界成為緊密的協作夥伴,推動互助、共融精神。

去年12月本人曾於灼見名家撰文,提及友善社區學校的主要理念及3層發展層階,而本文會舉例介紹如何實踐友善社區學校、發展進行過程及其推展對社會的裨益。

友善社區學校的實踐流程圖。
友善社區學校的實踐流程圖。

開放校園 設立聚腳點

過去7年本校在校內設立了一個社區中心,為社區人士提供聚腳點,嘗試開放校園並服侍社區。配合學校教學發展,結合體驗學習及價值學習,以「1.5 公里體驗式學習圈」為根據,在校設立一個為社區人士提供各式各樣活動的社區中心,例如新興簡易運動培訓班、桌上遊戲小組等,開放予社區人士及學生一同參與,同時讓學生主動走進社區,與區內人士接觸,一同探索社區問題,如探索屯門公路的空氣質素、屯門河道的水質、解決區內長者的生活疑難等。此類活動可增加社區長者及青年人的相處,令兩代的聯繫更為緊密。

長幼義工培訓 提供社區服務

為建立友善社區學校,我們刻意建立了義工服務團隊,透過義工培訓,拓展社區義工的網絡,以致社區服務得以持續進行。以本校現推行的「長幼適簡」計劃為例,學校會先為區內長者及青少年提供各項簡易運動課程,先體驗,後服務,讓有意成為義工的社區人士參與由學校籌辦的義工培訓課程。

各參與者經培訓後,均可轉化成為計劃中的義工大使,以「適簡運動大使」的身分,為社會人士提供服務,透過街頭運動站、到校體驗班等,推廣各項簡易新興運動,甚至以探訪或聚會等形式來關懷社區,透過與社福機構合作,如仁愛堂、保良局等,為有需要的鄰里進行配對探訪,讓長幼義工實踐所學。而學校團隊更定期與義工進行交流聚會及會議,為外出服務及活動作預備,提升義工的能力感及自信,並建立長青互信關係。

建立自務組織 持續支援社區

社區人士由活動參加者轉化成為義工,由互不相識到後來逐漸相知相近,共同合力組織不同小組,植根社區並持續為社區提供服務。社工及教練主持自務小組會議,協助義工擔任自務組織的核心成員,定期商討活動安排及角色分配,以「長幼適簡」計劃中的「家居維修支援小組」為例,由第二階段起,長輩導師王佐基先生已自組工作室,與本計劃緊密合作,為長幼義工定期進行訓練、會議及服務,持續籌辦上門維修服務,為單獨或雙老家庭提供維修支援。

推行友善社區學校正為本港教育帶來新景象,直接回應現時香港的教育及社會需要,如教學單向化、社會資源不足、長者邊緣化等問題。在教學方面,友善社區學校為學生提出多元的學習平台,透過接觸社會及社區人士,擴闊眼界,而教師在教學選材和環境上亦不再限於書本及課室內,可善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多向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此外,學生更透過活動與社區人士溝通及接觸,學會待人接物的技巧及態度,達致長幼共融的理念。

在社會方面,友善社區學校的實踐可達到資源共享之效,解決現時社區支援不足及長者社交孤立的問題。據政府統計處,本港65歲及以上長者的比例,推算將由2021年的20.5%上升至2046年的36.0%。隨着人口老化持續,現有的社區支援不足以滿足長者所需,與此同時本港長者精神健康狀況亦備受關注,據「香港長者情緒健康電話訪問調查2022」顯示,約33%的受訪長者最少受到抑鬱、焦慮或孤獨其中一項所困擾。運用校內的資源建立友善社區學校,開放校園予公眾人士使用,正是紓緩社區設施不足問題的好方法。此外,本校亦有長者表示因參與學校活動後,不但令自己多參與社區活動,更令內向、被動的伴侶帶來正向的轉變,變得更願意接受新事物,更一同成為本校的長輩導師,加強與社會的連繫,提高對學校及社區的歸屬感。

為了讓學校走進社區,甚至讓學校成為社區的重要持份者,我們嘗試運用體驗式學習配合推行友善社區學校,善用社區及校內的資源來回應社會所需,把學生的學習帶至學校以外,同時讓社區人士的參與連結至學校之內,加以強化學校在社區內的角色。我們相信當社會上有更多學校願意嘗試踏出第一步,定必有助社會持續發展,為各界人士累積更多社會資本,為社區帶來裨益。

參考資料:

  • Fassi, D., Galluzzo, L., and Rogel, L. (2016). Hidden public spaces: when a university campus becomes a place for communities, in Lloyd, P. and Bohemia, E. (eds.), Future Focused Thinking – D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6, 27 – 30 June, Brighton, United Kingdom. https://doi.org/10.21606/drs.2016.377
  • 蔡瑞榮(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理念與做法〉,《學校社會化》,台灣。
  • 政府統計處(2023)。《2022年至2046年香港人口推算》。香港:政府統計處。

何樹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