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智慧 活用人工智能 應對新時代

從統一化及通俗化,走到新時代的人才培訓,教育工作者需要善用時代性的工具,優化教學重點,才可踏入新里程。

人類由密集式的人力工作,發展到使用初代計算機,再到恆常使用電腦,至今每人一部智能手機,足見人類對人工智能的需求隨社會發展而增加,智能化亦是現代化社會的象徵。城市人的生活、工作及科研方式因此改變,重複性、繁瑣、大量人力資源需求的工作亦逐漸交由電腦完成。除了減少對低技術人力資源的需求,亦能加快完成工作,更降低了人為錯誤的機會,故此,人工智能的出現有其必然性。

教學模式 不再適合?

然而人工智能的發展,除了軟件的優化、硬件的更新,亦需要數以億萬計的數據才能夠研發順利,其優化、精準化亦需要大量人類的參與。及至使用,以ChatGPT為例,輸入明確的條件限制或關鍵字眼,才可即時搜尋數以萬計的網絡資料,從而生成段落文字。因此與潮流文化或熱搜話題相關的內容,一般也較容易生成,亦即人工智能擅長處理「統一化」及「通俗化」的資料。此舉與香港一般學校不謀而合。

香港學校在教學時間中安排統一教材,讓學生完成統一考試,學習受認證的內容。換言之,愈能處理「統一化」及「通俗化」的學科內容及測考的學生,則更能成為制度內的優等生。而建基於「統一化」及「通俗化」之上,有個人獨到之見解,則是人才。因此當有學生使用人工智能完成學校課業時,正正取代了以人腦進行「統一化」及「通俗化」的資料整合,以人工智能打破了學校的教學安排。因此不少教育工作者表示擔憂,認為從教學原則及勤學的角度而言,亦應阻止人工智能在學校內發展。

按時代所需 培訓人才

筆者認為教育之要義,是培訓符合時代所需的人才。現今世界發展,每5年迎來一個翻天覆地的根本變革,香港作為國際化的中國特區,身兼大灣區門戶的重責,香港之人才更需要善用人工智能。

能善用人工智能的人,必曾經歷「統一化」及「通俗化」的資料處理,必曾經歷勤學之苦,必曾經歷由錯誤引致的惡果,繼而懂得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把精力和時間用來訓練邏輯思維、社會交際及生活上的判斷。因此,為教育工作者充能,使其認識人工智能的使用,讓教育工作者構思如何教導學生應用人工智能用於未來商業應用及生產,才是應對的方案。

顏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