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第一季開始,全球半導體供應驟然短缺且急劇惡化,波及許多下游製造業,從東京到底特律都可以感受到這場風暴的威力,美日各大汽車廠都被迫大幅減產。
有專家指出供不應求的原因:從需求面來說,疫情帶動居家上班及遠距辦公與教學,個人用平板電腦、筆電以及視訊設備的買氣驟升;此外,汽車增加智慧功能蔚為風氣,車用晶片需求也大幅成長。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信任體系正在崩解
從供給面來說,全球晶片短缺主要出現在中階產品,這幾年半導體產能擴張集中在高階製程,40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的產能反而一直沒有擴增,一時之間無法應付新增的需求。
這只是部分的原因。導致這一波全球晶片短缺的主要關鍵是:支撐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平順運作的信任體系正在崩解。美國向中國發起的科技戰,導致了今日的晶片荒。
美國對以華為為首的中國大陸高科技企業,採取「斷供」的極限打壓,讓中國高科技企業人人自危,不知哪天也會被列入實體清單,紛紛改變過去的即時供應接近零庫存政策,把安全庫存從10天拉高到3個月、甚至半年。
中國企業開始囤積不可或缺的晶片,不但拉抬了半導體價格,也激發日本與歐美同行加入搶貨的行列,動作慢的就可能面臨停產危機。
中美科技戰相互掣肘可能成為常態
現在美國企業也有危機意識,因為不知道中國政府是否哪天也會對美國實行「卡脖子」政策。拜登上台後中美科技戰沒有放緩跡象,相互掣肘可能成為常態。
例如,由於中國監管部門遲遲不願放行,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廠商「應用材料」,不得不在3月底宣布放棄收購日本半導體設備商「國際電氣公司」的計劃,損失頗巨。
未來,跨國企業如果想繼續跨足中美兩大高科技供應體系,就必須學會如何腳踏兩條船。要有本事能同時適應美國與中國兩套管制體系,當兩大強權相互卡脖子時,盡可能避免遭遇池魚之殃。
總部設於英國、為全球半導體設計商提供架構軟體的Arm(安謀),在推出最新版的Armv9時,刻意讓源自美國的專利授權低於兩成,就可不受美國出口管制條例(EAR)約束,與包括華為的中國高科技企業維持業務關係。
原刊於《天下雜誌》,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