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知識城鄉兒童博物館作為兒童生命教育基地,以博物館模式為兒童提供互動學習、體驗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空間。兒博館實踐「博物開智,快樂童年」的理念,推廣生命教育。為城市與鄉村兒童提供一個課餘互動學習的場所,以促進其交流與相互學習。為留守兒童建設除本身的家與學校外的第三個家。
為了解兒童博物館的設計特色,許國輝博士在2016年1月至3月親身到美國考察當地兒童博物館,並隨後參加哈佛大學舉辦的社會創新課程。
兒童博物館的概念
天津外國語大學外國哲學碩士張琳提出:「近年來,受西方博物館兒童教育理念的影響,人們愈來愈關注博物館兒童教育,並將其視為社會發展的一個新潮流。我國大部分的博物館還是成人模式的『觀賞式』博物館,嚴重缺乏符合兒童需求和適合兒童學習特點的『互動式』博物館。至今為止,美國已經有近400家兒童博物館,而中國的兒童博物館卻寥寥無幾。雖然中國的兒童博物館起步較晚,但也有幾個兒童博物館已經正式對外開放了。例如北京的『老牛兒童探索館』、『上海兒童博物館』、『深圳博物館』中的『兒童館』等等。這些兒童博物館全部開設在城市,農村還未建立。因此,在農村建設第一個兒童博物館是非常必要的。當前,我國大力支持城鄉一體化,所以在中國農村建設首個『城鄉兒童微博物館』,不僅是對國家政策的回應,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有神聖使命。」
大邑縣活知識兒童博物館的成立
大邑縣活知識兒童博物館於2016年6月成立,由大邑縣活知識幼稚園(公益性)開辦,香港活生命教育基金會、香港活知識立群社共同協辦,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中美教育研究協會成都分會、中央民族大學多元文化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動漫系等多家高等院校提供技術支援。該博物館位於四川省大邑縣上安鎮,距離成都市區45公里。
活知識城鄉兒童博物館於2015年12月,在騰訊網絡平台發起支援,建設農村第一座兒童博物館的籌款活動,旨在為農村的孩子提供更廣闊的平台和知識,為留守兒童提供第三個溫馨的家。
該籌款活動於2016年12月份結束。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認領他們的專案、管理捐款,並全程監管和監督專案的執行過程。活知識立群社本着公開透明的原則,以及對捐款人負責任的態度,公布籌款情況如下: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各位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共籌到善款10萬元,這筆善款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管理。另外,許國輝博士亦從香港慈善組織籌得近40萬元,興辦這所為中國鄉村兒童而設的博物館。
活知識城鄉兒童博物館作為兒童生命教育基地,以博物館模式為1至12歲的兒童提供互動學習、體驗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空間。兒博館是公益性質的公共服務機構,以社會企業方式運作,實踐「博物開智,快樂童年」的理念,推廣生命教育。它為城市與鄉村兒童提供一個課餘互動學習的場所,以促進其交流與相互學習;為留守兒童建設「第三個家(本身的家與學校外)」,讓他們擁有一個周末舒展身心的地方;讓幼稚園的區角活動和小學的第二課堂可延伸至博物館去,擴闊兒童學習範圍與視野。
兒童博物館的功能
交流(Meet New People)
兒童博物館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完美的交流平台。你可以在這裏見到來自各個地方的人;你可以在玩耍中了解不同的地域和文化。不同的課程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不同的知識,更能夠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得以全面發展。
嘗試(Try New Things)
兒童博物館有許許多多的專案,是無法在家裏或是學校裏體驗到的。例如:造紙、陶藝、玩泡泡等等。中國的小孩受成長環境因素的影響,害怕嘗試、害怕失敗。而這些活動正正能夠給予孩子勇氣,讓他們敢於嘗試新事物。
學習本領(Learn New Skills)
兒童博物館開設的課程豐富多樣,與學校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課堂是在課堂以外,孩子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而兒童博物館大量的活動和課程也可以讓孩子充分體驗,且有助於更精確地篩選自己的愛好,讓學習更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變得更健康(Get Healthy)
兒童博物館大量的運動類活動、戶外清新的空氣、充滿正能量的環境,無疑是孩子身心健康的有力保障。
活知識城鄉兒童博物館活動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假期禮物,這裏有屬於留守兒童的溫馨之家;有兒童自由購物的超市;有可以造出真的紙的造紙坊;有木工坊、有科學探索室;有光影扮演世界……
兒童博物館正向引導孩子釋放天性、融合知識與技能。在自然與美的空間裏,回歸自然,發現美好的事物,孩子自由自在地探索,是他們成長、認識自我與世界的最好方式!
兒童博物館的設計
城鄉兒童微博物館作為互動式兒童博物館,是一所關注兒童需要、適合兒童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的博物館。城鄉兒童微博物館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室內生命探知館,另一個是戶外自然體驗區。根據兒童的個體差異和年齡差異,室內生命探知館設有數個展覽和探知區,涵蓋健康、情感、思維、藝術及文化等領域,如身體探知區、情感探知區、活字印刷區和紙張製作區等。兒童在其中可以通過動手操作、與其他兒童組成研究小組、通過共同研究課題來揭開世界的奧秘。這是符合兒童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來自城市和鄉村的兒童不僅可以三五成群的組成小團隊,共同遊戲和交流,還可以增進其之間的合作精神。兒童在遊戲過程中,不僅能了解事物的規律以滿足其好奇心,還能共同探索他們心中的疑惑,以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
為了幫助兒童創設親近自然的場所,微博物館還在100畝農地上建設了兒童自然體驗區──「農耕體驗園」。這片戶外的「農耕體驗園」不僅設有花圃、葡萄園、蔬菜園,還設有兒童喜歡的灌木迷宮等。兒童可以結伴進行農拼活動,種植花草蔬菜,並認領自己的種植區,定期來給自己的小莊園澆水、割草等。同時,兒童也可以認領小動物,為牠們取名字,餵養牠們,使小朋友了解動植物的生命成長。城鄉小朋友在種植和養殖活動中合作,一方面可以順其自然地接受勞動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友誼。
北京大學一位碩士研究生以此兒童博物館的設計為題進行研究,學位論文的題目是〈成都大邑縣兒童博物館參與式設計過程研究〉。
眾多兒童博物館對比
下文用幾對圖片比較大邑縣兒童博物館和波士頓兒童博物館,這些對比的圖片在網上可以找到數十對。
活知識城鄉兒童博物館的組成
活知識城鄉兒童博物館分別由多個部分組成:
1. 關愛留守:溫馨之家
2. 強身健腦:感統訓練室
3. 文化啟蒙:造紙坊
4. 動手創作:紙藝美工室
5. 捏土玩泥:陶藝室
6. 尋根究底:科學探索室
7. 連線親情:親子聊天室
8. 影藝創作:光影扮演世界
9. 童趣盎然:嬉水玩沙區
10. 嘗新食趣:兒童西餐廳
11. 懂食會做:中餐廚房
12. 茶道傳承:品茶空間
13. 美態展現:舞蹈音樂空間
14. 泡泡世界:肥皂泡泡秀
15. 家長交流:活知識學堂
兒童博物館的食育課程
食育的主要課程目標包括:理解均衡飲食與珍惜食物的重要性,養成洗手、漱口、刷牙等良好衛生習慣,能夠製作簡易食物和享受烹調過程,從而提升自理能力,明白挑食、速食文化和不良調味品的危害,並能理性抉擇,懂得進餐禮儀,並對食物欣賞和對供應者感恩,初步探索中西飲食文化,尤其是四川飲食文化(如川菜、川茶)和全球糧食危機。
為了讓幼兒對食育有具體的實踐經驗,該園設計了三個特別的功能教室:烹調空間、品茶空間、嘗新食趣空間。
小結
由許國輝博士策劃的「兒童博物館開放日」,於2016年10月國慶節在大邑活知識上安鎮幼兒園舉行,接待當地周邊的孩子。王雲珠及活生命教育基金董事趙仲凱夫婦前往支持並協助活動。活動完畢後,許國輝博士更與該園教師商議有關幼兒園校政、課程及學校發展路向。至2017年1月,許國輝博士身體仍未完全康復,遵醫矚不宜再返四川繼續處理幼兒園及博物館的事務。王雲珠隨許國輝博士前往大邑與當地教育局與副局長商議,最後決定將幼兒園辦學權交還大邑教育局,學校及博物館物資全部捐贈給當地兒童,活知識教育機構與活知識立群社不收分文,盼望資源得以善用,並造福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