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周堯:「天下為公」是孔子的理想和追求嗎?

單周堯認為「天下為公」為《禮記》的理想,為何不是孔子的理想?《禮記‧禮運》之內容雖託言孔子,但篇中云:「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乃墨家兼愛之說。

編按:2019年1月12日,國史教育中心舉辦第三場名家講座,邀請香港能仁專上學院副校長單周堯教授進行演講,題目為「天下為公 止於至善──《禮記》的理想 人類的理想」。以下為單教授的演講摘要:

大家都很熟悉孫中山先生題寫的「天下為公」,這是他畢生的理想,畢生的奮鬥目標。「天下為公」,首先出現於早在2000多年以前即已編成的《禮記‧禮運》篇。

其實不僅孫中山先生畢生為追求「天下為公」的理想而奮鬥,康有為也是。康有為於1884年撰寫《禮運注》,認為《禮記》畢生受用。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都為理想而奮鬥,甚至不惜犧牲自己。

大同與小康的理想社會

我們看看《禮記.禮運》篇的《大同》與《小康》。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大道實行在世上的時候,孔子自覺出生太晚,來不及目睹夏、商、周三代的英明賢能君主的事蹟,只能從記載認識他們。大道是儒家理想的政治形態。三代之英指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

天下是天下人所公有的,這是孔夫子的理想。選舉賢德能幹的人出來辦事,講究信用,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睦關係。

所以人們不只是親愛自己的父母,不只是愛護自己的子女,要使老人家得以善終,壯年人可以各盡其用,小孩子得到健康成長。

鰥夫、寡婦、幼而無父的兒童、老而無子的老人、殘廢者、有病者都得到很好的照顧。男子有固定的工作。女子有好的歸宿,嫁給合適的人家。文中用「矜」,本義為「矛柄」,於此借為「鰥」,老而無妻曰「鰥」。湯可敬《說文解字今釋》曰:「鰥:即鱤魚。《本草綱目.鱗部.鱤魚》:『鱤,敢也。其性獨行,故曰鰥。』」

貨物資源,大家不喜歡委棄於地(而不加以利用),但不必藏到自己家裏。人人都不喜歡不把自己的能力盡量發揮出來,但不必為自己。所以陰謀奸詐之心都被堵塞而不興起。盜竊、作亂、殺人之事都不會發生。因此大門可以不關上。

完全的和平、平等的大同社會,此乃儒家之最高理想。

單周堯指出「選賢與能」的「與」字與「舉」相通,並講述「與」字的由來。
單周堯指出「選賢與能」的「與」字與「舉」相通,並講述「與」字的由來。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現在大道既已隱沒,天下變成一姓一家所私有,人人只孝敬自己的父母,只愛護自己的子女,生產財貨和付出勞力,都只為了自己而已。

天子諸侯之位世襲而成為制度。內城、外城以及護城河,都用作堅固的防禦屏障。禮法、義理被用作治國的準則,使君臣關係各符名份,使父子關係親厚,使夫婦關係和諧,設立宮室、衣服、車旗、飲食、上下、貴賤的制度,開墾田地,建築房屋,尊崇勇敢而有智謀的人,奬勵、酬報那些替自己出力的人。所以陰謀詭計因此產生,而戰爭也因此而興起。

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因此成為夏、商、周三代中傑出的人物。這六位賢君,沒有不是嚴守禮制的人。根據禮制以表彰君主對人民做對了的事情。用「禮」來考核君主對人民的誠信。用「禮」來指出君主對人民的過失,以仁愛為典範,講求謙讓,昭示人民以行為的恆常法則。 如果有人不遵從這些原則的話,在高位有權勢者也要去職。大家都視之為禍殃。

儒家理想中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樂的社會局面,指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之治。低於「大同」理想。

天下為公只是《禮記》的理想

我說「天下為公」為《禮記》的理想,為何不是孔子的理想?《禮記‧禮運》之內容雖託言孔子,但篇中云:「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乃墨家兼愛之說;又以五帝之世為大同,以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為小康,則有老子之意。且謂禮為忠信之薄,亦非儒者語。

《禮記》指大道已隱,出現小康,因此「禮義以為紀」。孔子推崇仁和禮,但《禮記‧禮運》以禮、義為大道既隱後所由生。這貶低了「禮」。

《論語‧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是以知孔子在政治上之所謂「道」,乃含禮樂征伐。而有道與否,乃以禮樂征伐之所由出為準,顯與《禮記‧禮運》謂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不同。

又《孔子家語》亦有〈禮運〉,文字較《禮記‧禮運》為簡,且篇首無「小康」之說。

《孔子家語》本記載孔子與於蜡之時為魯司寇,錢穆先生據此指出:考孔子年五十一,為司寇,子游年六歲,孔子五十五歲去魯,子游年十歲,孔子與語大同小康,有是理乎?

《禮記‧禮運》既託言孔子與子游語大同小康,則撰作者當與子游有關,元人陳澔認為《禮記‧禮運》當出於子游之門人。

此外,《禮記》本〈禮運〉崇「道」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抑「禮」 (以禮治之世為小康),可能是由 於《禮記》本乃出於漢初儒者,而漢初崇尚黃老之故。

不論「天下為公」是否出於孔子,2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已有此美好理想,要求關心他人、扶危濟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平等、公正,視公共利益高於一切,作為個人修養之要,以及作為社會公德的最高原則。

《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從東周後期至秦漢百餘年間儒者講禮文章的選編。(Wikimedia Commons)
《禮記》是儒家經典之一,是一部從東周後期至秦漢百餘年間儒者講禮文章的選編。(Wikimedia Commons)

止於至善是人類的理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止於至善」,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地說,泛指在每一事上不斷力求圓滿,盡量做到最好;狹義地說,則專指在德性上不斷力求圓滿,自己求進步,也幫助他人進步。不斷力求圓滿,無論是就日常生活的一事而說,或是就德性修養而說,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

「止於至善」出自《禮記‧大學》。《大學》一書,所載者乃古代大學所以教人之法,開首即揭示德性之源及其開展與圓滿之義。

大學的路向,發揚光明正大的德性,不斷革新、不斷進步,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學,指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代八歲入小學,學習「洒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十五歲入大學,學習「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問。

「明明德」和「新民」即後世儒者常說的「成己成物」。「明明德」是「成己」(成就自身);「新民」是「成物」(「物」取廣義,包括「人」在內,亦即「一切」)。「成己成物」是德性自覺由內至外的展開,而「止於至善」則是總攝「成己」與「成物」而不斷向上升進,以圓滿為歸宿。

佛教黃允畋中學、保良局胡忠中學,以及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的學生出席單教授講座。
佛教黃允畋中學、保良局胡忠中學,以及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的學生出席單教授講座。

16年前,港大同學會小學要筆者為該校構思校訓。如所周知,港大的校訓是「明德格物」。由於港大同學會小學乃由港大舊生創辦,所以筆者便提議以「明德惟志,格物惟勤」作為校訓。其後港大同學會除小學外,又創辦了港大同學會書院,而小學與書院,均以「明德惟志,格物惟勤」作校訓。

「明德」之義,在今日來說,主要指人文關懷──關注人性的提升,注重人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另一方面,匯聚人類文化創造的人生智慧和崇高理想,追求真、善、美,固然也十分重要。

香港大學柏立基學院要我寫一副對聯,我寫的,其實是「明德惟志,格物惟勤」的另一版本──「立心於明德親民,百年廣育英材,樹人樹木;基石在致知格物,一意精研學術,求善求真。」

活動預告:周佳榮《如何在新初中中國歷史課程教授香港史》

日期:2019年2月23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香港大學梁銶琚樓101(KK101)

本社編輯部